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維 對話錄】面對風險:要如何理解與決策呢?~一個二代接班的情境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情境描述:在這場關於風險管理議題的對話開始前,讓我們先把目光拉回到大衛所面臨的現實場景~一位年輕的企業繼承人,肩負著家族事業的未來,卻在接手之後發現公司內外潛伏著各種隱患——數據洩漏的威脅、法規合規的挑戰、供應鏈中的脆弱環節。
他感覺自己站在懸崖邊,面對的是未知的風暴和深不可測的海洋。其他人似乎不以為意,而他卻感到恐懼和焦慮。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他決定向風險管理顧問布魯斯尋求協助,希望透過顧問的指導可以為企業找到一條通向穩定與創新的道路。



第一幕:揭開風險的面紗


大衛(面帶愁容,雙手交疊著):

布魯斯老師,這段時間我深入查了公司的各項數據和內部狀況。越查越發現問題,數據洩漏、法律合規漏洞、供應鏈的潛在威脅……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怎麼大家好像都無所謂?我擔心得睡不著,感覺這些風險一旦爆發,公司會陷入危機,但似乎只有我在焦慮,其他人完全沒有反應。


布魯斯(微微一笑,露出饒有興味的神情):

大衛啊,這些困擾確實是很多二代接班的企業主經歷過的。風險啊,就像海底的暗流,往往是潛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沒有人會輕易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你的焦慮並不是壞事,這意味著你正在逐步進入成長的階段,開始有了危機意識。你想要深刻理解風險,那就從最根本的問題入手吧。你說說看,對你來說,什麼是風險?


大衛(沉思片刻):

嗯……我覺得風險就是那些隨時會發生的危險,會給公司帶來損失、甚至毀滅的威脅吧?


布魯斯(點頭,微微笑著):

這樣理解沒錯,但其實,風險的涵義比這更廣,也更微妙。風險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已知風險」和「未知風險」。已知風險像是賭場的輪盤,當你賭博時,你知道可能的結果和發生的概率,例如下注紅色或黑色,這樣的勝率是可以通過數據來預測的。然而,「未知風險」則完全不同。


大衛(好奇地看著布魯斯):

未知風險?您是說公司面臨的那些風險,其實並不屬於已知範疇?


布魯斯:

可以這麼說。許多風險,特別是你所提到的那些——像數據洩漏、技術不穩定性、甚至供應鏈上的風險——它們屬於「未知風險」的範疇。這些風險往往沒有固定的概率,無法用一套數據或公式去計算和預測。舉個例子,誰會想到全球的疫情會突然爆發,讓無數企業陷入泥沼?這類未知風險沒有任何一個模型可以準確預測,它們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你無法準備周全,只能見招拆招。


第二幕:風險無法預測的原因


大衛(臉上流露出疑惑):

可是,現在我們不是生活在大數據的時代嗎?擁有那麼多的數據,不應該更能掌握風險嗎?


布魯斯(微笑著搖搖頭):

這種想法其實很常見。數據越多、預測越準確,這是許多人對於風險管理的誤解。大衛,數據的作用其實是反映「過去」發生的事,而不是能準確預測「未來」會怎麼樣。數據看似提供了安全感,但有時它反而掩蓋了真正的危機。因為當未來的變量是超出我們預測範疇的,你想想看,許多曾經被奉為「真理」的預測最終都變成了笑話。


大衛(疑惑地皺眉):

布魯斯老師,您能舉些例子嗎?數據和預測真的這麼不可靠嗎?


布魯斯:

當然。19世紀末,汽車公司創辦人卡爾·戴姆勒(Carl Daimler)說過,全世界最多只需要100萬輛汽車,因為在他看來,世界上的人遠遠不足以成為足夠的駕駛員。再看看電話的發明初期,美國的電報公司曾認為這種通訊工具毫無用處,理由是有郵差送信,沒必要費心搞一台電話機來自找麻煩。當時這些「預測」無人懷疑,但現在回頭看,這些曾經的權威言論反而成了笑話。大衛,你覺得這說明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風險無法單純地透過數據或模型去掌握,特別是在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必須學會接受這種不確定性。


大衛(神情複雜):

所以即使數據堆得再高,我們還是無法真正掌控風險?


