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有趣的問題在我腦海裡盤旋:如果無上智慧的佛陀,出生在現今 AI 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他會學習 AI 嗎?
大家或許會有百千萬種的看法與見解,我個人傾向於會。原因不僅在於 AI 的科技力量,更在於佛陀的智慧核心——慈悲與利益眾生,佛陀即使已經解脫生死了,但終其一生都在弘法度眾生。
詹文男教授有一篇文章「人工智慧與佛陀智慧」很值得一讀。
https://udn.com/news/story/123296/8047129
1. 老張的困擾:
- 老張在與教授們聚餐時,聽到投資專家老李說如果投資組閤中沒有AI,就只能擁有BI(「悲哀」的臺語同音),讓他感到沮喪。
2. 轉換思維:
- 為了安慰老張,詹文男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即使他沒有AI,但如果能將「悲哀」轉化為Buddha Intelligence(佛陀智慧),那他的生活層次將大幅提升。
3. AI與BI的不同目標:
- AI(人工智慧):追求外在的改變,使用演演算法、大資料及運算技術,旨在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效率,尤其在生成式AI的發展下,大幅提高白領的生產力。
- BI(佛陀智慧):追求內在的平和與心靈的提升,透過修行與內觀,讓人脫離煩惱,達到幸福與解脫。
4. AI的侷限性:
- 雖然AI為社會帶來了進步,但無法解決內心的問題。真正的安寧與幸福需透過心靈的提升,BI為此提供指導。
5. AI與宗教的接觸:
- 有人認為AI未來可能用於講經和回答信眾問題,儘管有些宗教組織嘗試使用AI,但佛法的深奧智慧與靈活性仍然是AI無法完全掌握的。
6. 結論:
- AI與BI各具價值,前者帶來便利與效率,後者指引心靈的覺悟。期待兩者能結合,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提升全民的心靈幸福。
我們不得不承認,AI 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世界,從協助醫療診斷、提升商業效率到生成內容,無一不在提高我們的生活便利性。然而,AI 的智慧是外在的,依賴演算法與數據分析。它快速而精準,但更多是工具性的,幫助我們處理外在問題。
像是最近的生成式 AI(例如 ChatGPT)就讓許多人省時省力,無論是撰寫報告還是處理複雜數據。但AI 再強,也無法解決我們內心深處的困擾——焦慮、迷茫、痛苦。
與 AI 相對的,是佛陀的智慧(Buddha Intelligence, 簡稱 BI)。這是一種從內而外的力量,它不需要高科技設備,而是通過內觀、修行,帶領我們認識自我、超越煩惱,從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佛陀的智慧,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或技巧,而是對宇宙真相的深刻體悟。引導我們用平等、慈悲、覺知的心,去看待人我之間的關係與世間的無常。換句話說,BI 是一種心靈的 GPS,幫助我們在生活的迷霧中找到真正的方向。
未來 AI 甚至可以成為講經說法的助手——比如回答佛法問題,引用經文,整理論述。然而,佛法的深奧並不止於文字或概念,而在於觀機逗教和善巧方便,對於心靈深層面的妙用,將是 AI 難以觸及的。
如果佛陀真的在現代,他會拒絕 AI 嗎?我認為不會。相反地,佛陀會看到 AI 能為眾生帶來便利,將其融入教化中。如果 AI 能協助更多人接觸佛法,或者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生活問題,這不正契合佛陀「普度眾生」的慈悲嗎?
AI 的快速發展,固然能提高物質層面的生活品質,但也容易讓我們忽略內心的追尋。如果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 AI,我們可能會在便利中迷失。但如果將 AI 作為工具,結合佛陀的智慧——從外在的科技到內心的平靜,或許能開創一條嶄新的道路。
這不僅僅是讓科技服務人類,更是讓人類在科技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心靈坐標。
正如詹文男教授的期待般,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生活不僅因 AI 變得更高效,更因 BI 而更有意義。
至於,佛陀會不會去學 AI?又或者,佛陀會如何教我們在這個時代與 AI 共處?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留言處一起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