更新於 2024/10/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這本書讓我對食物會情感加劇「趁熱品嚐」小川系

    「每一道食物的背後,都是一連串對逝去的親人、幸福愛情、褪色婚姻的種種人生回憶。」

    食物和人生串接的當下,並無太多感觸。回想過來,種種故事都發生在餐桌上與之連結。



    因為吃到美好的食物,記憶一直在,也是因為當下那個情景那份情感寄託在食物裡,所以吃得特別津津有味。人生種種得到與失去,心裡的感受是激烈的。


    若是自己煮食,從準備當季對時的食材,研究切工,到底要切丁還是切絲,處理食材的手法、


    烹調的技術、調味放的多還是少,到使用儀式感的輕柔動作擺出能顯食物滋味的餐具擺設。


    若是到餐廳吃飯,為何而去,跟誰而去,與餐聽服務人員對話動作語氣


    店內的環境,是抱著怎樣的想法跟對方交流呢?我們都因為食物而和愛的人共同分享回憶。


    裡面有一篇故事我特別有感覺「小呼的味增湯」,那是一篇關於父親和即將出嫁女兒的情感連結,


    女兒的視角敘述因乳癌過世的母親的片段回憶,幼稚園就被知道自己即將死去的母親訓練用最傳統的方式煮味增湯。父親和母親的感情,女兒從小到大與父親的相處,待嫁女兒的責任感和不捨,都在這平鋪直述的故事內容一點一滴透露出真摯。最後才知道,母親執著於味增湯的理由和父親的回憶交纏潤化為生命的共感。時光飛逝,過了二十幾年,味增湯的味道依然在家人心中永存。才翻沒幾頁,喉嚨就開始發緊,嘴角咬唇,然後眼淚就跟著掉了下來。


    「所謂快樂,大概是穿透疼痛和痛苦中的一縷甜美光線吧。」

    日本風格的散文總是可以用最日常的文字去碰觸內心的情感,所以我總是很喜歡。這本書形容日常食物的方式像是放學回到家後,已經可以聞到媽媽正在廚房準備晚餐的香味。放下書包,往廚房門後探頭,好奇媽媽今晚又會煮哪道家常小菜。小川系的文筆就像形容那樣的日常,每一字一句都會勾起我的想像,腦袋開始對照出那些——曾經看過、嚐過、和誰一起吃過、說了什麼話、在哪裡吃。每一次的翻頁都讓我對文字上的食物情感加劇。

    「首先,小魚乾很難處理。要摘掉魚頭和黑黑的內臟部份,再把魚身撕成兩半。這點工作我怎麼做也做不好。我本來就手不靈巧。好不容易會處理小魚乾了,下鍋乾煎的作業又是一個難關。因為外表看不出變化,完全不知道煎的情況。煎得太淺不行,煎得太老也不行,媽媽的想法根底,有做菜是憑五感記憶的意識。現在雖然想不起媽媽的飯菜香,但是媽媽教我小魚乾煎得恰到好處的味道,牢牢印在我的記憶褶縫中。然後,按照人份,將水一碗一碗倒入鍋中。只有那時,媽媽會牽著我的手站在鍋前,讓我不害怕濺起的水聲。」-摘錄

    而小川系並不總是使用同一種敘述方法,相同的是他並不一次的將故事交代,而是會像擰檸檬汁那樣,一滴一滴的吐進杯子。


    讀故事時,小川系很厲害的操控著我們讓我們不著痕跡的不疾不徐的那樣跟著他的故事節奏,在讀到最後一字時,才算與讀者一起完成這個故事。然後再次打開一篇新的章節,就會又開始期待這一篇又是怎麼樣的故事。


    (這本書的插畫和封面字體也是具有風格且有味道的非常適合這本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