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力氣,再強,也不能持續消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手機應用程式,是害你分心的「注意力小偷」

我週末在聚會上,認識一個講話伶俐、反應快速的人。深聊之後,果然發現他念第一志願,又是難考的科系,根本就是以前家長說「會玩,又會念書」的型。

但他和我分享這個困擾,讓我想了很久:

「你知道我帶筆電,本來是要工作的嗎?但我坐進咖啡店,居然發了一個小時限動。發完又去滑別人限動。然後,又切回私訊,看看有誰密⋯⋯」

原來,聰明又會唸書的人,也有這困擾。

《Deep Work》提到:
注意力渙散的話,就只能做那些取代性高、價值低的「淺層任務」。

仰賴全神貫注的「深度工作」很稀有,很難替代,很有價值。

你以為注意力集中的人不容易分心。但注意力是「力氣」,不節制的消耗就會爆掉。

在健身房裡,就算最巨的壯漢,練到力竭之後,輸出也會被完全不運動、但剛上場的阿宅輾壓。但為什麼壯漢能練那麼好?因為他們只在精準時刻用力,讓肌肉變壯。

手機、限時動態、短影音,就是不斷消耗你注意力的東西。

再壯的肌肉,也不可能長時間高度緊繃。

你該做的不是花更強的意志力對抗分心,是停止分心。

▋專心也是一種分心

專心的提醒自己「別分心」,其實就是分心。

因為你的注意力沒有 100% 投入在重要的事情。

你的注意力還是會消耗、會被吸走。

激勵演說家賽門 · 西奈克很常做一個實驗,他在演講的時候會故意和觀眾借手機,拿在手上。

演說的時候,右手握著的電子產品超顯眼。

他問台下:「你們覺得在這現場,你們是我最在意的事嗎?」

不是。

有觀眾說:「很神奇耶。光是看到人拿著手機,就會產生這麼強的負面觀感。」

賽門說:「這就是心理機制。」

就算關螢幕,開靜音,手機好像總有無數個 APP 通知正在叫你:「新東西,快看!」

這是一種的隱形力量,就算不開螢幕,也會被重重影響的力量。

▋注意力殘留

有學術論文指出,人類在切換任務的時候會有「注意力殘留(Attention Residue)」

當你從任務 A 換到任務 B,注意力其實不會瞬間移轉,會削減一部分,留在任務 A 裡。

研究顯示:頻繁切換任務的人,轉換後的表現會變差,就是因為「注意力殘留」。

這解釋了為什麼「閉關」有效,為什麼做好一件事,你必須全心投入

哪怕只是眼角瞄到螢幕動態、跳出紅色提醒泡泡,你去把它滑開,注意力就會散掉。

再換回來的時候,又會因為注意力殘留而削減。

等注意力花完,就不能再專心了。

抖音、限時動態什麼的就都滑起來了。


(延伸閱讀:速讀《逆思維》

▋把手機 APP 鎖住的 APP

後來,我推薦朋友下載一款程式叫「Freedom」,它能設定時間,把你手機 APP 都鎖住。

有夥伴曾經教過我:「腦袋很珍貴,別費心去記憶零碎小事。」

「把東西寫下來、收好,然後忘記它。」

注意力也一樣。你根本不該「注意自己別分心」,要把分心的源頭直接切斷才對。

擅長提高生產力的創業家 Matt Gray 說:
「如果你發現自己整天都在無腦滑手機、動態切來切去停不下來,
下載 Freedom APP,進入深層工作模式(Deep Work)。」

