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書信成功術:換個詞就能讓提案更受歡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所有的職場情境下,溝通都是一門藝術,而小小的用詞差異,可能對溝通效果產生巨大影響。今天就來聊聊大家在回覆信件、交付提案時,經常用的一句回信句式:

如有任何問題,還請不吝跟我聯繫。
這句話哪有問題?有!

商務書信小訣竅:以「問題」為例

「問題」這個詞,雖然看似無害,但本質上卻帶有負面的情緒暗示。心理學中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指出,語言的選擇會影響人們的決策與感受。當你提到「問題」,就等於在暗示對方可能需要去發現或關注不好的地方

例如,你寄出一份提案,最後寫下:「如有任何問題,還請不吝跟我聯繫。」很有可能讓對方開始不自覺地尋找問題,還可能增加他們的疑慮,對提案的接受度下降。因為「問題」這個詞,本身就帶有負面的暗示,好像你預期你的提案,是不好的、需要被挑出毛病的。不說倒好,說了的話,對方可能會因為你的暗示,而不自覺這麼想。

商務書信小訣竅:少說就是好嗎?

但是,你也不能只寫:「這是本次需求的內容,謝謝」

雖然這種回信方式簡短明瞭,但卻可能因為過於冷淡或缺乏情感,給人留下武斷、不禮貌的印象。畢竟,電子郵件不僅僅是傳遞訊息的工具,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橋樑。

為什麼「這是需求內容,謝謝」不夠好?

  1. 缺乏人情味:語氣過於機械,容易讓收信者覺得自己只是流程的一部分,缺少被尊重的感覺。尤其是在需要雙方合作的情況下,這樣的語氣可能讓對方感到被冷落。
  2. 沒有釋放合作意圖:信件沒有表現出任何開放討論或合作的意圖,讓對方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單方面指令」,而不是共同交流的起點。
  3. 忽略潛在的問題或細節討論:簡短的語氣可能讓對方不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詢問或澄清,從而造成溝通不順暢。
  4. 無法顯示專業態度:在職場中,專業的表現不僅是對事的準確處理,也包括對人的基本尊重和關心。簡單冷漠的語氣,可能削弱了你的專業形象。
知名兩性關係專家Dr. John Gottman曾經提出研究結果:當人與人之間表達正向語言與負向語言的比例小於3:1時,會比較容易產生溝通衝突。


那麼,該怎麼寫得更得體?

我自己在回信的時候,一定會把這個說法改成:

「如有需要討論的地方,還請不吝跟我聯繫」

使用積極且中性的訊息,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合作意願,而非不小心強調潛在的負面情境。語氣從「可能有問題」轉變為「共同優化」,增強雙方的信任感和溝通效率。

具體案例

想像你是一名自由設計師,剛完成一個品牌Logo提案。

傳統回信可能會這樣寫:「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
對方的潛意識可能會開始琢磨:「這設計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相反,如果你改成:「如果有需要進一步討論或調整的部分,隨時告訴我!」這樣的語氣態度更開放、更專業,同時也能獲得對方的回饋細節。

我曾有一位朋友分享過這樣的經驗:在初期提案時,他習慣使用「如有問題」的語氣,但發現對方總是對他的提案充滿挑剔。後來,他改用「如有需要討論或改進的地方」,客戶挑毛病的狀況變少了,甚至開始提供建設性的建議,而不是一味批評。

結語:嘗試讓回信更積極

下一次回信前,不妨試試將「問題」改為「需要討論」。這個簡單的改變,可能會讓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並建立更良好的合作關係。不要小看每一句話的力量,它可能是你專業形象的關鍵一步。


