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陸續和高中同學敘舊,聊起我們的高中歲月,竟不約而同都有一些感概.
在那大學聯招錄取率僅1、20%,國立大學更僅6、7%的年代,就讀的省立女中只好採能力分班衝升學率.
將全縣聯考女學生前五十名集中一班,逐年採淘汰制新陳代謝.
對於青春期的少女,課業壓力是無以復加的沉重.但在這競爭環境下我們一起悲歡,建立了堅實的情誼.
我們經歷過大小眼的導師 ,也遇過最nice的導師,同學中有家世顯赫或出盡風頭獲老師偏愛者,也有功課落後被老師嫌棄而鬱鬱寡歡者.
這樣成績擂台賽結果,常面臨學年結束要與自己的姊妹淘分開,下學期再見時已尷尬地分隔兩班.
班級標籤化造成的分合,不夠堅強的人信心可能就被摧毀,而一蹶不振。在那唯有讀書高的年代,花樣年華的我們,除了拼學業考上大學名校外,只有瓊瑤的言情小説、鳳飛飛的歌聲倩影,是奢侈的慰藉。
幸而好友們都堅強直挺挺走過來。如今花甲之年的我們,可以笑談那段經歷,說那是化了妝的祝福.但有些受傷的同學,不知今日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