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日記06 | 原來,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這麼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有一次我看了一本書 <拯救手機腦>,大致上的內容都在說明在心理學上,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以及衍伸出來的焦慮症、憂鬱症等問題。

書看到後半段,大致上就可以對作者想要倡導的觀念有一定的認識,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翻翻看,跟大家分享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raw-image



手機的存在感

手機的存在感非常強烈,只要你“看到它“、“感覺到它“,它就能對你產生影響。

當我們把手機放在口袋,你感覺得到手機在口袋裡的觸感,你知道它在那裡,於事你三不五時就會把它拿出來,滑一下,雖然這件事不用花你太多心力,但只要你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情,大腦切換工作就需要浪費能量,也就是專注力開始受到影響啦。

訊息通知

你知道嗎?手機裡跳出來的那些訊息,就算不點開也會對你有影響。

社群軟體、手機裡的app、還有Email等等,總是三不五時地跳出通知,通知跑出來時,如果點開了當下的專注力一定會少一些,但如果不點開,又總是會在心裡吊著一顆石頭。

沒打開的通知,存在感仍然很高,而對我來說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是把通知刪掉,或是直接關掉通知,近期只要我醒著,手機的通知是全部都關掉了,只有在休息的時間會主動打開來看一下訊息。

社群媒體的設計理念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有意無意間花了多少時間在Youtube、IG、FB呢?

過去的一週,我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大約是5個半小時,其中最常使用的app就是Youtube和Instgram,我很常看YT上的影片,但偶爾也會因為無聊而在上面“找影片看“,最後其實沒看什麼影片,而且覺得更累了。

很多書上都說,社群軟體的設計源自於心理學,讓我們對它產生依賴,花費大量的時間使用,最後導致我們在休息的時間使用這些軟體,心裡也期望可以得到快樂、放鬆,但最後卻感到疲勞。

為什麼這些休閒活動,會讓我們變得更累?
如果你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書,就有可能找到答案。

讓大腦休息的方法

無論你做什麼事,大腦都在消耗能量,唯一可以真正讓你休息的,其實是放空、又或者是冥想,就以我自己來說,最容易感覺到充實的時間,通常是騎車通勤時、走路、洗澡、運動的過程中。

在這些時間裡,我大部分的專注力都可以集中在較少的事情上,可能在放空、或是在想一些事情,偶爾想到什麼靈感,我也盡快用手機記錄下來(紀錄的方法在上篇文有分享)。

我知道運動很累,但我想專心做某件事、專心放鬆,真的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放空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人可以一心二用嗎?

在心理學上也證實,幾乎所有人都是沒辦法一心多用的,因為只要你同時做兩件事情,腦袋就需要在不同的工作裡不斷切換,而切換工作模式就需要浪費一點能量,以及花費一點時間來幫自己暖機。

除卻一些非常熟悉的工作,有可能讓我們同時多做一點事情以外,其實不建議同時做太多事情。

就好像我在教團體課時,我同時要示範、講解、耳朵聽音樂、回憶設計好的課程指令,同時又要觀察台下所有的同學、判斷同學的狀況、判斷現場的氣氛,根據現場狀況決定是否要調整課程難度。

以上全部的事情,幾乎都發生在課程中的每一個瞬間,導致我每次上課前都需要花時間休息一下來提高專注力,而下課後一定會有精神疲勞的問題。

我的經驗

專注力不足容易導致精神緊繃、情緒壓力過大,類似的狀況其實我多少經歷過,過去幾年,我的工作型態幾乎是整天工作12小時,在12小時內不斷切換工作的內容,包含現場教學、課程規劃、自主訓練、進修及休息等等。

不同的狀態切換,光是幫大腦暖機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也導致我開始想要嘗試做一些改變,最後就跟大家分享我近期喜歡的工作方式吧。

把手機藏起來

在看書時,我會把手機手機藏起來,關掉通知並把手機放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確實可以讓我更專心的做眼前的事情。

