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S內在家庭系統的探索與療癒體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自從我開始投入 IFS 內在家庭系統的學習後,這是我與鄭玉英老師的第三次見面。我對他的印象除了「活力滿滿」之外,還有一股「溫柔堅定」的力量,這讓我聯想到我奶奶的氣質,也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投射,我對鄭老師特別感到信任和放心。


這次參與進修課的成員總共 15 人,參與者大多是心理師、社工師。雖然我同為助人工作者,但作為一名護理師,我的身份在其中仍格外顯眼(一直被點名🤣)。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大家都是助人工作者,同學們在互動中的拿捏都非常恰當,彼此之間雖然互有議題,但也保留了探索的彈性,因此並不會過度深入。


這次進修課程中,有一個特別的經歷令我印象深刻。隨著鄭玉英老師的引導,我和其他 14 位學員在白板上寫下了現階段可以觸碰到的「情緒」。不同學員寫下的情緒數量有所不同,但不論是一個還是三個,鄭老師都從中選取進行心理劇團體治療,而我有幸參與其中,扮演某位學員大學時期的「他」。


在扮演的過程中,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有人說「家族排列」的選角會引發自發性的反應。


即便我很清楚這不是我的人生,我卻能自然地呈現出「他」的表情和語氣,彷彿有一條隱形的線引導著我。


這過程中,我感受到某種程度上的共振。


這樣的共振是否影響了我?似乎是的。這位學員探討的是「過度承擔」的議題,陪伴他走完這場團體治療後,我不禁向內探索,這個議題想告訴我什麼?我才意識到,我也有很大的「過度承擔」的影子。


這個影子在學員對著我所扮演的「他」講出自我疼惜的話語時,受到很大的觸動。在我們一起執行放下重擔的過程中,我的那部分影子也隨之放下了。


這次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IFS 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治療技術,更是一種與自己內在深層對話的機會。我發現,在扮演別人內在部分的過程中,我也能同時照見自己內在的需求和脆弱。這種共振不僅是情感上的,還包含了一種對自身經驗的重新理解。


在這兩天的課程中,我學到了如何更細緻地辨認和分化自己的內在部分,特別是那些經常被忽視的情緒和需求。或許我們都習慣於承擔責任,但在某些時候,放下重擔、給自己一些空間,才是對自己最好的照顧。