新手文案入行包 2024 AI加強版,為你解答文案接案的常見迷思

很多新手以為接案的關鍵在於寫得好,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了解市場需求客戶心理

透過入行包和AI教練,你可以快速掌握這些實用技能,讓你比其他新手更快一步。





專注美學與品味的風格邏輯、生活風格與質感設計、沈浸式體驗與地方創生。只有文字,能用細節打造出,比視覺和想像力更精確的——夢寐以求樣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也在經營知識型自媒體內容分享,或正嘗試建立自己的接案作品集,那麼你一定也有過類似的糾結:「這麼有價值的東西,我到底該免費放出來,還是收費呢?」這個問題尤其是在面對文案推廣、建構被動收入產品以及如何用作品集打動高價值客戶時,更是需要拿捏。
作為一名擁有多年文案接案經驗的自由工作者,我時常聽到剛入行的新人在抱怨:「文案接案好難!」「要如何開始接到第一個案子?」或者「我到底該如何讓客戶相信我?」。這些問題,幾乎每個新手都會遇到。正是因為如此,我決定推出這個新手文案入行包,希望幫助更多人順利踏上文案接案之路。
「峰值四大畫布」外觀有點像是企業與新創經常使用的商業模式九宮格(Business model canvas),接著,書中看得到大量運用管理顧問思考模式的痕跡:講述一件事時,會盡可能的以MECE分析的方式進行說明,確保你在處理問題時,不會有遺漏的部分——也就是說,只要照著做,你很難被客戶和老闆問倒!
寫文案,為什麼要寫細節?具體物件描繪是建立讀者心中畫面感的關鍵。它是穿越現實和想像之間的橋樑,是可以喚醒深藏記憶的細節。當你看到一個「木製書架」,腦海裡的畫面不只是木頭和書,對嗎?
無論你是專業的作家,還是學生,亦或是一名創作者,AI生成的文章工具幾乎已經無處不在。隨著這些工具的普及,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AI偵測與改寫軟體——這些軟體不僅可以輕鬆檢測文章是否由AI生成,還能改寫內容。然而,它們通常都需要你掏腰包來使用,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避開這些成本呢?有的!
在用AI生成內容的時代,保持文章的「人味」顯得尤為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引入情感波動、非線性思維和多樣化句型來提升AI生成文本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我們還推薦了五款AI文章檢測工具,幫助創作者確保內容的原創性和情感共鳴,從而在學校作業、工作報告和社交媒體中保有優勢。
如果你也在經營知識型自媒體內容分享,或正嘗試建立自己的接案作品集,那麼你一定也有過類似的糾結:「這麼有價值的東西,我到底該免費放出來,還是收費呢?」這個問題尤其是在面對文案推廣、建構被動收入產品以及如何用作品集打動高價值客戶時,更是需要拿捏。
作為一名擁有多年文案接案經驗的自由工作者,我時常聽到剛入行的新人在抱怨:「文案接案好難!」「要如何開始接到第一個案子?」或者「我到底該如何讓客戶相信我?」。這些問題,幾乎每個新手都會遇到。正是因為如此,我決定推出這個新手文案入行包,希望幫助更多人順利踏上文案接案之路。
「峰值四大畫布」外觀有點像是企業與新創經常使用的商業模式九宮格(Business model canvas),接著,書中看得到大量運用管理顧問思考模式的痕跡:講述一件事時,會盡可能的以MECE分析的方式進行說明,確保你在處理問題時,不會有遺漏的部分——也就是說,只要照著做,你很難被客戶和老闆問倒!
寫文案,為什麼要寫細節?具體物件描繪是建立讀者心中畫面感的關鍵。它是穿越現實和想像之間的橋樑,是可以喚醒深藏記憶的細節。當你看到一個「木製書架」,腦海裡的畫面不只是木頭和書,對嗎?
無論你是專業的作家,還是學生,亦或是一名創作者,AI生成的文章工具幾乎已經無處不在。隨著這些工具的普及,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AI偵測與改寫軟體——這些軟體不僅可以輕鬆檢測文章是否由AI生成,還能改寫內容。然而,它們通常都需要你掏腰包來使用,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避開這些成本呢?有的!
在用AI生成內容的時代,保持文章的「人味」顯得尤為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引入情感波動、非線性思維和多樣化句型來提升AI生成文本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我們還推薦了五款AI文章檢測工具,幫助創作者確保內容的原創性和情感共鳴,從而在學校作業、工作報告和社交媒體中保有優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效的溝通對於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透過本文,您將瞭解到在寫 email 時應避免的錯誤,以及如何練習補足溝通上的代溝。作者分享瞭解決溝通問題的技巧,並敦促讀者注意重要的溝通技能比單字量更重要。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Thumbnail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溝通的困難在於任何訊息在傳遞的時候,一定會有散失,只是多或少。如果說面對面討論可以傳遞80~90%的資訊,變成一對多的場景的時候可能只剩下50%。因此如果你不是溝通大師,最好簡化傳遞訊息的複雜度,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共通的邏輯來傳輸,才不會雞同鴨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溝通的基本目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對方熟悉的詞語來包裝通常是個好的做法,但是要小心自己對於這些詞語的理解與對方是否相同,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像是用錯成語,反而難以理解。
Thumbnail
有學生問我: 寫信給同事時很常使用 "Kindly inform that...", "Kindly informed that..." 或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來 「告知」 對方一些事情,但他們使用上有甚麼差別嗎? 底下來分享三個使用情境的不同~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效的溝通對於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透過本文,您將瞭解到在寫 email 時應避免的錯誤,以及如何練習補足溝通上的代溝。作者分享瞭解決溝通問題的技巧,並敦促讀者注意重要的溝通技能比單字量更重要。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數位溝通變得日益重要,但文字的使用可能無意間傷害到他人。有效的文字溝通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並讓每一次交流都成為一個美好的體驗。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Thumbnail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溝通的困難在於任何訊息在傳遞的時候,一定會有散失,只是多或少。如果說面對面討論可以傳遞80~90%的資訊,變成一對多的場景的時候可能只剩下50%。因此如果你不是溝通大師,最好簡化傳遞訊息的複雜度,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共通的邏輯來傳輸,才不會雞同鴨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包括調對話頻率、避免過大或過多的提問,以及聆聽對方回應等。通過輕鬆生動的案例分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及教學中。
溝通的基本目的是讓對方理解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對方熟悉的詞語來包裝通常是個好的做法,但是要小心自己對於這些詞語的理解與對方是否相同,不然反而弄巧成拙,像是用錯成語,反而難以理解。
Thumbnail
有學生問我: 寫信給同事時很常使用 "Kindly inform that...", "Kindly informed that..." 或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來 「告知」 對方一些事情,但他們使用上有甚麼差別嗎? 底下來分享三個使用情境的不同~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