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迴圈思維|察覺內心負面對話的方法

離開迴圈思維|察覺內心負面對話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內心的負評,無論對象是自己或是別人,都是令自己成魔的虛耗戰。


別以為在心裏罵了對方一百萬次就是成功地發洩了,其實是把自己平靜的心湖變成了一灘濁水,原本美麗的你也會跟着變得醜陋。如果罵的是自己,這種重複的自責,更是讓自己永不超生。


如何拯救自己擺脫停不了的負面思想?


raw-image


練好靜觀/專注力 = 能夠捕捉負面思想


讀了一些心理學的文章,明白到鍛鍊專注力有助在負面思想出現時留意到它,從而能夠處理,而靜觀/冥想便是練習專注力的其中一種方法。


我曾經試過的靜觀方法包括留意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由頭頂至雙腳慢慢檢視和放鬆身體每一部份、想像自己在探索一個優美的花園等等⋯⋯。不消一會兒,腦袋就跑了。


分心是很自然的事,多練習便可進步,但我還是想試試有沒有更加容易的靜觀方法。


找個適合自己的專注力訓練


結果,我發覺集中注意生活的片段,有聲有畫面的,比較能幫助我學習專注。


例如,洗碗碟時專注望着碟子,帶着新鮮感的留意洗潔液泡泡,嗅到它的檸檬香,耳朵集中聽着沖洗碟子時的水聲等等。


回家的路雖然已經最熟悉不過,但也可以刻意注視走過的地方、天上的雲、晚上街燈的淡黃。


覺察到負面思想出現了,便可以進而釋放自己


我發現時常練習留意身邊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一旦腦袋出現負面思想時,是會比以前更快的注意到它們


在狀態好的日子,捕捉到負面念頭後我更能夠選擇停下來,笑着對自己說:「璧怡啊璧怡,你在想甚麼?」,很自然的,那些念頭隨即就被打斷了,令自己不再周旋於負面無限迴圈的循環中。


靜觀的好處包括幫助減壓、改善睡眠、甚至能夠降血壓,也有助提高自我覺察能力和改善情緒^。後者是我最深的體驗,練習之後我變得更加容易察覺自我內心的對話,從而停止那些負面的想法,減低內耗。


參考:

^ “Meditation: A simple, fast way to reduce stress.” Mayo Clinic. Dec 2023.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
文字©黃璧怡([email protected]
圖片© — 見圖片說明

avatar-img
黃璧怡 i人生活
13.0K會員
142內容數
歡迎你到來!希望你喜歡這裏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 i人生活 的其他內容
人生大部份時間用於工作,但壓力大到令人很嚮往退休。可是到了退休,卻又因為無聊而不開心,人生好像沒一個階段是滿意的。本文提出人生每個階段都夾雜着好與不好,不想自己一生就是在不滿中渡過,就要接納自己的際遇,努力讓自己看見目前景況的好處,別只是一面倒的專注於弊處。
本文介紹香港市中心的僻靜景點,這個尚未有太多人發現的美麗隱世打卡點就是19世紀軍火庫修復建築群,現在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會址。該地方結合了古蹟、現代建築、自然環境、文化活動和藝術畫廊,是散步、攝影、看展覽、在城市裏接觸大自然等活動的好去處。到那兒十分方便,它就在中環金融區旁的金鐘,文中附有交通資訊。
5/5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
作者回憶在生命低潮時孤單無助的感覺,透過在失眠的一夜因街燈給她的感悟,寫出走過這難過的日子後,明白到人生低潮同時可以帶來最大的成長,使心靈變得更柔韌,有些課題更是在困難中才可以學懂,只要抱着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就會看見所要學習的課題。
甚麼是快樂?如何可以快樂?本文探討快樂的定義,質疑快樂是否可以追求得到,提出勉強自己去感恩可能會導致更加不快樂。文章指出人們有錢、有健康,但仍然不快樂,這代表快樂不在乎擁有甚麼,而是抱着甚麼態度去看待自己的際遇。所以快樂是一個態度,是大家抱着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際遇。
進食能夠釋放改善情緒的多巴胺,人們在開心或壓力下都會用吃東西來抒發情緒或尋求慰藉。本文指出暴飲暴食或厭食等情緒性進食,又或者因為吃東西會增加體重,與其把負名冠予食物,不如針對自己失控的情緒。作者分享對食物要持有健康的態度,揀選有益的食物,懷着感恩和不浪費的態度進食是善待自己和報答食物的方法。
乘搭地鐵返工是沉悶的生活日常,有時更是擠迫到令人感到煩厭。本文就着上班繁忙時間、地鐵車廂最人多的時段,用輕鬆的方法去為平凡的乘車體驗添上樂趣,以正向的態度看生活,調理情緒,讓自己開心起來。
人生大部份時間用於工作,但壓力大到令人很嚮往退休。可是到了退休,卻又因為無聊而不開心,人生好像沒一個階段是滿意的。本文提出人生每個階段都夾雜着好與不好,不想自己一生就是在不滿中渡過,就要接納自己的際遇,努力讓自己看見目前景況的好處,別只是一面倒的專注於弊處。
本文介紹香港市中心的僻靜景點,這個尚未有太多人發現的美麗隱世打卡點就是19世紀軍火庫修復建築群,現在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會址。該地方結合了古蹟、現代建築、自然環境、文化活動和藝術畫廊,是散步、攝影、看展覽、在城市裏接觸大自然等活動的好去處。到那兒十分方便,它就在中環金融區旁的金鐘,文中附有交通資訊。
5/5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
作者回憶在生命低潮時孤單無助的感覺,透過在失眠的一夜因街燈給她的感悟,寫出走過這難過的日子後,明白到人生低潮同時可以帶來最大的成長,使心靈變得更柔韌,有些課題更是在困難中才可以學懂,只要抱着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就會看見所要學習的課題。
甚麼是快樂?如何可以快樂?本文探討快樂的定義,質疑快樂是否可以追求得到,提出勉強自己去感恩可能會導致更加不快樂。文章指出人們有錢、有健康,但仍然不快樂,這代表快樂不在乎擁有甚麼,而是抱着甚麼態度去看待自己的際遇。所以快樂是一個態度,是大家抱着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際遇。
進食能夠釋放改善情緒的多巴胺,人們在開心或壓力下都會用吃東西來抒發情緒或尋求慰藉。本文指出暴飲暴食或厭食等情緒性進食,又或者因為吃東西會增加體重,與其把負名冠予食物,不如針對自己失控的情緒。作者分享對食物要持有健康的態度,揀選有益的食物,懷着感恩和不浪費的態度進食是善待自己和報答食物的方法。
乘搭地鐵返工是沉悶的生活日常,有時更是擠迫到令人感到煩厭。本文就着上班繁忙時間、地鐵車廂最人多的時段,用輕鬆的方法去為平凡的乘車體驗添上樂趣,以正向的態度看生活,調理情緒,讓自己開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