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4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寫給人類的一封最浪漫的情書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在2024年改編成動畫播映,講述圍繞著地動說,橫跨數十年的數人之間的故事,藉此傳遞出渴望並追求知識的眾人們,在無數個有限的人生裡,如何堆疊成探出當代知識框架的觸角,企圖往真理的方向更進一步的史詩。

沒有比這更浪漫的故事了。

本來想要等動畫完結之後再來寫,但看到第九集實在忍不住了。包含到動畫第九集為止的劇透,主要描寫拉斐爾和約蘭達的兩段名場面台詞帶給我的衝擊與感動。


「獻上這片星空的秘密」

我不會被「愛」這類無為的情感和無用的慾望迷惑。
——拉斐爾

我覺得欣賞這部作品,一定要仔細品嚐作者魚豊老師的角色塑造,這名角色原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經歷怎麼樣的過往成為現在的樣子,又在與地動說相遇之後改變了什麼。

以第一集出場的角度拉斐爾為例,我們可以看見他是個年僅12歲就即將上大學的聰明孩子,同時這份聰明帶著足夠的世故,他明白如何在他人眼中扮演一個受人喜愛的角色,懂得用「合理」的方式生存下去並走到比其他人更遠的地方,並享受這一切的成果。

但作者卻埋了一個小小、不明顯的背景設定:拉斐爾是被收養的孤兒。

作者跳過了描寫身為孤兒的拉斐爾經歷過什麼,但當我們得到這個背景設定之後,再重新看一次現在的他,會對於他的生存之道有不同的感受(當然這也是我的腦補)。正因為生於貧瘠,他的世界以「是否能為我謀求夠更好的生活」為標準區分出了「有用」與「無用」。

聰慧是有用的、看起來謙遜是有用的、對信仰表示虔誠是有用的,拉斐爾一面觀察著周遭眾人的反應,一面從中判斷著什麼對於他的未來是有益的。
而在這之中,所謂的「愛」,虛無飄渺,無為也無用。


直到他遇見了赫伯特先生,以及他的研究,姑且稱之為地動說。

兩人在觀星之夜對談的這一段,可以感受到拉斐爾內心的衝突。怎麼可能?這是不對的。拉斐爾試著用理性的部分來撫平這段內在的騷動,不合理、解釋不了、證據不足,卻在一個摔跤的天旋地轉中,碰觸到了這份學說所述說的宇宙。

這片星空背後,美麗的宇宙。


只是拉斐爾還未能釐清內在的想法感受時,變故便已經來到。赫伯特先生袒護了他而必須赴死,兩人的最後一面,最後一眼,最後一句,是赫伯特先生看向那個12歲的天才少年,那個在紙上畫下新宇宙的後繼者。

在死亡來臨之前,他坦然的說,要做的事已經做完了。


可是,不正確不代表沒意義。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
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
這樣的東西,或許能稱之為「愛」吧。
——拉斐爾

後續經歷了養父的背叛,拉斐爾因研究異端終究落到牢獄中,等待面對審判。

我覺得這一段很有意思的是,我們能看見養父眼中和異端審問官諾瓦眼中的拉斐爾,那個聰慧的,懂得人情世故的,知道如何做出「正確」判斷的好孩子,一定能夠把握唯一一次獲得赦免的機會,改過自新重回人生光明的大道上吧!

但他們的期待與盼求,隨著那張在審判庭上被撕毀的大學入學通知,一併被撕碎。而拉斐爾撕掉的,不僅僅是他人眼中美好的形象、充滿光明的未來,還有一直以來他所堅持著的,合理的、有用的生存之道。

而在獄中與諾瓦克最後的對話,我一邊看著一邊不時屏住呼吸。

飲下了毒物的拉斐爾,隨著小窗透出的月光,慢慢地訴說著他如何與赫伯特先生帶來的感動相遇,並從此改變了他眼中所見的星空。他當然知道這不正確,他親手葬送了本該人人稱羨的美好前途,但以此為代價,他跳脫了個人主義,與自己以外的眾人相遇。
這裡的眾人所指的不只是赫伯特先生,包含了從古至今所有為了真理與知識付出人生的人們。即使未曾相識,拉斐爾也能透過共同點與他們相遇,而那個共同點便是「知性」,是人生來對於知識的好奇與渴望,想要知曉這個世界的秘密,探求更深遠的世界,並被其深深感動,驅使著他們有時甚至不顧個人安危,也想將感動傳遞下去。

在有限的人生裡,創造出了超越壽命長久的意義。

那個年少的、聰慧的、世故的、個人主義的拉斐爾,將「愛」視做無用之物的拉斐爾,在人生最後的一夜,他將這份為之付出生命的感動,稱之為「愛」。

這是我所聽說過,對於「愛」的詮釋裡,最浪漫的回答之一。


「跟企圖轉動大地的魯莽相比,這點魯莽算什麼?」

我被騙了,科爾貝先生原來是壞人⋯⋯
如果,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該有多好?
但那些都不是事實,他是個好人,他其實是在保護我⋯⋯
這裏,一定就是我所能看到的,最高的景色了。
——約蘭達

讓我們快轉到約蘭達身上。
直到動畫第九集,約蘭達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所以這裡提到人物相關的描述和思考,也暫時以第九集為止的內容為限。

