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書信成功術:換個詞就能讓提案更受歡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所有的職場情境下,溝通都是一門藝術,而小小的用詞差異,可能對溝通效果產生巨大影響。今天就來聊聊大家在回覆信件、交付提案時,經常用的一句回信句式:

如有任何問題,還請不吝跟我聯繫。
這句話哪有問題?有!

商務書信小訣竅:以「問題」為例

「問題」這個詞,雖然看似無害,但本質上卻帶有負面的情緒暗示。心理學中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指出,語言的選擇會影響人們的決策與感受。當你提到「問題」,就等於在暗示對方可能需要去發現或關注不好的地方

例如,你寄出一份提案,最後寫下:「如有任何問題,還請不吝跟我聯繫。」很有可能讓對方開始不自覺地尋找問題,還可能增加他們的疑慮,對提案的接受度下降。因為「問題」這個詞,本身就帶有負面的暗示,好像你預期你的提案,是不好的、需要被挑出毛病的。不說倒好,說了的話,對方可能會因為你的暗示,而不自覺這麼想。

商務書信小訣竅:少說就是好嗎?

但是,你也不能只寫:「這是本次需求的內容,謝謝」

雖然這種回信方式簡短明瞭,但卻可能因為過於冷淡或缺乏情感,給人留下武斷、不禮貌的印象。畢竟,電子郵件不僅僅是傳遞訊息的工具,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橋樑。

為什麼「這是需求內容,謝謝」不夠好?

  1. 缺乏人情味:語氣過於機械,容易讓收信者覺得自己只是流程的一部分,缺少被尊重的感覺。尤其是在需要雙方合作的情況下,這樣的語氣可能讓對方感到被冷落。
  2. 沒有釋放合作意圖:信件沒有表現出任何開放討論或合作的意圖,讓對方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單方面指令」,而不是共同交流的起點。
  3. 忽略潛在的問題或細節討論:簡短的語氣可能讓對方不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詢問或澄清,從而造成溝通不順暢。
  4. 無法顯示專業態度:在職場中,專業的表現不僅是對事的準確處理,也包括對人的基本尊重和關心。簡單冷漠的語氣,可能削弱了你的專業形象。
知名兩性關係專家Dr. John Gottman曾經提出研究結果:當人與人之間表達正向語言與負向語言的比例小於3:1時,會比較容易產生溝通衝突。


那麼,該怎麼寫得更得體?

我自己在回信的時候,一定會把這個說法改成:

「如有需要討論的地方,還請不吝跟我聯繫」

使用積極且中性的訊息,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合作意願,而非不小心強調潛在的負面情境。語氣從「可能有問題」轉變為「共同優化」,增強雙方的信任感和溝通效率。

具體案例

想像你是一名自由設計師,剛完成一個品牌Logo提案。

傳統回信可能會這樣寫:「如有任何問題,請告知。」
對方的潛意識可能會開始琢磨:「這設計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相反,如果你改成:「如果有需要進一步討論或調整的部分,隨時告訴我!」這樣的語氣態度更開放、更專業,同時也能獲得對方的回饋細節。

我曾有一位朋友分享過這樣的經驗:在初期提案時,他習慣使用「如有問題」的語氣,但發現對方總是對他的提案充滿挑剔。後來,他改用「如有需要討論或改進的地方」,客戶挑毛病的狀況變少了,甚至開始提供建設性的建議,而不是一味批評。

結語:嘗試讓回信更積極

下一次回信前,不妨試試將「問題」改為「需要討論」。這個簡單的改變,可能會讓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並建立更良好的合作關係。不要小看每一句話的力量,它可能是你專業形象的關鍵一步。