布魯斯(點頭):

重點不在無法掌控,而在不能過度依賴。我們越依賴數據,就越容易忽略其中的變數,而這些變數才是未知風險的來源。所以,我們不是在追求控制風險,而是在學習如何「感知」風險,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去應對它,並與別人進行『風險溝通』。


第三幕:風險溝通的關鍵技巧


大衛(顯然有些迷惑):

布魯斯老師,您剛提到「風險溝通」。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如何影響到我們應對風險的方式?


布魯斯(微笑中透露出一絲神秘):

風險溝通,並不僅僅是「說清楚風險」。這是一門幫助他人理解風險本質的藝術。假如風險表達不清晰,就容易引起恐慌或誤解。我們來談談「頻率」和「機率」的區別吧。當你用機率描述風險時,人們往往比較不容易真正理解。


大衛(滿臉疑惑):

頻率和機率有什麼不同嗎?它們不是指同樣的概念嗎?


布魯斯:

不一樣哦,舉個例子,你應該經常會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明天降雨機率50%」。這聽起來像是說「明天可能會下雨」,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相似的氣象條件下,過去有50%的情況會下雨。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基於過去數據的「頻率」,而非我們所理解的「機率」。人們在面對風險時,往往難以分辨這兩者,但使用頻率來解釋風險,可以讓人更真實地感受到風險的發生概率。


大衛(略微恍然大悟):

這麼說來,使用頻率來描述風險,能讓大家更具體地理解風險的真實性?


布魯斯:

沒錯。還有一個關鍵是「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的區別。曾經有一個例子——英國藥物安全委員會警告說,新一代的口服避孕藥可能會增加女性罹患血栓的風險100%。聽到這裡,你會怎麼理解?


大衛(驚訝地說):

100%?難道說這藥會讓女性罹患血栓的機率翻倍嗎?


布魯斯(笑著搖頭):

正是這樣的誤解才引發了恐慌。實際上,這100%只是相對於舊版藥物來說,風險增加了100%,也就是說,從原來的每7000人中1人變為每7000人中2人,這樣的「相對風險」在數字上看起來很嚇人,但「絕對風險」其實很低。因此,用「絕對風險」描述風險,才是真正能夠消除恐慌的溝通方式。


大衛:

這樣看來,表達風險確實需要技巧,不能只依賴相對數據。


第四幕:防禦性選擇的應用與陷阱


大衛(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所以說,溝通方式的不同確實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風險這種敏感話題上。不過,老師,我發現很多時候,大家面對風險的選擇就是「盡量避免」。像我們公司在建置新的資訊系統的時候,管理層的做法就是每一步都謹慎防範,測試無數次才敢上線。這樣做當然是為了避免風險,但我總覺得進度拖慢了,我們這樣的防禦性選擇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


布魯斯(若有所思地點頭):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防禦性選擇確實是許多人面對風險的直觀反應,特別是在需要穩定的領域,例如法律、醫療或某些公共安全相關的行業。這種「防禦」的策略通常可以減少錯誤帶來的責任風險,保護決策者不受譴責,卻也常常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靈活性和創新空間。你有聽過「過度醫療」這個詞嗎?


大衛(點頭):

聽說過,就是醫生可能為了避免法律責任或病人質疑,會過度開藥、做不必要的檢查和手術。這樣的做法雖然能讓醫生「保全自己」,但其實並不一定對病人有利,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布魯斯(微笑):

沒錯,這種做法在醫療行業中非常普遍,因為「防禦性選擇」讓醫生能降低被告或受到懷疑的風險。實際上,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只是因為它看似「保守」和「安全」,便成了大家的首選策略。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企業中,像你們公司在新資訊系統項目中採取的策略,這也是一種過度的防禦性選擇。


大衛(眉頭緊皺):

所以說,我們這種不斷測試、反覆檢查的做法,雖然降低了風險,但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支援市場的先機?這樣的做法真的值得嗎?


