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的腦袋爛掉了嗎?|《牛津字典》年度選字 brain rot 揭露AI時代的糟糕網路現況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2024年,牛津英語詞典將「Brain Rot」選為年度詞彙,反映了當前數位時代的文化趨勢及隱憂。來源:Dalle-3 生成

2024年,牛津英語詞典將「Brain Rot」選為年度詞彙,反映了當前數位時代的文化趨勢及隱憂。來源:Dalle-3 生成



本文翻譯自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Brain rot’: Oxford word of the year 2024 reflects ‘trivial’ use of social media以及《牛津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的年度選字報告《‘Brain rot’ named Oxford Word of the Year 2024》


Brain Rot 的勝出背後:社群媒體與心智的困境

2024 年,牛津英語詞典將 Brain Rot 選為年度詞彙,反映了當前數位時代的文化趨勢及隱憂。

Brain Rot 被定義為

「某人心智或智力狀態的惡化,尤其因過度消費被認為瑣碎或缺乏挑戰性的網路內容所導致」

牛津大學出版社指出,Brain Rot 在 2024 年因對社群媒體和低品質數位內容的過度消費引發的擔憂而迅速流行。

Brain Rot 被定義為「人類心智或智力狀態的惡化,尤其因過度消費被認為瑣碎或缺乏挑戰性的線上內容所導致」。來源:Dalle-3 生成

Brain Rot 被定義為「人類心智或智力狀態的惡化,尤其因過度消費被認為瑣碎或缺乏挑戰性的線上內容所導致」。來源:Dalle-3 生成

Brain Rot 並非新詞,首次出現可追溯至 1854 年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 Thoreau)的著作《瓦爾登湖》(Walden,也譯為《湖濱散記》)

梭羅批判社會過於重視簡化的想法,而忽視多重解釋或深刻的思維挑戰。他寫道:

「當英國努力治療馬鈴薯腐爛時,有沒有人嘗試治療腦腐 ——這種現象更加廣泛且致命?」

梭羅的批判與現代 Brain Rot 的討論形成了奇妙的呼應。無論是 19 世紀的社會簡化思維,還是今天的數位時代對內容簡單化的偏好,Brain Rot 始終與人類心智的懶惰化有關。

然而,在當代,Brain Rot 的語意更加貼近數位內容的氾濫,尤其是無止盡的滑動與點擊讓人腦袋「當機」的現象。這不僅是一個流行語,更是對數位生活方式深層次的反思。


---


為什麼是 Brain Rot?

牛津語言總裁卡斯柏.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認為,Brain Rot 捕捉了網路生活的風險,以及人類如何使用閒暇時間的議題。這個詞受到 Z 世代與 α 世代的熱烈討論,他們正是數位內容的主要消費者與創造者。

數位內容的品質與影響

2024 年,「低品質內容」成為公共討論的焦點。例如,AI 生成的內容(如下文會提到的 slop)常被批評為缺乏深度,讓人陷入毫無意義的時間消耗。


注意力經濟的壓力

21 世紀最矚目的貨幣正是「注意力」。也因此,社群媒體演算法設計旨在吸引用戶目光,但這種設計無形中造成了精神上的疲憊感。


文化氛圍的反映

從 2022 年的年度詞彙 Goblin mode(哥布林模式,近似於中文的躺平主義)到 2024 的 Brain Rot,年度詞彙不斷反映社會對於科技影響的不同層面思考。


AI 生成的內容常被批評為缺乏深度,讓人陷入毫無意義的時間消耗。來源::Dalle-3 生成

AI 生成的內容常被批評為缺乏深度,讓人陷入毫無意義的時間消耗。來源::Dalle-3 生成





Brain Rot 與其他五個入圍詞彙的脈絡

除了「Brain Rot」,其他五個入圍詞也反映了2024年的文化熱點:

Demure

因 TikTok 上提倡「保守或負責任行為」的夏季潮流而走紅,代表了對社群形象管理的反思。

一些評論家認為 demure 的趨勢是在英國歌手 Charli XCX 的專輯《Brat》之後流行。 brat 通常與衝動、享樂主義和自信的行為和觀點聯繫在一起,而 demure 則與個人保守和謹慎的自我展示有關

-

Dynamic Pricing

一種價格策略,根據市場需求和供應的變化,動態調整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航空公司就經常使用動態定價策略,根據航班的需求變化來調整機票價格。

例如:在假期期間,機票價格可能會上漲,而在淡季時價格則會下降。動態定價模式日益普及,凸顯消費者對不公平定價的敏感性。

-

Lore

是指傳統事實、軼聞或信仰的整體,如:動物傳說、鳥類傳說、神仙傳說、植物傳說等。

近年來,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在使用 lore。例如,現在可能會談論圍繞某個名人或某個人物的或電影中的人物,甚至將自己的個人歷史稱為自己的傳說。新類型的名人和高度參與的狂熱者的出現,這個詞的應用也更加廣泛。

-

Romantasy

一種結合了浪漫和奇幻元素的文學類型,故事通常發生在魔幻世界中,並且浪漫情節和奇幻情節同等重要。

像是:美國小說家 Sarah J. Maas 的《荊棘與玫瑰之宮》(A Court of Thorns and Roses)系列就是典型的 romantasy,故事中既有魔法和冒險,也有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