新手文案入行包 2024 AI加強版,為你解答文案接案的常見迷思

很多新手以為接案的關鍵在於寫得好,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了解市場需求客戶心理

透過入行包和AI教練,你可以快速掌握這些實用技能,讓你比其他新手更快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文案|讓讀寫美學著陸的實踐者
334會員
107內容數
專注美學與品味的風格邏輯、生活風格與質感設計、沈浸式體驗與地方創生。只有文字,能用細節打造出,比視覺和想像力更精確的——夢寐以求樣態。
2025/04/29
你有想過嗎?靠著自己擅長的文字力,不用申請出差、不用補助,也能用零成本飛到海外?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靈機一動,用內容換到一趟清邁之旅 幾年前,我計畫去泰國清邁旅行。身為一個文案人,美術館、市集、藝術聚落這種地方,本來就是我的最愛。 剛好當時的合作業主,是一個專做文創品牌的單位。於是,我靈機一動,
Thumbnail
2025/04/29
你有想過嗎?靠著自己擅長的文字力,不用申請出差、不用補助,也能用零成本飛到海外?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靈機一動,用內容換到一趟清邁之旅 幾年前,我計畫去泰國清邁旅行。身為一個文案人,美術館、市集、藝術聚落這種地方,本來就是我的最愛。 剛好當時的合作業主,是一個專做文創品牌的單位。於是,我靈機一動,
Thumbnail
2025/04/15
這個時代,理論上最會用 AI 的族群,卻超多人在反對 AI。你猜對了,我說的就是寫作者。為什麼寫作者是最適合學 Prompt Engineering 的人?最近,我經常看到創作者抱怨:「AI 簡直就要取代我們。」 我想了一下,這個反應可以理解;但也有點可惜。因為,寫作者反而是最有優勢進
Thumbnail
2025/04/15
這個時代,理論上最會用 AI 的族群,卻超多人在反對 AI。你猜對了,我說的就是寫作者。為什麼寫作者是最適合學 Prompt Engineering 的人?最近,我經常看到創作者抱怨:「AI 簡直就要取代我們。」 我想了一下,這個反應可以理解;但也有點可惜。因為,寫作者反而是最有優勢進
Thumbnail
2025/04/02
內容經營者都經歷過這一刻:坐在電腦前,看著早就該交的社群排程表,卻一句也寫不出來。不是廢,是大腦處理素材的方式出了問題:靈感本來就稍縱即逝,商業寫作中,它不是我們要依賴的技能。 很多人會建議去看新聞、追熱點、找梗圖。但這些方式很容易變成焦慮循環: → 沒有靈感 → 拚命刷網路 → 一堆好像不相關
Thumbnail
2025/04/02
內容經營者都經歷過這一刻:坐在電腦前,看著早就該交的社群排程表,卻一句也寫不出來。不是廢,是大腦處理素材的方式出了問題:靈感本來就稍縱即逝,商業寫作中,它不是我們要依賴的技能。 很多人會建議去看新聞、追熱點、找梗圖。但這些方式很容易變成焦慮循環: → 沒有靈感 → 拚命刷網路 → 一堆好像不相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職場上,不管是和同事聊天、跟主管報告,還是和客戶互動,回話的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專業度,甚至影響別人對你的好感度。要是回得好,關係瞬間升溫;回得不對,可能就讓氣氛變得尷尬甚至影響合作。今天來聊聊幾個超實用的「萬能回話招數」,不管同事是遇到麻煩、開心分享,還是腦袋卡住不知道怎麼辦,你都能輕鬆應對
Thumbnail
職場上,不管是和同事聊天、跟主管報告,還是和客戶互動,回話的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專業度,甚至影響別人對你的好感度。要是回得好,關係瞬間升溫;回得不對,可能就讓氣氛變得尷尬甚至影響合作。今天來聊聊幾個超實用的「萬能回話招數」,不管同事是遇到麻煩、開心分享,還是腦袋卡住不知道怎麼辦,你都能輕鬆應對
Thumbnail
職場中,表達需求卻常被誤解或拒絕,問題不在需求本身,而在於我們的語氣與情緒。用批評或帶著情緒的語言,容易讓人產生防備,甚至影響職場關係。學會「表達情緒,而非帶著情緒去表達」,用溫和且尊重的方式溝通,不僅能更有效傳達想法,也能教會他人理解你的喜好與需求。這不只是溝通技巧,更是贏得職場支持與尊重的關鍵。
Thumbnail
職場中,表達需求卻常被誤解或拒絕,問題不在需求本身,而在於我們的語氣與情緒。用批評或帶著情緒的語言,容易讓人產生防備,甚至影響職場關係。學會「表達情緒,而非帶著情緒去表達」,用溫和且尊重的方式溝通,不僅能更有效傳達想法,也能教會他人理解你的喜好與需求。這不只是溝通技巧,更是贏得職場支持與尊重的關鍵。
Thumbnail
在職場上,情緒管理與專業溝通技巧至關重要。如何在面對難搞的客戶、被否決的意見和同事拖延時,優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失禮貌與專業?本文分享了應對職場挑戰的小技巧,以及對於新鮮人的建議,幫助打造更具專業形象,提高溝通效率,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透過具體的溝通例句,助你在工作中獲得更多尊重與機會。
Thumbnail
在職場上,情緒管理與專業溝通技巧至關重要。如何在面對難搞的客戶、被否決的意見和同事拖延時,優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失禮貌與專業?本文分享了應對職場挑戰的小技巧,以及對於新鮮人的建議,幫助打造更具專業形象,提高溝通效率,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透過具體的溝通例句,助你在工作中獲得更多尊重與機會。