說回角色塑造,約蘭達是目前出場的主要角色裡唯一一名女性,年僅14歲便考進了天文所,卻因為女性的身份遭到其他研究員的歧視,只能從事整理打雜的工作。而這樣的約蘭達對於知識的憧憬,作者僅用短短的一小段劇情便具體呈現了出來。

每當大家與開研討會時,約蘭達會跳進後院的井裡,小小的雙手上充滿被摩擦出來的傷痕,但她步伐飛快,一刻也不為自己身上的疼痛停留,只為了更快抵達、不要錯過任何從井底傳來的,研討會裡的漏音。

這樣的約蘭達,面臨的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呢?作者安排了另一個令人痛心的橋段,當她協助的科爾貝先生稱讚了約蘭達的論文,並提出要拿給天文所的皮耶斯特伯爵看時,她是那麼地受到鼓舞,又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深切的感到失望。
科爾貝先生用自己的名字發表了約蘭達的論文。
原本,橋段安排到這裡就夠了,我們從科爾貝先生口中聽見「誰要讀女人的論文」之後便能清楚地明白,這個時空背景下女性所遭受的歧視,但作者不止於此,他放進了約蘭達在這之後的獨白。

如果只是遇到了一個壞人,那該有多好,偏偏不是這樣,殘酷的部分就在於此。約蘭達遇見的不是「一個壞人」,而是「一個不夠自由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即使她已經擁有的好的機遇,遇見了欣賞她也想幫助她的好人,她依然被這個時代位女性設下的天花板擋住了去路。

這裡,已經是她這樣的身份所能抵達的,最高的景色。


朋友在看前面拿走論文那段劇情的時候說太不舒服了要緩緩,那時候我說,你要相信約蘭達,她非常勇敢。不僅僅是前面冒著被發現的危險潛入井中,她接著與佈告欄上的題目相遇,「想要解開題目」的渴望戰勝了理解了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困境後的掙扎,她再一次帶著伊卡洛斯的魯莽,往前邁出一步。

關於約蘭達,後續還有很長的故事,請期待之後的她,我就先寫到這裡。


文字真的很了不起,只要使用文字,就能超越時間與地點。可以為兩百年前的訊息掉淚,也可以為一千年前的傳說大笑。你能相信嗎?我們的人生,都被困在這個時代裡,無法逃脫。但是,只有在閱讀文字的時候,能夠聽到古時候的偉人向我開口說話,在那一刻,我彷彿脫離了這個時代。
變成文字的思想會永存於世,甚至可以不斷推動未來的某些人。
這種事難道⋯⋯不就是奇蹟嗎?
——約蘭達

讓我們帶著前面約蘭達的人物塑造,來看看第九集這段名場面。

不識字的奧克茲問約蘭達,識字的感覺是什麼?約蘭達回答,簡直是奇蹟啊。

身為女性研究者的她,被困在這個不自由的時代,但懂得文字讓她得以穿梭在過往千百年的時光長河裡,為了過往留下的紀錄歡笑或淚流,更重要的是,文字不僅僅聯繫的過去與現在,還搭建了前往未來的道路。

在自己有生之年未必能夠抵達的未來,在某個更自由的時代,或許也會有人,讀到了她所留下的文字,為之感動、被推動著前進。

那不就是奇蹟嗎?


同樣遠超出人的一生,從過去連接至未來,在前段拉斐爾的故事裡還未能有具體模樣的「愛」,在約蘭達的故事裡出現了能乘載這份「愛」的載體,文字。

作為能夠識字的人,我讀到這段時感動到幾乎要落淚,想起自己就是那麼被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留下的文字陪伴、支撐至今,而自己所寫下的文字,是否也能在未來傳遞給其他人呢?

如此令人期待著,奇蹟會繼續發生。


大地的「地」、血液的「血」和知識的「知」

付出金錢,就能得到麵包;
付出稅金,就能得到權利;
付出勞動,就能得到報酬;
那麼到底要付出什麼,才能了解這個世上的一切?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最後回頭來說開篇這一段話。

「到底要付出什麼才能了解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這句提問獻給故事裡登場所有角色,同時也獻給在故事之外,我們所存在的世界中,推動著人類知識前進的無名眾人們。在我們不知道的時空之下,在未能被人書寫成故事的人生之中,他們或許也經歷了拉斐爾的受迫害、約蘭達的被限制、甚至皮耶斯特伯爵的一生徒勞。但也正因為有著無數人曾經歷的這一切,人類踏著前人搭建起來的積累,前往未來,並繼續這段探尋之旅。

連接著一個個有限人生的時間尺度,拓展成漫長的無垠的人類歷史。
魚豊老師用這樣一個個故事,歌頌著存在於我們對於生命的追求,在每個人的故事裡驅動其付出的動力都各不相同,有對於神所創造世界的堅信,有想追求美與和諧的堅持,有對於探求知識的渴望,也有想要撼動世界留下自己姓名的野望。但不論驅動人付出的動力為何,我們都能在角色身上看見,他們在追求某種意義,有限的生命所能創造出的意義。

付出什麼才能了解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最終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或許這個問題反過來在提問的其實是,你願意為了什麼付出


是什麼讓我看完動畫第九集馬上開始打字,我想也是這份傳遞給我的感動吧。
非常非常推薦《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這部作品,漫畫已經完結,動畫看起來也會以半年番的形式做到完結。第九集還在很前面的劇情裡,後續還有更多令人觸動不已的故事,等著大家與他們相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下班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