不用電腦工作

我開始嘗試在平板上進行大部分的文書工作,少了Line、IG、FB等等的影響,確實讓我的工作效率提高非常多,其實你不需要侷限在電腦還是平板,重點應該在幫自己打造更容易專心的工作環境,關掉所有不必要的通知、關掉所有的社群軟體,關掉大部分的軟體,只使用目前最需要的軟體來減少自己分心的機會。

不聽中文歌

一定還是有想要聽音樂的時候,大部分我會選擇無歌詞的音樂或是英文歌,中文歌給我的感覺,就好像一直有人在跟我說話一樣,很容易讓我感到分心。

整理好自己的手機桌面

最後,也是我最近嘗試的事情啦!

我認真調整了手機上的桌面,依照軟體的功能,把最常使用的軟體放在前面,而娛樂性質的軟體則往後放幾個頁面,減少自己使用的機會。而我最想要戒掉的FB和IG,一個被我刪掉了,而另一個則是從主頁面上刪掉以及關掉所有的通知。

我在常用頁面,以及可以找到IG的頁面中間,穿插了非常多沒有用的頁面,來增加我使用這個軟體的不便利性,使用上變麻煩了,我使用的機率也因此大大下降。

聊聊天

最近做了許多嘗試過後,我漸漸有感覺自己對生活中的主導權慢慢增加,特別是在我找到方法讓自己不用IG以後,進步的感覺更加明顯。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我沒辦法把IG刪掉,很開心這次有找到不錯的方法可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跟我一起試試看~