這次工作坊的結束後,我更堅定想要繼續深入學習IFS內在家庭系統的心情。

我知道,未來的道路上,這些內在的部分將繼續陪伴我,而我也會更加溫柔而堅定地去面對它們。



📌療癒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一段需要時間、耐心和自我理解的持續過程


感謝你看完這篇純文字的心得


幫我點個「愛心❤️」給我創作的支持吧

追蹤 我的IG 陪伴你理解情緒背後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瑩心角落
2會員
17內容數
專注於與自我對話
瑩心角落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當我們面對新挑戰時,內心總會感到期待與焦慮交織。運用IFS(內在家庭系統)的方法,我們可以溫柔地探索和理解自己的情緒,建立與內心擔憂的連結,並給予自己更多的包容與支持。透過靜心、與擔憂溝通及回歸自信,我們能學會接納內心的聲音,進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讓自己在不安中找到平靜的力量。
2024/11/03
當我們面對新挑戰時,內心總會感到期待與焦慮交織。運用IFS(內在家庭系統)的方法,我們可以溫柔地探索和理解自己的情緒,建立與內心擔憂的連結,並給予自己更多的包容與支持。透過靜心、與擔憂溝通及回歸自信,我們能學會接納內心的聲音,進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讓自己在不安中找到平靜的力量。
2024/10/25
生活中,時常會出現我們內心的委屈感,這種情緒讓人感到不被理解或重視。透過簡單的內心對話,我們可以學會接納這種情緒,並將其轉變為自我反思的契機。本文介紹了六個步驟,幫助你跟內心的「委屈」建立溫和的連結,理解其來源,表達支持,最終與之和平共處,讓困擾不再是壓力的來源,而是內心成長的助力。
Thumbnail
2024/10/25
生活中,時常會出現我們內心的委屈感,這種情緒讓人感到不被理解或重視。透過簡單的內心對話,我們可以學會接納這種情緒,並將其轉變為自我反思的契機。本文介紹了六個步驟,幫助你跟內心的「委屈」建立溫和的連結,理解其來源,表達支持,最終與之和平共處,讓困擾不再是壓力的來源,而是內心成長的助力。
Thumbnail
2024/10/24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勉強自己,以求在工作和人際關係中表現得更好。然而,這樣的內耗卻會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本文介紹了一種名為內部家庭系統(IFS)的練習,幫助我們聆聽內心的聲音,學會對自己溫柔,以減輕壓力。透過與自己對話,我們能找到內心的平靜,給予自己更多理解與休息的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2024/10/24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勉強自己,以求在工作和人際關係中表現得更好。然而,這樣的內耗卻會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本文介紹了一種名為內部家庭系統(IFS)的練習,幫助我們聆聽內心的聲音,學會對自己溫柔,以減輕壓力。透過與自己對話,我們能找到內心的平靜,給予自己更多理解與休息的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上星期五晚上參加線上親職講座 感謝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in Taiwan用心分享 ❤️ 這次的主題跟原生家庭與傷痕療癒有關❗️ 突破教養瓶頸-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痕,重建親子連結 聽到原生家庭,免不了都會想到最原本的親子關係,不曉得大
Thumbnail
上星期五晚上參加線上親職講座 感謝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in Taiwan用心分享 ❤️ 這次的主題跟原生家庭與傷痕療癒有關❗️ 突破教養瓶頸-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痕,重建親子連結 聽到原生家庭,免不了都會想到最原本的親子關係,不曉得大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家族療癒中的體驗,並揭示了自身心靈與身體的分裂情況。透過深入的自省,作者發現自己的靈魂雖然渴望幫助他人,但卻未能與現實生活整合,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家族療癒中的體驗,並揭示了自身心靈與身體的分裂情況。透過深入的自省,作者發現自己的靈魂雖然渴望幫助他人,但卻未能與現實生活整合,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勉強自己,以求在工作和人際關係中表現得更好。然而,這樣的內耗卻會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本文介紹了一種名為內部家庭系統(IFS)的練習,幫助我們聆聽內心的聲音,學會對自己溫柔,以減輕壓力。透過與自己對話,我們能找到內心的平靜,給予自己更多理解與休息的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勉強自己,以求在工作和人際關係中表現得更好。然而,這樣的內耗卻會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本文介紹了一種名為內部家庭系統(IFS)的練習,幫助我們聆聽內心的聲音,學會對自己溫柔,以減輕壓力。透過與自己對話,我們能找到內心的平靜,給予自己更多理解與休息的空間,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在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中,面臨家庭支持不足的挑戰,無法避免的焦慮與矛盾伴隨而來。透過療癒及潛意識的探索,揭示了療癒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分享瞭如何在面對過去的痛苦時,透過自我療癒重塑記憶,這趟旅程是對自身的深入理解。
Thumbnail
在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中,面臨家庭支持不足的挑戰,無法避免的焦慮與矛盾伴隨而來。透過療癒及潛意識的探索,揭示了療癒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分享瞭如何在面對過去的痛苦時,透過自我療癒重塑記憶,這趟旅程是對自身的深入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心理諮商的興趣,並探討了家庭關係的影響。作者回憶起與家人共度的時光,特別是新年團聚的珍貴記憶。文章中還提到對弟弟妹妹的陪伴和教育,以及如何在病痛期間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透過插畫和故事,作者表達了對於心理學的熱愛及家庭的珍貴,呼應出家庭中的愛與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心理諮商的興趣,並探討了家庭關係的影響。作者回憶起與家人共度的時光,特別是新年團聚的珍貴記憶。文章中還提到對弟弟妹妹的陪伴和教育,以及如何在病痛期間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透過插畫和故事,作者表達了對於心理學的熱愛及家庭的珍貴,呼應出家庭中的愛與理解。
Thumbnail
從丰先生半推半強迫的幫我預約了心理諮商以後,我開始了解自己的某些行為,看似沒有
Thumbnail
從丰先生半推半強迫的幫我預約了心理諮商以後,我開始了解自己的某些行為,看似沒有
Thumbnail
要讓『療育』發生,需要讓自己也擺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之中,但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呈現。
Thumbnail
要讓『療育』發生,需要讓自己也擺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之中,但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呈現。
Thumbnail
什麼是內在家庭?有些人可能有聽過你的內心存在著「內在小孩」,但是內在家庭又是一個更新的概念,是一種諮商中會使用的治療模式,全名叫做「內在家庭系統治療」(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IFS)。
Thumbnail
什麼是內在家庭?有些人可能有聽過你的內心存在著「內在小孩」,但是內在家庭又是一個更新的概念,是一種諮商中會使用的治療模式,全名叫做「內在家庭系統治療」(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IFS)。
Thumbnail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為何你有時溫和、有時憤怒?感到快樂、卻也在痛苦裡打轉?   這些都是你,同時有許多內在人格存在於心裡。   各種看似傷害的負面情緒與身心問題,都只是為
Thumbnail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運用IFS,重新愛你的內在人格,療癒過去受的傷》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為何你有時溫和、有時憤怒?感到快樂、卻也在痛苦裡打轉?   這些都是你,同時有許多內在人格存在於心裡。   各種看似傷害的負面情緒與身心問題,都只是為
Thumbnail
我在2016年到圖書館借書,看到《心靈療癒自助手冊》,帶我走向自我覺察的路上。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內心的狀態,並不理想。當時還未接觸到身心靈相關課程時,倒是先看書。想從書中找答案。 在一個巧合之下,得知張老師全球資訊網有開身心靈相關課程。當時有看到一門「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我會選這堂課的原因,很單
Thumbnail
我在2016年到圖書館借書,看到《心靈療癒自助手冊》,帶我走向自我覺察的路上。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內心的狀態,並不理想。當時還未接觸到身心靈相關課程時,倒是先看書。想從書中找答案。 在一個巧合之下,得知張老師全球資訊網有開身心靈相關課程。當時有看到一門「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我會選這堂課的原因,很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