布魯斯:

這正是防禦性選擇的兩面性。它固然降低了風險,但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速度和靈活性,特別是在競爭激烈、技術迅速更新的領域,這樣的保守決策往往無法支持企業的長期發展。我們也許應該在某些方面嘗試更加靈活的選擇,而不只是單純防禦。


第五幕:經驗法則的應用與優勢


大衛(沉思了一會兒):

老師,聽您這麼說,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該嘗試另一種方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既避免風險,同時不限制我們的靈活性和創新?


布魯斯(微微一笑):

這就是「經驗直覺法則」的用武之地了。經驗直覺法則,說白了就是依賴直覺和過去的經驗進行決策,而不是一味依賴數據或模型。你應該知道「薩利機長」的故事吧?那場哈德遜河上的奇蹟著陸?


大衛(點頭,眼神亮起):

當然知道!他在引擎失效的情況下選擇了河面迫降,拯救了全體乘客。這是依靠經驗直覺嗎?


布魯斯:

正是如此。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根據數據或許可以選擇返航,但薩利機長的經驗直覺告訴他,迫降河面是當下最安全的選擇。他沒有時間進行複雜的計算,而是依賴了數十年累積的飛行經驗,瞬間做出判斷。這就是經驗直覺的威力——能在無法確定的情境中快速找到出路。


大衛(若有所思):

所以說,經驗直覺法則在面臨高不確定性情境時,比單純的數據計算來得有效?


布魯斯:

沒錯,尤其是當我們面臨無法通過數據完全理解的未知風險時,經驗和直覺往往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找到方向。這不意味著要拋棄數據,但在高度變化的情境下,過分依賴數據會拖累我們的判斷。


第六幕:經驗法則的適用場景與局限


大衛(更進一步地思考):

那麼,我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依賴經驗直覺法則,而不是追求精確的數據和模型?


布魯斯(微微點頭,開始層層深入解釋):

經驗直覺法則並非適用於所有情境,它有幾個明確的適用場景。

首先是在高不確定性環境中,當風險的來源無法準確預測時,比如像你們公司正在探索的AI技術創新領域。

第二,當過度依賴數據反而會讓我們陷入「分析癱瘓」時,也就是太多的選擇反而讓人無法做決策。

第三,當過去的經驗能提供有力的指引,但歷史數據或模型的支持有限時,這時候直覺會更為有效。


大衛(恍然大悟):

那麼,如果新的資訊系統在達到某個穩定性之後,我們可以選擇依賴直覺決策,而不必追求過度的精確測試,這樣反而更有效率?


布魯斯:

正是這樣。在市場需求快速變化的情境下,過度防禦往往會讓我們錯失先機。我們可以在達到基本安全門檻後,靈活運用經驗直覺法則,快速將系統推出支援市場。風險本身無法完全避免,但快速反應卻是你們在不確定性中獲取競爭力的關鍵。


第七幕:經驗法則的陷阱與自我反思


大衛(皺眉,陷入思考):

但如果我們依賴經驗直覺,是不是會讓自己陷入一種舒適區,最終失去創新的動力?我有些擔心,長期依賴經驗直覺法則,會讓我們的決策過於保守。


布魯斯(微笑,神情中帶著深意):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經驗直覺法則的確有它的局限。如果我們過於依賴經驗直覺,反而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一種「認知陷阱」,認為過去的經驗就是唯一正確的直覺選擇。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校正」。尤其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才不會讓經驗成為成見。


大衛:

所以說,依賴經驗法則的同時,也要時時檢視自己是否落入「舊有思維」的陷阱?


布魯斯(滿意地點頭):

沒錯。經驗直覺法則的使用前提,是我們具備足夠的反思和學習能力。畢竟,這個世界在不斷變化,今天有效的經驗,明天可能就成為阻礙。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凡事應力求簡單,但不應該簡單粗暴」。我們的直覺和經驗應該是靈活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


第八幕:防禦性選擇與經驗法則的權衡


大衛(略帶感嘆地說):

聽您這麼說,布魯斯老師,我開始意識到,『防禦性選擇』和『經驗直覺法則』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那麼該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呢?畢竟公司總是會有責任風險,有些地方不能輕易放鬆,但同時我們也不能讓這些風險限制我們的發展和創新。