「在深層模式下運作 1 小時,效率遠超過淺層模式作 4 小時。」

你不一定要用「Freedom」這支,類似的程式都行。

但想高效率把事做好,你要守住寶貴的注意力,只在精準時刻消耗它。


(延伸閱讀:我從油膩大叔身上學到最扎實的行銷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mmy 的沙龍
52會員
91內容數
SEO|數位寫作|內容行銷 ── 用文字創造利潤的變現知識
Jemmy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 思考,是與生俱來、刻在 DNA 裡的座標之力 每次有寫手問我「寫不出來,怎辦?」我就反問他一道題: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 ​這時候他輸出能力會爆增 150%、根本打開寫作水龍頭。 產出資訊豐富 + 邏輯清晰 + 用字通順的大長文,該分段的分段、列點的列點
Thumbnail
2025/04/16
── 思考,是與生俱來、刻在 DNA 裡的座標之力 每次有寫手問我「寫不出來,怎辦?」我就反問他一道題: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 ​這時候他輸出能力會爆增 150%、根本打開寫作水龍頭。 產出資訊豐富 + 邏輯清晰 + 用字通順的大長文,該分段的分段、列點的列點
Thumbnail
2025/04/06
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Thumbnail
2025/04/06
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Thumbnail
2025/03/24
── 小品牌想提升 AI 能見度?那就先顧好傳統搜尋的能見度 最新數據顯示:Google 在 2024 年搜尋引擎成長了 21.64%。 這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強勁表現! 要知道,這種成熟企業,又在 AI 夾擊之下還有這種成長,是超驚人的數據(你隔壁公司都不知道有沒有 21% 漲
Thumbnail
2025/03/24
── 小品牌想提升 AI 能見度?那就先顧好傳統搜尋的能見度 最新數據顯示:Google 在 2024 年搜尋引擎成長了 21.64%。 這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強勁表現! 要知道,這種成熟企業,又在 AI 夾擊之下還有這種成長,是超驚人的數據(你隔壁公司都不知道有沒有 21% 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刷手機、滑社群媒體成癮,即使在開會、吃飯或與人交談時也無法專注; 看影片或文章時,習慣快轉、跳過,只能專注幾秒鐘; 讀書、工作時難以專注,頻繁切換不同的任務(但效率反而降低); 發訊息後若對方沒立刻回應,就開始焦慮或覺得對方在冷落自己; 網頁載入、影片緩衝稍慢或觀影中被插入廣告,就會不耐煩、
Thumbnail
刷手機、滑社群媒體成癮,即使在開會、吃飯或與人交談時也無法專注; 看影片或文章時,習慣快轉、跳過,只能專注幾秒鐘; 讀書、工作時難以專注,頻繁切換不同的任務(但效率反而降低); 發訊息後若對方沒立刻回應,就開始焦慮或覺得對方在冷落自己; 網頁載入、影片緩衝稍慢或觀影中被插入廣告,就會不耐煩、
Thumbnail
── 手機應用程式,是害你分心的「注意力小偷」 ​ 我週末在聚會上,認識一個講話伶俐、反應快速的人。深聊之後,果然發現他念第一志願,又是難考的科系,根本就是以前家長說「會玩,又會念書」的型。 ​ 但他和我分享這個困擾,讓我想了很久: 「你知道我帶筆電,本來是要工作的嗎?但我坐進咖啡店,居然
Thumbnail
── 手機應用程式,是害你分心的「注意力小偷」 ​ 我週末在聚會上,認識一個講話伶俐、反應快速的人。深聊之後,果然發現他念第一志願,又是難考的科系,根本就是以前家長說「會玩,又會念書」的型。 ​ 但他和我分享這個困擾,讓我想了很久: 「你知道我帶筆電,本來是要工作的嗎?但我坐進咖啡店,居然
Thumbnail
手機訊息不斷地跳出通知,社交媒體一滑下去才驚覺時間已經過了一小時,有沒有覺得這些場景經常出現在生活之中。 學生時期專注力還不錯的我,一出社會後開始做PM的工作,這工作很要求多工的能力,起初的我還以能同時多工的能力引以為傲,結果到後期開始發現自己的專注能力越來越差。 短影音遍地開花,很多的演算法流
Thumbnail
手機訊息不斷地跳出通知,社交媒體一滑下去才驚覺時間已經過了一小時,有沒有覺得這些場景經常出現在生活之中。 學生時期專注力還不錯的我,一出社會後開始做PM的工作,這工作很要求多工的能力,起初的我還以能同時多工的能力引以為傲,結果到後期開始發現自己的專注能力越來越差。 短影音遍地開花,很多的演算法流
Thumbnail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手機的存在感 訊息通知 聊聊天
Thumbnail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手機的存在感 訊息通知 聊聊天
Thumbnail
手機在幫我們有效率的工作之外,也有部分的功能,偷偷地把我們的時間跟專注力的偷走了。還記得歐陽修說他讀書在三個地方:馬上、廁上、枕上,我覺得我用手機的時間點也不遑多讓:車上、廁上、床上。 最近透過閱讀寫作,我也不斷的反思:這是會對我未來的人生有幫助的一件事嗎?......
Thumbnail
手機在幫我們有效率的工作之外,也有部分的功能,偷偷地把我們的時間跟專注力的偷走了。還記得歐陽修說他讀書在三個地方:馬上、廁上、枕上,我覺得我用手機的時間點也不遑多讓:車上、廁上、床上。 最近透過閱讀寫作,我也不斷的反思:這是會對我未來的人生有幫助的一件事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