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情緒與相互成長

昨天很疲累,白天想著今晚要早點睡的我,因為跟小蓋有了些衝突。我的內心感受難過,我知道不是因為事件帶給我的憤怒,而是我的青春期孩子,他的反應、說話方式及作法。但我卻還停留在他明明是一個從小純真、最體貼自己的那個孩子。而我腦子知道孩子正在變化,但心裡為什麼沒有接受他已經快速成長到有時我來不及反應、隨時調整的變化呢?

突然看到,以前我曾經筆記下來的

生活中的人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

另外的90%,則是視你對這些事的反應所決定。

 

前幾天我去學校接兩個孩子下課,本應是兩兄弟在約好的地點等待,但當我走向他們,目光看著原本已經在那等待的兩人,弟弟卻突然轉身跑走消失在人群中,我走向問在旁跟同學聊天的哥哥,弟弟去哪了?他說他的部分美勞作品掉在路上,他要折返回去找東西。哥哥認為我第一時間語帶責備口吻對他表示為什麼沒看好弟弟?或是陪他一起去找。哥哥不開心我責怪他沒有照顧好弟弟,於是我們只能在校園裡人群中暫時先乾等弟弟的歸來。返家途中,哥哥把我責怪他的氣轉嫁給弟弟,我的情緒莫名也跟著失控。

當下腦中剛好浮現近期看到的一則影片場景,也呼應著近期看到樊登的一書提到,孩子像是父母的影本,副本上面的訊息如果有錯,一定是正本出了問題。父母跟孩子錯誤的互動方式就會讓孩子的是非觀念、情緒處理能力等出現偏差。

 

這也讓我想到,哥哥說過好幾次我沒有讚美他的努力,時常認為他的表現都是應該的。但如果因為表現差一點時,媽媽就會下意識脫口說出,為什麼差一點點呢?讓他心裡受傷。而這也讓我想到,長大後的我也曾跟自己的母親反應過,成長的回憶中,我只記得她沒有認可誇獎我,而總是說我哪裡做得不夠好,哪裡要修改? 當時年輕氣盛跟老媽吵架,得到老媽的回答是那是她愛我,希望我可以更好,因為外面的人才不會跟我說哪裡做不好。也許這是老一輩表現愛的方式吧!但我現在竟有時也下意識在進行讓我小時候心靈受傷的事。警鈴在我心中響起,提醒自己要及時修正,調整自己。

我們都要練習給出正向回饋,正向的回饋才是引發帶動自發性的成長驅動力。還有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支持肯定及愛。

 

父母的言語在塑造孩子,父母與孩子的每一個互動也在影響孩子。孩子透過觀察父母的反應和模仿父母言行的過程中,建立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