布魯斯(點點頭,微笑著說):

大衛,這正是風險管理的核心——學會在不同情境下靈活選擇策略。面對高度責任風險、風險容錯空間低的情境時,防禦性選擇確實是一個穩妥的方案,比如法律合規、財務報告,甚至是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的決策。在這些場景下,無法容忍過多的風險,穩定和保守才是最優解。但在競爭激烈、技術快速更新的場景,特別是像AI應用或創新研發這樣的領域,過度防禦反而會讓我們錯失先機。


大衛(若有所思):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經驗直覺法則能幫助我們保持靈活性,不被「零風險」的假象拖累?如果我們能快速做出決策,反而更能在變動的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布魯斯(微笑著點頭):

沒錯。當風險無法完全消除時,我們更應該專注於如何快速反應,而不是陷入追求「零風險」的迷思。實際上,「零風險」本身就是個幻象,它只會讓我們把精力放在不切實際的防範上,而忽略了創新的可能性。風險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選擇用更靈活的方式去面對它。


第九幕:從經驗法則學到的自我反思與成長


大衛(深吸一口氣,內心有所領悟):

布魯斯老師,這次的談話讓我對風險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總覺得風險是一種威脅,是我們必須全力消除的東西,但現在我明白了,風險也可以成為我們成長的機會。只要我們在適當的情境下使用經驗法則,放寬過度的防範措施,公司或許能夠更迅速地適應市場變化。


布魯斯(露出滿意的微笑):

非常好,大衛,你逐漸掌握到風險管理的精髓了。風險並不可怕,它其實是一種挑戰,幫助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甚至可以引導我們去探索新的機會。防禦性選擇是穩妥的,但並不是唯一的解答;經驗直覺法則能幫助我們在快速變化的情境中找到出路,但也需要不斷自我反思,避免過度依賴經驗而忽略變化。


大衛(充滿信心地微笑):

是的,老師。接下來,我應該會在公司內部推動一種更加靈活的風險應對策略,特別是在數位轉型這一塊。我們將不再一味地追求「無風險」,而是學會在必要時依賴經驗直覺法則,快速做出決策,讓公司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更遠。


布魯斯(欣慰地拍拍大衛的肩膀):

這才是真正的風險管理者的心態,學會與風險共舞。記住,風險就像海上的波浪,它永遠存在,但當我們學會了掌握節奏,風險反而會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無論是防禦還是直覺,最重要的是,我們心中要始終保持警覺和靈活的應對能力。


終幕:風險管理的總結


布魯斯(以一種顧問的語氣總結):

大衛,今天的談話結束了,但風險管理的學習才剛剛開始。記住,風險無法完全消除,也無需完全消除。面對風險,我們要有「雙重心態」:在某些時刻,防禦性選擇可以給我們穩定的基礎;而在某些關鍵時刻,經驗直覺法則可以讓我們突破框架。風險管理的精髓在於,懂得何時該保守,何時該大膽。


大衛(滿懷信心地說):

謝謝您,布魯斯老師。今天的對話讓我深刻明白了風險管理的真諦。未來的道路或許依然充滿挑戰,但我會用更靈活、更穩健的心態去應對每一個風險。對我來說,風險不再是恐懼的源頭,而是成長的契機。


布魯斯(微笑著與大衛握手):

加油吧,大衛。風險是成長的推動力,只要你學會與風險共舞,就能引領你的公司走得更穩、更遠。記住一句話:「風險如同大海的浪潮,學會掌控節奏,便能隨風逐浪。」


附錄:面對風險的操作型重點摘要:

1. 風險的分類與理解

已知風險:有固定的概率,可通過數據和模型進行推測和防範。

未知風險:無法預測,無明確的公式或固定概率,常見於突發事件、技術創新風險等。需擁有高度的危機意識及快速反應能力。

2. 風險溝通的核心技巧

頻率 vs. 機率:使用頻率描述風險,能讓人更清晰理解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絕對風險 vs. 相對風險:用絕對風險(實際數值)說明風險大小,避免使用相對風險(如“增加100%”)引發過度恐慌。

