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讀了這麼多書,為什麼生活中沒看到顯著的改變?
對(充滿個人意見的對)。
一本書的價格可能只需要幾百塊,作者的經驗、見解,甚至整個人生的精華都讓你擁入囊中。這種投資所帶來的回報,遠超過一時的消費,更是會產生複利。越早閱讀會收到源源不息的例子,花小錢「買時間」,少走彎路從而節省探索的時間和成本。我覺得是很划算的交易。
但是我們很難感受到「即時的回報」!看看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能迅速產生回應的東西,比如LINE通知、新聞即時資訊更新、老闆的訊息……甚至工作和學習上許多任務都講求效率與速成。
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來比較快的閱讀就變得很遜。
此外,知識的吸收和內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行為或思維的改變。這種「滯後性」讓人容易覺得「閱讀沒有用」。健身下午就可以感受到肌肉的撕裂、吃飯就能感受到肚子飽飽的幸福感。但閱讀只有感受到「喔,我讀了一本書」。
這個落差感好大!
我最近在看《卡內基:人性的弱點》這本的書。
看過的人都知道,裡面滿坑滿谷都是例子。而且看起來講的是很基本,看似是「已知」的概念,舉幾個例子比如「不要批評、責怪、抱怨」、「先說出自己的錯誤,讓對方保住自己的面子」、「如何鼓勵人們成功」。
我們不懂這些嗎?基本的表皮我們都懂,但是這本書的特色就是在舉了豐富的例子,透過實例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如何應用,告訴你深沉的血肉到底怎麼回事,這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在閱讀過程中,如果能主動將一本書的觀點轉換為「我的行動目標」,不僅能加深記憶,也會隨著實踐漸漸成為習慣。或許可以將這些「行動目標」記錄下來,並在一段時間後回顧這些行動的效果,看看是否真正帶來了行為上的改變。這樣的閱讀方式,既有助於理解,也能讓書中的「知識」實際成為「生活的助力」。
但是書本不是絕對的,所以推薦反芻,看看你和作者是不是同路人。
道不同不相爲謀,就和人際磁場一樣。
有人說精讀很花時間,速讀比較棒,或者是強迫自己把書重頭看到尾。
嬰兒的時候我們對一本繪本沒興趣就會把它丟在旁邊。為什麼長大後,反而要強迫自己都看下去?
我的方法是先速讀,再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精讀。
如果內容有50%會讓我覺得「有趣」,我就有機會選擇去精讀。因爲我知道花時間整理書中的觀念並內化為自己可以隨時使用的工具,這樣的閱讀才會真正產生效果。
但其實這兩者不衝突呀,爲什麼一定要哭巴巴地二元分法?小孩才做選擇,身爲大人的我都要!
我們的人生都是相似的又是不相似的
來看看我的,你們的呢?
讀書的樂趣1,我的知識,讀過的書可以幫到別人,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讀書的樂趣2,我覺得是某一天自己講出:不思量,自難忘。
而不是:喔,好想她。(雖然這也很棒)
讀書的樂趣3,書中的情景發生在我的身上,故事與生活交疊,讓人會心一笑。
如果當時有讀到解決方法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