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光生活就很忙了|一間間消失的老店美味


這幾天看到一家偶爾會去光顧的雞肉飯在社團發文,內容是要盤讓出清,又想起前幾個月經過的轉角蘿蔔糕,也掛起了新店家進駐的布條,還有那些家鄉的街道上,四處貼著招租廣告的店面,即使知道世道如此,還是難掩幾分惆悵。


有點不曉得該怎麼敘述這樣的心情,習慣光顧的餐館,忙碌著的總是幾位頭髮早已花白的長輩,一邊吃著他們辛苦料理的餐點,一邊想著會不會哪一天他們就退休了,如果沒有後代或是有心人願意接手,這個傳統的味道也就消失了。


這幾年的新聞不乏許多老店熄燈,也許是太辛苦不勉強後代接手,也或許是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隨著經營者年歲漸長,已經無法負荷長時間的勞動,縱使我們都知道要在能力內盡可能支持自己喜愛的店家,卻也難以撼動這些不爭的事實,不是新台幣就能左右。


有點不曉得台灣年輕勞動力的人口結構變化怎麼了,或者白話一點地說,不曉得這些年輕人力到底是去哪裡了,真的都乖乖坐在辦公室裡了嗎?我是不太相信,還是都在自媒體經營的道路上?無從得知。


超商、連鎖速食業者在人力短缺的情況下,已經將招募的主力瞄準中高齡就業人口,如果你也有注意到的話,應該不難發現在超商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已經不是小鮮肉,而是有點年紀的長輩們,這些重新投入人力市場的叔叔阿姨們,反倒成了一股服務業新勢力。


回到一開始的街邊觀察,那些我們喜愛的,或是食習慣的小店,正在緩慢的消失中,無論是魯肉飯、鹹酥雞,還是無名麵攤,年輕人的餐飲市場或許更多元更新潮,但也許是自己的年歲漸長,那些好拍好打卡的裝潢,還是比不上那些樸實無華,卻常繞心頭的路邊美食。


我相信台灣的小吃文化不會消失,但是能不能留下一點記憶中的味道,我沒有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