3. 防禦性選擇的應用與局限

應用場景:適合在法律合規、醫療等風險容錯低的領域。能減少責任風險,但可能限制創新空間。

局限:過度防禦可能導致過度謹慎,無法靈活應對快速變動的環境。

4. 經驗直覺法則的應用

適用場景:高不確定性、數據不足或需要快速反應的情境下。根據過往經驗和直覺快速決策,例如AI應用中的技術選擇和緊急突發狀況。

局限:經驗法則基於經驗,若缺乏相關知識積累,容易偏離正確方向。需謹慎檢視和調整。

5. 操作建議:防禦與經驗的平衡

高責任風險:使用防禦性選擇,確保不出重大偏差或違規風險。

創新和不確定環境:更靈活地運用經驗法則,適度放寬防禦措施,快速投入市場以獲得先機。

自我校正:定期反思和調整經驗和直覺的運用,避免落入舒適區或偏見陷阱。

6. 心態培養:與風險共舞

擁抱風險:風險是挑戰也是機會,應用多層次的風險策略,找到應對風險的最適方法。

持續學習與反思:風險管理的本質在於靈活與適應,只有持續更新知識、反思過往經驗,才能在動盪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管理思維對話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場景描述:米雪兒坐在會議室裡,桌上擺著筆記本和準備好的問題。今天,她要面試一位具備豐富行銷經驗的候選人——Tina,她曾帶領中型團隊完成優秀的業績,且擁有15年的行銷經驗,尤其是在數位行銷上頗有建樹。對於這場面試,米雪兒感到既興奮又有些壓力,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獨立進行這樣高層次的面試。
場景設定:一家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的大型企業正在招聘一位行銷部門的經理級主管。候選人 Tina 是一位有著15年行銷經歷、曾管理中型公司行銷團隊且業績優異的專業人才。 面對這樣的資深候選人,剛加入公司、具有五年資歷的人資專員米雪兒感到有些壓力,因為這是她第一次面試這麼高層次的管理職位。
情境描述:午後,小吳懷著煩躁的心情來到了徐老師的辦公室。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既陌生又讓人充滿期待的地方。這是他第一次見徐老師,透過好朋友小方的介紹,得知徐老師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洞見指導顧問,曾經幫助多家企業在關鍵決策上找到突破點,尤其擅長於指導企業高管在複雜的商業情境中找到潛藏的洞見。
本文探討新創企業主小方在管理中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員工遲到與積極性不足的問題。資深管理顧問老徐指出,傳統的獎懲制度已經無法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並提出以丹尼爾·平克的「第三種驅動力」為核心的管理哲學。透過增加員工的自主性、提供專精機會及塑造有意義的目標,企業能夠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提升工作效率與滿意度。
場景描述:米雪兒坐在會議室裡,桌上擺著筆記本和準備好的問題。今天,她要面試一位具備豐富行銷經驗的候選人——Tina,她曾帶領中型團隊完成優秀的業績,且擁有15年的行銷經驗,尤其是在數位行銷上頗有建樹。對於這場面試,米雪兒感到既興奮又有些壓力,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獨立進行這樣高層次的面試。
場景設定:一家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的大型企業正在招聘一位行銷部門的經理級主管。候選人 Tina 是一位有著15年行銷經歷、曾管理中型公司行銷團隊且業績優異的專業人才。 面對這樣的資深候選人,剛加入公司、具有五年資歷的人資專員米雪兒感到有些壓力,因為這是她第一次面試這麼高層次的管理職位。
情境描述:午後,小吳懷著煩躁的心情來到了徐老師的辦公室。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既陌生又讓人充滿期待的地方。這是他第一次見徐老師,透過好朋友小方的介紹,得知徐老師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洞見指導顧問,曾經幫助多家企業在關鍵決策上找到突破點,尤其擅長於指導企業高管在複雜的商業情境中找到潛藏的洞見。
本文探討新創企業主小方在管理中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員工遲到與積極性不足的問題。資深管理顧問老徐指出,傳統的獎懲制度已經無法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並提出以丹尼爾·平克的「第三種驅動力」為核心的管理哲學。透過增加員工的自主性、提供專精機會及塑造有意義的目標,企業能夠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提升工作效率與滿意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各位職場老鳥、菜鳥們,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遙遠的三國時代,也不是什麼宮廷劇情節,而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代職場中。   還記得去年,我有個朋友小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那時候的他,可說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每天西裝筆挺地進出公司,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出差時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朋友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情節很簡單,感受卻驚悚。 她最近挖角了一名能手,資歷與功績皆出眾,上任沒多久,便放手讓對方主導一個全球性專案。 結果,媽啊,朋友叫苦不迭,不出一週,把各路大神都得罪光了,場面弄得騎虎難下,說多僵有多僵。連大老闆都忍不住出手干預,請朋友快停損善後。
