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養生的智慧:從《黃帝內經》看寒季調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冬至已過,日短夜長,天地間寒氣漸濃。深冬是一年中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正是人體調養、蓄養生機的關鍵時刻。此時,遵循《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不僅能抵禦嚴寒,更能為來年的健康奠定基礎。

raw-image


一、深冬養生的核心:治未病

《黃帝內經》提到:「治未病」,即預防重於治療。正如書中所言:「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穿井,為時已晚。」深冬養生的首要原則,就是提前調理身體,預防寒邪侵襲。

• 提升陽氣

深冬陰盛陽衰,適當補充陽氣是養生關鍵。可多食溫熱食物,如羊肉湯、當歸生薑羊肉火鍋、紅棗桂圓茶,增強體內的溫暖感,抵禦外寒。

• 預防寒邪

冬季「閉藏」,應注重保暖,尤其要護好頭部、頸部和足部,避免寒氣從肌表侵入。睡前用溫水泡腳,加入薑片或艾草葉,有助於溫通經絡,驅寒保暖。


二、陰陽平衡:寒中求溫

《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健康的關鍵在於陰陽平衡。深冬雖以「陰」為主,但仍需陽氣來調和。

• 飲食調養

飲食宜少鹹多苦,以養心陽、保腎精。例如,可以在菜餚中加入適量桂皮、花椒,或烹飪紫米紅豆粥來暖胃養腎。

• 作息調整

順應天地的陰陽變化,早睡晚起,以養藏陽氣。避免熬夜,保持穩定的作息節律,讓身體自然進入冬季「閉藏」的節奏。


三、正氣存內:增強免疫力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正氣充足,外邪無法入侵,尤其在深冬,保持充沛的正氣是抵禦疾病的關鍵。

• 適度運動

雖然天寒地凍,仍需堅持適量的運動,如太極拳、瑜伽、散步等,促進氣血流通,增強免疫力。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損耗陽氣。

• 精神調養

《黃帝內經》強調「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冬季是靜養的季節,應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焦躁或憂慮,可通過冥想、閱讀來安定心神。


四、因人制宜:個性化養生

《黃帝內經》提倡「因人施養」,養生須根據個人的年齡、體質及生活狀況,量身定制方案。

• 體質偏陽者

宜適量補陰,多食百合、蓮子、梨等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過多攝取辛辣、溫熱之品。

