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匱乏到豐盛,轉念迎接財富能量

今天閱讀《與神對話》,談到了錢的主題

讓我省思,我與金錢的關係是什麼樣子?

原以為自己在財富上沒有什麼課題,然而細細探究之後,也找到了隱藏已久的盲點。


▋過去的經驗:辛苦換來的金錢


我來自一個普通家庭,家裡曾經小康,但在我的記憶中,經濟狀況一直不是很好。

父母做生意最終經歷失敗,甚至被人騙錢。

儘管生活困難,父母依然盡可能地供我學音樂、買樂器、補習。

我目睹了他們的辛苦,為了盡力滿足我的需要,而有所犧牲,

這也讓我從小便深信:金錢是得來不易的


▋發現盲點:金錢的限制性信念


舊我的認知:錢是一個需要辛勞付出,才能換得的資源。

也因為帶有愧疚,在使用金錢上伴隨著不配得感

這種感覺會讓人無意識地限制自己,儘管擁有足夠的資源或能力,

卻依然習慣選擇節儉,一直認為自己還在處於匱乏的狀態。

這就造成了,沒有辦法真正實現豐盛的原因。


▋新的觀念:金錢作為能量的轉換


我曾問自己:「有沒有可能,神就是這麼的愛我們,使人本來就能心想事成呢?」

這天馬行空的想法,卻隱約帶給我一絲啟發。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真理

那何不就真的相信試試看呢?


金錢就是能量,一種自然流動的資源,它有進就要有出,會來也會走。

但秉著吸引力法則,相信自己是足夠的、值得擁有,

那麼金錢也會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流向我。


我可以輕鬆地得到金錢,並以充裕的能量去交換,不必耗費辛苦,也不需對自己苛刻。

這份交換,將是一種平衡與和諧,讓我自在地擁有,

也讓那些需要的人樂於與我交換,共享這份能量的流動。

不再局限於「金錢得來不易」的信念,而是開始相信豐盛是一種天賦

財富本就屬於地球中的每個人,擺脫匱乏感,

選擇用信念和自愛,去擁抱金錢這股無限的能量。


我本就配得這個豐盛,我有能力創造豐盛的實像



▋補充:神學與靈性視角中的金錢與能量


1.金錢作為能量的象徵: 在許多靈性和神學體系中,金錢經常被視為一種能量的象徵,反映了人們的意圖、行為和價值觀。這種視角認為,金錢的流動是一種能量交換的過程,金錢的流入或流出可以代表我們的創造力、善行、感恩或靈性成長。


2.能量流動與因果: 在這種框架下,金錢的流動可以被視為因果關係(karma)的具體表現。無論是施捨、投資、消費,這些行為都帶有一定的能量,而這些能量會以某種方式回到個人或社會。因此,金錢的使用就像能量在宇宙中循環,最終會以某種形式回報給個人或群體。


3.意圖與金錢的能量: 神學視角強調意圖的重要性。金錢在這種觀點下,不僅僅是一種交易工具,而是一種能量載體,反映了我們的內在狀態和意圖。如果金錢被用於慈善、善行,它所承載的能量就是積極的,並且這種正面的能量可能會回到施與者身上。


4.金錢與靈性守恆: 雖然金錢可以在物理層面被創造或消滅,但在靈性層面上,金錢的能量不會無故消失或增加,而是隨著我們的意圖和行為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回報。在這個層面上,金錢的流動與靈性上的能量守恆更加接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