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職場情境下,溝通都是一門藝術,而小小的用詞差異,可能對溝通效果產生巨大影響。今天就來聊聊大家在回覆信件、交付提案時,經常用的一句回信句式:
如有任何問題,還請不吝跟我聯繫。
這句話哪有問題?有!
「問題」這個詞,雖然看似無害,但本質上卻帶有負面的情緒暗示。心理學中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指出,語言的選擇會影響人們的決策與感受。當你提到「問題」,就等於在暗示對方可能需要去發現或關注不好的地方。
例如,你寄出一份提案,最後寫下:「如有任何問題,還請不吝跟我聯繫。」很有可能讓對方開始不自覺地尋找問題,還可能增加他們的疑慮,對提案的接受度下降。因為「問題」這個詞,本身就帶有負面的暗示,好像你預期你的提案,是不好的、需要被挑出毛病的。不說倒好,說了的話,對方可能會因為你的暗示,而不自覺這麼想。
但是,你也不能只寫:「這是本次需求的內容,謝謝」
雖然這種回信方式簡短明瞭,但卻可能因為過於冷淡或缺乏情感,給人留下武斷、不禮貌的印象。畢竟,電子郵件不僅僅是傳遞訊息的工具,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橋樑。
知名兩性關係專家Dr. John Gottman曾經提出研究結果:當人與人之間表達正向語言與負向語言的比例小於3:1時,會比較容易產生溝通衝突。
我自己在回信的時候,一定會把這個說法改成:
「如有需要討論的地方,還請不吝跟我聯繫」
使用積極且中性的訊息,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合作意願,而非不小心強調潛在的負面情境。語氣從「可能有問題」轉變為「共同優化」,增強雙方的信任感和溝通效率。
想像你是一名自由設計師,剛完成一個品牌Logo提案。
傳統回信可能會這樣寫:「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
對方的潛意識可能會開始琢磨:「這設計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相反,如果你改成:「如果有需要進一步討論或調整的部分,隨時告訴我!」這樣的語氣態度更開放、更專業,同時也能獲得對方的回饋細節。
我曾有一位朋友分享過這樣的經驗:在初期提案時,他習慣使用「如有問題」的語氣,但發現對方總是對他的提案充滿挑剔。後來,他改用「如有需要討論或改進的地方」,客戶挑毛病的狀況變少了,甚至開始提供建設性的建議,而不是一味批評。
下一次回信前,不妨試試將「問題」改為「需要討論」。這個簡單的改變,可能會讓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並建立更良好的合作關係。不要小看每一句話的力量,它可能是你專業形象的關鍵一步。
《新手文案入行包 2024 AI加強版》,為你解答文案接案的常見迷思
很多新手以為接案的關鍵在於寫得好,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了解市場需求和客戶心理。
透過入行包和AI教練,你可以快速掌握這些實用技能,讓你比其他新手更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