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裡,風險評估早已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為我們揭露每一項危險背後的真相。然而,數據再強大,對於許多人來說,買保險與買樂透的需求更多源於心安與渴望,而非冷冰冰的概率可以說明做與不做。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項常見的「恐懼」數據,對比一下我們對這些風險的誤解和實際數字。
說到鯊魚和飛機,很多人立刻聯想到恐怖的海中血光或驚悚的空難場景。奇怪的是,鯊魚攻擊死亡率其實極低,甚至比被閃電劈中的機率還低;至於飛機失事,概率也是小得可以忽略。這些擔心更多是來自於影像的力量。想想看,我們從小看過多少類似《大白鯊》的電影?恐怖的海洋怪物、失控的機械,這些劇情讓恐懼在心中扎根,比起大數據或真實數據,它們更持久且難以抹去。
那麼,為什麼人們還是情不自禁地害怕?答案其實很簡單:媒體塑造了我們的恐懼。一次電視播放的鯊魚攻擊,就能讓人下海前忐忑不安;一則飛機事故新聞,又讓人回想起空中可能的恐怖。雖然數據告訴我們,現代航空已經是極度安全,但這樣的事實,怎麼敵得過我們大腦中的那股“飛機危險”的直覺呢?這恐怕是大數據再強也無法改變的。
保險公司非常明白這點,推出的旅遊平安險、意外險,就是賣一種“心安”感。這邊順便一提:根據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旅遊保險市場規模大約為218億美元,每年還是保持約有5-10%的成長率。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只被這些危險影響,更被媒體灌輸的恐懼潛移默化。例如,歐洲歷史上有超過百萬女性被指控為“女巫”並慘遭處刑。當時的“群體恐慌”源於人們對未知的害怕,僅靠幾句未經查證的指控,就能讓一個社區陷入集體歇斯底里。這種恐懼操控現象,難道與現在的媒體渲染和社交平台上的“傳言病毒”不同嗎?現代社會雖然多了大數據和AI技術,但人心的恐懼與網路謊言的擴散效應依然強大。
這就是人心的吊詭之處,理智可能告訴我們危險的實際概率很低,但我們的大腦卻總是偏向相信那些讓我們不安的場景。無論大數據多麼強大,數據再完備,也無法消除這種深層的恐懼。畢竟,數據再準確,也無法為我們解釋那些隱藏在直覺與恐懼背後的情緒,正是這些情緒讓我們既愛又怕生活中的各種未知。
反觀另一個數據案例,知道不好還是繼續做...
大量數據顯示,抽菸增加罹患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風險,並且每年約有800萬人因吸菸相關疾病而死亡。然而,全球範圍內的吸菸人數仍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某些國家和年齡層甚至有所增加,這顯示了即使有科學數據支持,抽菸的行為仍然無法根本消除。
認知失調理論解釋了為何這些明知有害的行為依然難以改變。當吸菸者了解到吸菸有害健康的數據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內在矛盾,因為他們的行為(抽菸)與所知的事實(吸菸有害)產生了衝突。這會導致一種「認知失調」的不適感。為了減少這種不適,他們可能會自我安慰,如認為「我生活壓力大,需要這些放鬆」或「我的親友中也有長壽的吸菸者」。這種自我安慰是典型的心理防衛機制,用來減少認知失調帶來的不安。
另一些心理學現象如「樂觀偏見」也可能影響吸菸者的態度。即使知道抽菸的健康風險,他們仍傾向於認為「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這種樂觀偏見讓他們高估自己健康的可能性,低估健康風險,進而使他們在面對吸菸數據時忽視其嚴重性。
吸菸者往往尋求即時的放鬆和愉悅,這種即時滿足感比起長期健康風險更具吸引力。即時滿足偏好讓吸菸者更願意接受眼前的短期快感,而忽略吸菸長期帶來的健康威脅,這也使得數據警告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更別說媒體與各種影音的深淺影響會讓人更容易鬆懈自己的決定。
目前全球煙草市場的價值約為 8,000 億至 9,000 億美元,並且預計未來幾年會持續增長,雖然增長率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在這樣的鉅額的商業金額下...我們不難想像就算有數據證明抽菸的壞處,在背後的商業巨頭們會如何運用媒體操作影響人們的決策,這個世界有洗白就有洗黑。那裏有錢賺那裏就有商業模式層出不窮...
在現代社會,雖然大數據與AI技術能準確計算各種風險,我們的選擇卻依然受到情緒驅動。這反映出人類與數據間的微妙關係:即使數據清楚地呈現了事件的機率與風險,我們的本能仍使我們心存忐忑,而在媒體的操作下,更容易動搖心志。誰若能掌握消費者的心理,便能在這些相互作用中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未來觀察預言家 Higer吳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