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留意的話,我們就能發現,有些人很悲觀,卻能溫暖身邊人;有些人很樂觀,對身邊人來說卻是一個黑洞,讓人總想逃離。樂觀還是悲觀,是一種生活習慣,它跟一個人是發光體還是黑洞,沒有必然的關係。
你是一個悲觀的人,還是一個樂觀的人?
這裡要強調的是:樂觀和悲觀各有利弊,並不是說樂觀就好於悲觀。樂觀的人能積極地面對生活,悲觀的人更能深刻地體驗生命。就像前面講的鄭智化,正是因為悲觀的特性,他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中的痛苦,他才能寫出那麼動人的、激盪人心的歌。
另外,樂觀能讓我們更自如地應對困境,而悲觀能讓人針對困境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出現任何問題,第一時間就能解決好。
如果你是一個樂觀者,不需要慶幸。如果你是一個悲觀者,也沒必要過於難過。樂觀和悲觀只是天生的氣質而已,我們可以做悲觀的發光體,也可以做樂觀的發光體,我們不需要去改變這種氣質,覺察它、接受它就可以了。
—《別人怎麼對你,都因為你說的話》黃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