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設計公司IDEO 也在使用的最強溝通術!「對話設計師」教你運用7C 元素,打造優質對話--《創造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擔心不同理念的人越來越難溝通了嗎?

在每天社群上種種話題引發的論戰,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嘆:有著不同理念和主張的人之間似乎逐漸失去了彼此交談,進行有效的對話以及交換意見的能力,甚至心態會從「認為對方是錯的」演變成「認為對方有惡意/在撒謊」。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更加讓人擔心--人與人之間是否因為「同溫層效應」的影響,越來越難藉由對話溝通了。

不過,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自己在某一次和別人進行如上述提到的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是否有得到共同的結論,對話過程愉快嗎?相信並不會每一次都那麼順利。

優質對話也需要經過設計,善用七大元素

《創造對話》的作者弗雷達斯特曾在世界上得過最多設計獎項的跨國設計公司 IDEO擔任資深合夥人與常務董事,就他在接受客戶的委託與完成專案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藉由對話來解決問題、建立共識和共通理解」的重要性和價值,以及「良好的對話是必須要經過設計的」,他認為自己是一位「對話設計師」,並且發展出一套方法論:你可以妥善運用以下的「7C」七大元素,設計一場優質對話

以下是七個能幫助對話達到溝通效果的元素:

投入 Commitment:投注心力在對話本身和對方身上,不要緊抓著自己的想法不放

創造性傾聽 Creative listening:引導對方把意見表達更清楚,作為尋找創意的線索

明晰 Clearity:確認彼此用的字詞與術語的明確性與定義

情境 Context:妥善安排對話的空間與氛圍,賦予對話更多活力與生命力

規範 Constraints:制定出對話過程的規則與限制,讓對話更真誠、可信任

改變 Change:將一群人轉化成致力於共同創造的群體,讓對話成為方向與承諾

創造 Create:將可行的想法轉化成明確的行動,讓對話變成現實

雖然七大元素之於對話而言都相當重要,但我認為頭二個元素—「投入」與「創造性傾聽」是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常會誤認自己有做到但實際上沒做好的。

請回想一下,有多少次,我們認為自己在聽,但其實心裡在想的是「我該如何回應他這句話比較得體?」「什麼時候是打斷他的好時機?」。又或者,只是像機器般的與對方進行應答,例如「我覺得這個計畫進行的過程讓我沮喪」「是嗎,過程哪個部分讓你沮喪?」「我覺得大家並沒有好好進行討論」「你認為大家沒有好好討論嗎?多說一點。」(持續類似模式),這樣的對話進行再多、再久,仍然無法發揮效果。

不是要咬文嚼字,但界定用字遣詞定義一致很重要

另一個常常讓對話失敗的問題在於「雞同鴨講」--彼此在不同的認知基礎下進行沒有交集的對話。但原因不是「聽不懂」,而是「我以為我聽懂,但其實弄錯了」,這通常是因為雙方對相同、近似的詞彙但有著不同的認知。例如:你所說的「同理心」和我說的「同情心」是一樣的意思嗎?甚至,我們都用了「同理心」這個詞,但定義或標準是相同的嗎?

因此,在進行重要的對話時,雖然不免有人會覺得太刻意或多餘,但必須要做以下幾件事:

  • 找出彼此用同一個詞的時候,背後的涵義是否相同
  • 不要只是假設大家有共同的前提、價值觀和目標,必須更明確界定彼此說的是同樣的意義與程度。
  • 對話過程中當有主張產生時,立即確認是否為共同贊成、同意的
  • 把言語「視覺化」運用比喻和畫面感讓彼此理解更深入、一致
  • 說白話文:不要用一堆專有名詞或術語、縮寫造成誤解或混淆
  • 用故事或情境描述讓對話更加人性化
  • 適度的創造詞彙,藉以更有效傳達事物的型態、感受、作用或意義

上述的方式,很像是常在社群上觀察到一些「哏」的產生或形成時會經歷的過程。想辦法盡可能讓對話過程中形成「好哏」而非「爛哏」,就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

試著為促進對話效果,制定需要依循的規範

相信大家有參加過腦力激盪會議的經驗,還記得進行的方式嗎—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深思熟慮、以量取勝盡量在短時間內發表想法越多越好、過程中不允許評判他人的點子、不能只聽不說,每個人一定要提出點子、可以延伸其他人的點子。可以這麼說,這就像是一種有規範的對話形式。而這些規範,對於想要解決的問題起了正面、有效的作用。

若用上述腦力激盪會議的規範來說明,在對話中所設定的規範可運用以下四個原則:

  1. 具體、明確:例如「過程中不可以批判別人的點子」「不能只聽不說」
  2. 正面表達該做什麼、期待什麼行為發生,而不是設下很多拘束、束縛
  3. 出奇招,讓人覺得意外:例如「不要深思熟慮,想到什麼就立刻說」
  4. 要簡短、簡潔,最好不要超過四條規

《創造對話》書中提到,通常會有以下三類的規範

  • 時間規範:例如藉著加速或時間限制讓過程變快,或是用「安靜一分鐘」改變對話的節奏等
  • 平衡作用的規範:像是「此時不做批判」「主管最後才發言」就可以避免話語權過於集中在某些人
  • 語言的規範:像是制定「不能用『可是』作為句子的開頭」避免消極思考

對話中的規範也可以設計成遊戲,例如過程中用上「比手畫腳」--運用動作讓對話進行得更直白、易懂,或是「猜猜畫什麼」--藉由圖像讓概念的傳達更有畫面感與框架性。甚至使用的規範也可以因為對話的情境與需要重起或改寫,都是可行的方式。

《創造對話》建議讀者可以把「對話」看作是一次與他人同行的旅程,需要彼此鼓勵對方共同往前進。你是不是也認同這個說法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9.8K會員
211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1/02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變得像DJ一樣」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排列、創造好的成果
Thumbnail
2025/01/02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變得像DJ一樣」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排列、創造好的成果
Thumbnail
2024/12/09
很多人認為改變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最難搞的對象往往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目標時,我們有可能處在三個不同的區間裡:舒適區、潛能區、混亂區--當目標設定太高、想做的太多時,我們就從舒適區一下子掉進混亂區。《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要教我們用三層目標+四大燃料從舒適區前進潛能區,實現自己目標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4/12/09
很多人認為改變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最難搞的對象往往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目標時,我們有可能處在三個不同的區間裡:舒適區、潛能區、混亂區--當目標設定太高、想做的太多時,我們就從舒適區一下子掉進混亂區。《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要教我們用三層目標+四大燃料從舒適區前進潛能區,實現自己目標的好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Thumbnail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Thumbnail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溝通技巧都是設計系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透過發表和講故事的訓練,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培養了這些技能。在面對同事討論專案時,如何抓住要點、傳達訴求,以及說服他人都是溝通技巧的一部分。這些技能無形中提升了設計系學生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職場上比其他人更具競爭力。
Thumbnail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溝通技巧都是設計系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透過發表和講故事的訓練,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培養了這些技能。在面對同事討論專案時,如何抓住要點、傳達訴求,以及說服他人都是溝通技巧的一部分。這些技能無形中提升了設計系學生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職場上比其他人更具競爭力。
Thumbnail
團體生活充斥著溝通,培養溝通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溝通可能帶來疲憊感,轉個方向討論重要性與雙向利益能改善。
Thumbnail
團體生活充斥著溝通,培養溝通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溝通可能帶來疲憊感,轉個方向討論重要性與雙向利益能改善。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本章分兩個主題: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本章分兩個主題: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