Slop

與 AI 生成內容相關,專門指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生成的內容,勾勒出當代低質數位內容的問題。

接近 2024 年底,slop 的使用量增加了 332%,slop 通常被視為低品質或不準確。這種由 AI 產生的低品質素材,對於使用網路搜尋引擎或社群媒體的使用這來說變得越來越明顯,大眾通常認為它們是不需要的或低劣的。

-

這五個詞彙由專家小組精選,並經公眾票選,最終由牛津大學出版社綜合分析後選定。



AI 世代的下一步:拒絕 Brain Rot


Brain Rot 呼籲著人民,需要更深入思考如何在數位生活中找到平衡。Photo by William Krause on Unsplash


Brain Rot 作為 2024 年的年度詞彙,並不僅僅是一種現象的命名,更是一個社會的警鐘。Brain Rot 呼籲著人民,需要更深入思考如何在數位生活中找到平衡:

選擇優質作品

鼓勵或贊助內容創作者提供具有教育性、啟發性或娛樂價值的內容,讓消費者受益而非僅僅消磨時間。

數位素養教育

提高對注意力經濟及演算法影響的認知,培養健康的數位使用習慣。

設置停滯點(Stopping Cues)

關閉自動播放功能或限制使用時間,來減少過度使用社群媒體。

Brain Rot 的興起提醒我們,數位內容的影響早已滲透進日常生活。作為數位時代的參與者,我們需要主動選擇內容,避免陷入過度消費的陷阱。畢竟,科技的進步應該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非讓人感到「腦袋腐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40會員
295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滑手機的時候,有沒有感覺過腦袋變空、思緒停滯? 今年,英國《牛津英語詞典》將「Brain Rot」選為2024年度代表字,是對現代數位生活的生動刻畫。 本文帶你深入探討「大腦腐蝕」的成因,並討論我們如何在碎片化資訊時代,重拾自主權,激發創造力。
Thumbnail
滑手機的時候,有沒有感覺過腦袋變空、思緒停滯? 今年,英國《牛津英語詞典》將「Brain Rot」選為2024年度代表字,是對現代數位生活的生動刻畫。 本文帶你深入探討「大腦腐蝕」的成因,並討論我們如何在碎片化資訊時代,重拾自主權,激發創造力。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短影音和社群媒體的誘惑讓我們的注意力與思維能力逐漸退化,形成「腦腐」的現象。本文探討了「腦腐」的成因與影響,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重新掌控生活,擺脫數位產品的馴化。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增強深度思考的能力,讓我們在快節奏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自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短影音和社群媒體的誘惑讓我們的注意力與思維能力逐漸退化,形成「腦腐」的現象。本文探討了「腦腐」的成因與影響,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重新掌控生活,擺脫數位產品的馴化。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增強深度思考的能力,讓我們在快節奏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自由。
Thumbnail
2024 年,牛津英語詞典將 Brain Rot 選為年度詞彙,反映了當前數位時代的文化趨勢及隱憂。
Thumbnail
2024 年,牛津英語詞典將 Brain Rot 選為年度詞彙,反映了當前數位時代的文化趨勢及隱憂。
Thumbnail
牛津大學出版社 (OUP)早前透過全球超過37,000名人士參與的公眾投票,選出Brain rot成為2024 年牛津年度詞。牛津語言專家先選出六個最能代表過去一年的詞彙,當中包括Brain rot。綜合投票結果、公眾評論,以及 OUP 語言數據分析,Brain rot一詞於2024年備受關注,顯示
Thumbnail
牛津大學出版社 (OUP)早前透過全球超過37,000名人士參與的公眾投票,選出Brain rot成為2024 年牛津年度詞。牛津語言專家先選出六個最能代表過去一年的詞彙,當中包括Brain rot。綜合投票結果、公眾評論,以及 OUP 語言數據分析,Brain rot一詞於2024年備受關注,顯示
Thumbnail
「大腦腐蝕 brain rot」: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出現惡化,肇因於攝取過多不重要或缺乏挑戰性的內容(現今尤指網路資訊)。
Thumbnail
「大腦腐蝕 brain rot」:一個人的精神或智力出現惡化,肇因於攝取過多不重要或缺乏挑戰性的內容(現今尤指網路資訊)。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Brain Rot」這一詞彙的起源與意義,說明其反映了現代人因過量消耗無意義的網路內容而導致的智力退化現象。分析了年輕一代在社群媒體及短影音盛行下的網路使用習慣,並提及澳洲對未成年兒童使用社群媒體的管制措施及可能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Brain Rot」這一詞彙的起源與意義,說明其反映了現代人因過量消耗無意義的網路內容而導致的智力退化現象。分析了年輕一代在社群媒體及短影音盛行下的網路使用習慣,並提及澳洲對未成年兒童使用社群媒體的管制措施及可能影響。
Thumbnail
書籍資料: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作者: 卡爾 原文作者: Nicholas Carr 譯者: 王年愷 出版社:貓頭鷹
Thumbnail
書籍資料: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作者: 卡爾 原文作者: Nicholas Carr 譯者: 王年愷 出版社:貓頭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