Thumbnail
在職場上,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所需的資訊、解決問題、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要如何問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的回應,卻是一門學問。今天我們將分享一些職場提問技巧,幫助你在工作中問出更好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有價值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上,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所需的資訊、解決問題、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要如何問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的回應,卻是一門學問。今天我們將分享一些職場提問技巧,幫助你在工作中問出更好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有價值的問題」。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面沒辦法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我們會以為是自己的溝通技巧不足,但是其實溝通能做到的事情真的太少了。因為大部分的人,也在職場上面走跳了不少的時間,其實都能聽得懂你說的話,只是因為你開的條件不符合他的需求而已。 如果我們只是一昧的增加溝通能力的話,就有可能會落入這種認真錯方向的陷阱,我們可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面沒辦法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我們會以為是自己的溝通技巧不足,但是其實溝通能做到的事情真的太少了。因為大部分的人,也在職場上面走跳了不少的時間,其實都能聽得懂你說的話,只是因為你開的條件不符合他的需求而已。 如果我們只是一昧的增加溝通能力的話,就有可能會落入這種認真錯方向的陷阱,我們可
Thumbnail
如果你在職場時刻抱持著「我有什麼能幫忙的心態」去跟別人對話,相信走在這個路上將無往不利,我想跟大家分享職場說服三大通則。舉例來說,職場上常遇到跨部門溝通的情境,好好說話........
Thumbnail
如果你在職場時刻抱持著「我有什麼能幫忙的心態」去跟別人對話,相信走在這個路上將無往不利,我想跟大家分享職場說服三大通則。舉例來說,職場上常遇到跨部門溝通的情境,好好說話........
Thumbnail
大家請建議如何改善系統流程 VS 系統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不要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VS 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我們要為客戶著想 VS 不要老是站在客戶那邊。 產品好價格沒有競爭力是不行的 VS 我們一定能找到願意買好產品的客人。 要多跟客戶交流 VS 為什麼跟客人講電話講這麼久。 可以有更有效率的做
Thumbnail
大家請建議如何改善系統流程 VS 系統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不要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VS 因為個案而大驚小怪。 我們要為客戶著想 VS 不要老是站在客戶那邊。 產品好價格沒有競爭力是不行的 VS 我們一定能找到願意買好產品的客人。 要多跟客戶交流 VS 為什麼跟客人講電話講這麼久。 可以有更有效率的做
Thumbnail
俗話說:「學做事之前,要先學做人。」對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不僅專業硬實力是需要精進的目標,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職場上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如果因為說話習慣或態度不小心得罪人,那絕對是得不償失。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將會針對新鮮人最常遇到的向上溝通問題進行討論與解答。 關注對方的說話動機 結語
Thumbnail
俗話說:「學做事之前,要先學做人。」對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不僅專業硬實力是需要精進的目標,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職場上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如果因為說話習慣或態度不小心得罪人,那絕對是得不償失。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將會針對新鮮人最常遇到的向上溝通問題進行討論與解答。 關注對方的說話動機 結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