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化石證據推斷,植物大約在4.7億年前由藻類演化而來。
這個登陸事件的難度,應該不亞於太空人登陸月球。為了要能夠獲取足夠的陽光,植物必須要把自己「撐」起來;而把自己給「撐」起來之後,要如何把水分從根部送到地上的莖、葉,又是另一個難題。
這兩個難題,都需要堅強的支持組織:次生細胞壁(secondary cell wall)。次生細胞壁由纖維素、木質素(lignin)等構成,提供細胞壁高強度的支持力量,讓植物的莖可以維持自己的地上部分挺立。對於木本植物來說,次生細胞壁是很重要的支持組織;對草本植物來說,因為細胞壁中所含木質素不足,所以還需要膨壓(turgor pressure)。
可能很多人對次生細胞壁這個名詞相當陌生。植物的細胞壁可以分為初生細胞壁(primary cell wall)與次生細胞壁。初生細胞壁在植物完成細胞分裂時變已經形成,通常很薄(小於1um),主要成分就是纖維素;次生細胞壁則是在植物細胞停止生長後才形成的結構,除了纖維素之外還有木質素。
為了要把自己給「撐」起來,植物的莖裡面有特化的支持組織,如厚壁細胞與厚角細胞。這些細胞有極厚的次生細胞壁,裡面也沒有活細胞的存在,所以我們常說這些細胞是「有功能時就死了」(dead when functional)。
但是,是什麼驅動植物的次生細胞壁形成?
過去的研究發現,有一個轉錄因子「KNOX2」,對次生細胞壁的形成很重要。「KNOX2」與「BELL1」形成一個「異源二聚體」,負責調控次生細胞壁的形成。其中「KNOX2」不僅肩負著次生細胞壁形成的重任,還會控制果膠沈積,也參與花粉的發育。
但是,KNOX2不能沒有BELL1。研究發現,如果沒有BELL1,KNOX2就無法進入細胞核去發揮它的功能。
過去的研究發現,從褐藻、紅藻、單細胞綠藻到陸地植物,都可以找到這哥倆好的出現,顯示了它們對植物真的非常重要。這讓研究團隊想要去看看,在地錢(Marchantia)裡面,是否也有它們的存在呢?
結果是肯定的。地錢的基因體裡面,的確可以找到這兩個傢伙的存在。透過分析地錢的轉錄體,研究團隊發現這兩個基因在孢子體中表現,而且在配子體受精後2-3週,就可以偵測到開始在配子體裡面表現了。
靠著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團隊製作了缺少這兩個基因的突變株。他們發現,只要缺少任何一個,地錢的孢子體就會變小、孢柄(seta)無法延長,孢子也只剩下野生種的一半大。觀察孢囊壁發現,不像野生種是呈現環狀加厚,突變株出現單向左旋的加厚狀態,而這使得細胞無法延長、孢囊無法開裂,於是孢子就無法釋放。
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突變株的孢子缺乏果膠且對乾燥敏感,而且孢子在成熟後很容易塌陷,顯示孢子壁的結構完整性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但是,很奇妙的是,研究團隊發現,突變株的性狀完全由母本的基因型來決定!也就是說,如果母本是突變株,那麼不論父本是否是突變株,產生的孢子體都會呈現突變株的性狀。但是,如果母本是野生種,則產生的孢子體都會呈現野生種的性狀。這是不是一種基因銘印(genome imprinting)呢?目前不知道,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討。
總而言之,透過使用生物資訊工具,研究團隊找到了地錢的「KNOX2」與「BELL1」,也發現這兩個基因對地錢的次生細胞壁形成也非常重要。沒有了它們,地錢無法形成好的孢子!另外,地錢的研究結果也進一步強調了這兩個基因對植物的重要性!
最後,我忍不住要來用一下《琅琊榜》的哏:我覺得它們兩個很像蔡荃跟沈追啊!
參考文獻:
Dierschke, T., Levins, J., Lampugnani, E. R., Ebert, B., Zachgo, S., & Bowman, J. L. (2024). Control of sporophyte secondary cell wall development in Marchantia by a Class II KNOX gene. Current Biology, 34, 1-10.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