Thumbnail
他今年四十,兩個女兒的父親,父母都還健康,妻子也做到主管職,他常心想,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但他心裡那種不高不低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職場上,再往高位去,他怕自己沒那個能耐,但在主管職,不升上去也沒有人會讓你一直坐在現在的位子。 昨天與頂頭上司的例會,主要是談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他實在不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不自量力的挫敗經驗,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造成了巨大的虧損,陷入了財務危機。在承受家庭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同時,堅持努力並渡過危機。儘管在財務危機、考試、工作、家庭一團混亂的同時,還繼續規劃未來藍圖,所有準備都是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Thumbnail
他在公司是一位意氣風發的主管,明明是自己很喜歡的工作,但他不快樂, 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好,為什麼都無法達到更高層或是自己想要的目標, 但有時候又會感覺所有的幸運都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情緒總是時高時低,又不知道要如何跟別人討論,所以常讓自己陷入焦慮當中,不知道該怎麼走出來。 主圖騰藍風暴是一
Thumbnail
我在園區上班時先是經由客戶電話中幫一位主管完成一件託付 後來跟這位主管會有電話聯絡,電話中他會聊到太太跟女兒 他所屬的公司正是我公司的重要客戶,當時我們雙方營業額都在快速成長 也正走向國際化的轉型他跟我常常要不停學習新系統讓工作營運能避免人為的操作錯誤 導致損失,他做人資主管面對公司要跨入國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各位職場老鳥、菜鳥們,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遙遠的三國時代,也不是什麼宮廷劇情節,而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代職場中。   還記得去年,我有個朋友小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那時候的他,可說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每天西裝筆挺地進出公司,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出差時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Thumbnail
朋友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情節很簡單,感受卻驚悚。 她最近挖角了一名能手,資歷與功績皆出眾,上任沒多久,便放手讓對方主導一個全球性專案。 結果,媽啊,朋友叫苦不迭,不出一週,把各路大神都得罪光了,場面弄得騎虎難下,說多僵有多僵。連大老闆都忍不住出手干預,請朋友快停損善後。
Thumbnail
他今年四十,兩個女兒的父親,父母都還健康,妻子也做到主管職,他常心想,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但他心裡那種不高不低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職場上,再往高位去,他怕自己沒那個能耐,但在主管職,不升上去也沒有人會讓你一直坐在現在的位子。 昨天與頂頭上司的例會,主要是談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他實在不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不自量力的挫敗經驗,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造成了巨大的虧損,陷入了財務危機。在承受家庭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同時,堅持努力並渡過危機。儘管在財務危機、考試、工作、家庭一團混亂的同時,還繼續規劃未來藍圖,所有準備都是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Thumbnail
他在公司是一位意氣風發的主管,明明是自己很喜歡的工作,但他不快樂, 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好,為什麼都無法達到更高層或是自己想要的目標, 但有時候又會感覺所有的幸運都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情緒總是時高時低,又不知道要如何跟別人討論,所以常讓自己陷入焦慮當中,不知道該怎麼走出來。 主圖騰藍風暴是一
Thumbnail
我在園區上班時先是經由客戶電話中幫一位主管完成一件託付 後來跟這位主管會有電話聯絡,電話中他會聊到太太跟女兒 他所屬的公司正是我公司的重要客戶,當時我們雙方營業額都在快速成長 也正走向國際化的轉型他跟我常常要不停學習新系統讓工作營運能避免人為的操作錯誤 導致損失,他做人資主管面對公司要跨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