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大歷史》公元前165~160年 馬加比起義

馬加比起義(167–160 BCE)是一場猶太人反抗塞琉古帝國的重要起義,由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及其兄弟領導。

猶大·馬加伯起義

猶大·馬加伯起義


這場起義是對塞琉古統治者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壓迫性政策的回應。該政策禁止猶太人在猶地亞和撒馬利亞地區的宗教活動。

塞琉古統治者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


起義最終在公元前164年收復了耶路撒冷,並重新奉獻了第二聖殿,這一事件成為猶太節日**光明節(Hanukkah)**的由來。

馬加比叛亂




塞琉古帝國the Seleucid Empire 公元前312年-公元前63年),是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帝國分裂所形成的繼業者國之一,由其將領塞琉古一世建立。塞琉古帝國範圍涵蓋今日的中東地區,包括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及部分的土耳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區,其疆域廣闊且多元化。

建立與發展

塞琉古一世於公元前312年在巴比倫建立基礎,並迅速向東西擴展,最終形成龐大帝國。塞琉古家族在文化上奉行希臘化政策,積極促進希臘文化與東方文明的融合,使帝國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樞紐。

政治與軍事

塞琉古帝國採用希臘城邦管理模式,但統治巨大疆域時依賴地方貴族。軍事上則以希臘式步兵方陣為核心,結合東方騎兵與戰象,擁有強大的戰鬥力。然而,由於疆域過於廣大,中央統治逐漸削弱,地方勢力抬頭。

經濟與文化

塞琉古帝國位於絲路要衝,促進東西方的商業往來。希臘文化在帝國內廣泛傳播,希臘語成為行政語言,城市如安條克和塞琉西亞成為文化與經濟中心。

衰落與滅亡

隨著內部政治紛爭與外敵入侵,帝國逐漸分裂。東部地區被帕提亞帝國取代,西部則在羅馬共和國的壓迫下瓦解。最終,塞琉古帝國於公元前63年被羅馬吞併,宣告滅亡。

塞琉古帝國雖然短暫,但其希臘化政策對後世影響深遠,特別是在促進東西文化交流方面,成為古代世界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