• 體質偏陰者

宜補陽祛寒,增加生薑、肉桂等食材的攝入,並配合艾灸、溫灸等方式,提升體內的陽氣。

• 年齡調養

年輕人可適量加強體能鍛煉,中老年人則以溫補為主,減少耗傷。


五、冬季五臟調養:腎為重點

深冬屬「藏」,《黃帝內經》指出,腎主藏精,是人體生命之源。此時應特別注重腎臟的保養。

• 滋腎養精

常食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桑葚等,以補腎益精。

• 溫腎驅寒

腎喜溫而惡寒,可嘗試泡腳、艾灸命門穴(位於腰部)或使用保暖貼,增強腎氣。


深冬養藏,為來年健康播種

《黃帝內經》的智慧告訴我們,深冬是養藏精氣的黃金時期。此時,從飲食、作息到精神狀態,都應順應自然,注重「治未病」。用心呵護身體內外的平衡,溫暖度過深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在這片寂靜的寒冬裡,願您的健康如冬梅般,儲蓄能量,靜待春天的盛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月初 Aperire Healing
1會員
5內容數
四月初 Aperire Healing 源自拉丁文“aperire”,意為「打開」,象徵春天的萌芽與生命復甦的力量,致力於幫助每個人釋放壓力、找回內在平衡。我們提供多元的手作課程,結合創作與療癒,讓您透過雙手釋放壓力,注入能量與溫暖。四月初邀您探索身心靈的可能性,開啟喜悅與意義的人生旅程。
2025/02/03
立春時節氣溫變化劇烈,容易感冒。本文提供預防及治療感冒流感的方法,包含強化免疫力、調整作息環境、調養心神及中醫養生觀點,並針對輕微感冒、流感及新冠肺炎提供處理建議。
Thumbnail
2025/02/03
立春時節氣溫變化劇烈,容易感冒。本文提供預防及治療感冒流感的方法,包含強化免疫力、調整作息環境、調養心神及中醫養生觀點,並針對輕微感冒、流感及新冠肺炎提供處理建議。
Thumbnail
2024/12/16
寒冷天氣對高血壓的影響及其帶來的健康風險,特別是對於高血壓患者。在這樣的環境下,艾草和牛蒡茶被推薦為改善血壓的天然方法。艾草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減輕寒凝血瘀的情況,而牛蒡則可以清熱解毒、改善心血管健康。結合紅棗和枸杞可以進一步提升調理效果。
Thumbnail
2024/12/16
寒冷天氣對高血壓的影響及其帶來的健康風險,特別是對於高血壓患者。在這樣的環境下,艾草和牛蒡茶被推薦為改善血壓的天然方法。艾草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減輕寒凝血瘀的情況,而牛蒡則可以清熱解毒、改善心血管健康。結合紅棗和枸杞可以進一步提升調理效果。
Thumbnail
2024/12/14
手腳冰冷是冬季常見的健康問題,在中醫中被視為陽虛的表現。透過調整飲食、提高生活習慣以及中醫和芳療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此問題。本文提供了多項實用建議,包括攝取溫熱性食物、穿著保暖衣物、適度運動,以及使用精油進行熱敷等,幫助讀者在寒冬中抵禦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與活力。若持續不適,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諮詢。
Thumbnail
2024/12/14
手腳冰冷是冬季常見的健康問題,在中醫中被視為陽虛的表現。透過調整飲食、提高生活習慣以及中醫和芳療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此問題。本文提供了多項實用建議,包括攝取溫熱性食物、穿著保暖衣物、適度運動,以及使用精油進行熱敷等,幫助讀者在寒冬中抵禦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與活力。若持續不適,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諮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深冬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人體調養至關重要。根據《黃帝內經》,採取治未病的原則,強調飲食、作息與情緒調養。適時採用溫熱食物,注意加強陽氣,並根據個人的體質調整養生方法,以增強免疫力,保護腎臟。這段時期是為來年健康播下種子的黃金時間,讓我們一起溫暖度過寒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Thumbnail
深冬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人體調養至關重要。根據《黃帝內經》,採取治未病的原則,強調飲食、作息與情緒調養。適時採用溫熱食物,注意加強陽氣,並根據個人的體質調整養生方法,以增強免疫力,保護腎臟。這段時期是為來年健康播下種子的黃金時間,讓我們一起溫暖度過寒冬,迎接春日的到來。
Thumbnail
冬養元藏氣,春才能萬物齊發 人的身上各處皆如山川河流,自有對應自然風水的道理,藉著此一道理,順著經絡風水按摩,對應時節,自然補氣養元。
Thumbnail
冬養元藏氣,春才能萬物齊發 人的身上各處皆如山川河流,自有對應自然風水的道理,藉著此一道理,順著經絡風水按摩,對應時節,自然補氣養元。
Thumbnail
什麼是『補元氣』?『食療』是什麼?
Thumbnail
什麼是『補元氣』?『食療』是什麼?
Thumbnail
❄️立冬保暖即補冬❄️❗️雖然台灣南部的冬天感不強,但就是這樣很容易忽略寒氣入侵,尤其是當我們雙腳踩到冰冷的地板❗️今天芳療師媽媽就來跟大家分享雙腳保暖的重要性與簡單保暖法寶❤️
Thumbnail
❄️立冬保暖即補冬❄️❗️雖然台灣南部的冬天感不強,但就是這樣很容易忽略寒氣入侵,尤其是當我們雙腳踩到冰冷的地板❗️今天芳療師媽媽就來跟大家分享雙腳保暖的重要性與簡單保暖法寶❤️
Thumbnail
中醫看寒暑濕風對人體的影響 — 《素問 · 生氣通天論》        “預防勝於治療”,是面對老齡化社會的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的。而自古,中醫學便以“防未病”、“治初病”為重點。         我們以《黃帝內經·素問 ·生氣通天論》篇,來介紹中醫學的節氣預防觀念 ......
Thumbnail
中醫看寒暑濕風對人體的影響 — 《素問 · 生氣通天論》        “預防勝於治療”,是面對老齡化社會的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的。而自古,中醫學便以“防未病”、“治初病”為重點。         我們以《黃帝內經·素問 ·生氣通天論》篇,來介紹中醫學的節氣預防觀念 ......
Thumbnail
《黃帝內經》秋季節氣養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萬物生長的現象,也是人體陽氣生發斂藏的規律,夏暑若不能發汗散熱,或者貪涼受寒,到秋天,陽氣內收,就容易發生風瘧病。         所以,秋季開始,身心宜放鬆、平和、早睡早起,符合秋「收」的特性,就是養生之道...  
Thumbnail
《黃帝內經》秋季節氣養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萬物生長的現象,也是人體陽氣生發斂藏的規律,夏暑若不能發汗散熱,或者貪涼受寒,到秋天,陽氣內收,就容易發生風瘧病。         所以,秋季開始,身心宜放鬆、平和、早睡早起,符合秋「收」的特性,就是養生之道...  
Thumbnail
春天。既簡單又易做的生活日常保健 --- 許多人以為中醫學艱深難懂,今天帶大家看看古中醫聖經《黃帝內經》裡面,如何教大家在春天簡易保健 ---
Thumbnail
春天。既簡單又易做的生活日常保健 --- 許多人以為中醫學艱深難懂,今天帶大家看看古中醫聖經《黃帝內經》裡面,如何教大家在春天簡易保健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