本來前天說好每天要寫文章的,昨天其實也有寫的,但內容總覺得過於嚴肅,就不發出來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賴 | 健身教練的沙龍
10會員
16內容數
我常常在生活中有許多反思,但卻沒有機會可以把這些心得、靈感用文字記錄下來,時間久了,自己也會忘記那些曾經學會的事物。晨間日記,就是用來紀錄我培養早起習慣的心得和感想,挖掘自己的經驗、想法,也和大家分享我碰到的各種問題。
2022/08/08
我失業了? 我是全職的健身教練,有五年以上的團體教學經歷,以及四年以上的一對一教學經驗。在今年,我決定放棄團體教練的身分,全職踏入一對一的教學工作,因此我最後一堂的團體課程,在7/26畫上句點。 失業以後 在面試結果出爐前,就是我給自己短暫的假期,每週除了一對一課程以外,旗魚就是我的休息時間。
Thumbnail
2022/08/08
我失業了? 我是全職的健身教練,有五年以上的團體教學經歷,以及四年以上的一對一教學經驗。在今年,我決定放棄團體教練的身分,全職踏入一對一的教學工作,因此我最後一堂的團體課程,在7/26畫上句點。 失業以後 在面試結果出爐前,就是我給自己短暫的假期,每週除了一對一課程以外,旗魚就是我的休息時間。
Thumbnail
2022/08/03
過去的幾天,我也不是每天都很早起床。昨天凌晨五點左右就醒了,於是我起床看書、吃早餐,中間小睡了一下,但幾乎整個早上都在閱讀,傍晚進健身房運動,晚上12點多睡覺。 今天特別累,實際清醒的時間,已經是下午13:30,也沒給自己多少反省的時間,醒來以後很快的就讓自己出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Thumbnail
2022/08/03
過去的幾天,我也不是每天都很早起床。昨天凌晨五點左右就醒了,於是我起床看書、吃早餐,中間小睡了一下,但幾乎整個早上都在閱讀,傍晚進健身房運動,晚上12點多睡覺。 今天特別累,實際清醒的時間,已經是下午13:30,也沒給自己多少反省的時間,醒來以後很快的就讓自己出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Thumbnail
2022/07/28
最近兩天,算是我和下一份工作中間的空檔,最後一天的團體課程結束後,我放鬆了許多,隔天也睡得比較晚。 連續兩天都比較晚睡,預計要起床的時間是完全聽不到鬧鐘的...話雖如此,相較於原本的生活習慣,我還是可以在9:30~10:00之間讓自己保持清醒。 晚起床的缺點 早上5點起床 vs 早上9點起床
Thumbnail
2022/07/28
最近兩天,算是我和下一份工作中間的空檔,最後一天的團體課程結束後,我放鬆了許多,隔天也睡得比較晚。 連續兩天都比較晚睡,預計要起床的時間是完全聽不到鬧鐘的...話雖如此,相較於原本的生活習慣,我還是可以在9:30~10:00之間讓自己保持清醒。 晚起床的缺點 早上5點起床 vs 早上9點起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科技驟變的時代,你的的大腦跟著進化了?跟著退化了?跟著轉型了?跟著變形了?是你用了手機,還是手機用了你呢? 時代的變動物換星移、天地否變,這是身為現代的每個人所感受到的。歷史由猿人、智人來到有文字記載的時代,這是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發明~智能手機,人們至今未知能否駕馭了?或在似真似
Thumbnail
科技驟變的時代,你的的大腦跟著進化了?跟著退化了?跟著轉型了?跟著變形了?是你用了手機,還是手機用了你呢? 時代的變動物換星移、天地否變,這是身為現代的每個人所感受到的。歷史由猿人、智人來到有文字記載的時代,這是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發明~智能手機,人們至今未知能否駕馭了?或在似真似
Thumbnail
你如何使用手機的呢?
Thumbnail
你如何使用手機的呢?
Thumbnail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手機的存在感 訊息通知 聊聊天
Thumbnail
只要手機出現在你的視野中,你的注意力就開始受到影響,總是想點開看看,下意識的滑動手機畫面。 手機對專注力的影響 我常常發現,自己總會無意識的使用手機,無聊的時候滑一下、尷尬的時候滑一下,有時打開手機響查點資料,又不小心被跳出來的通知吸引,過了一回又忘記原本想做什麼。 手機的存在感 訊息通知 聊聊天
Thumbnail
現代人常花很多時間在滑手機 這常常是無意識的行為 久而久之,變成一個習慣, 不看就好像怪怪的, 許多人有睡前滑手機的習慣, 真的問問身邊的人, 十個大概有七八個吧, 本來只想滑個幾分鐘,卻一滑就超過一小時, 原本是想讓自己放鬆, 反而造成不小的睡眠問題, 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 壓力也才能進一步處理
Thumbnail
現代人常花很多時間在滑手機 這常常是無意識的行為 久而久之,變成一個習慣, 不看就好像怪怪的, 許多人有睡前滑手機的習慣, 真的問問身邊的人, 十個大概有七八個吧, 本來只想滑個幾分鐘,卻一滑就超過一小時, 原本是想讓自己放鬆, 反而造成不小的睡眠問題, 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 壓力也才能進一步處理
Thumbnail
📍 小摘要 #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除了極少數人1~2%,大多數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我們看到的一心多用,可能只是在不同任務間非常快速地切換。 人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件需要用到前額葉皮質的事(計畫. 决策. 判斷),而每次進行任務切換,大腦需要花費25分鐘才能專注。 📍 感想與行動:
Thumbnail
📍 小摘要 #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除了極少數人1~2%,大多數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我們看到的一心多用,可能只是在不同任務間非常快速地切換。 人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件需要用到前額葉皮質的事(計畫. 决策. 判斷),而每次進行任務切換,大腦需要花費25分鐘才能專注。 📍 感想與行動: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排版乾淨清楚,可以飛快閱讀完畢的一本書籍,我非常喜歡每一頁大量的留白與此書行距控制,又也許是因為讀過許多同性質的書,終於是體驗到事半功倍的速讀感。 這本書提及如何找回專注力,找回生活品質,用生活中簡單的七件事開始練習控制自己的專注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