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簡介與讀書心得|探索原生家庭對情感關係的影響

更新於 2024/12/25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你常不禁在想,為何你的戀情總是不順利?太黏人讓另一半壓力很大?或總是蒐集對方不愛你的證據?來看看下方的四種模式,你比較符合哪一種類型吧!


四種關係模式

  1. 「面對感情,我習慣用小心謹慎的態度,我希望在親密關係中保持距離,才不會使自己失望。我認為靠自己最可靠,不喜歡依賴別人,也不希望別人太依賴我。」
  2. 「我渴望與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但經常感覺對方似乎不願意走得太近,我的伴侶常覺得我太黏人、讓他壓力很大。缺乏親密關係會讓我感到不安,但我也時常擔心,對方未必像我一樣重視這段關係。」
  3. 「當我嘗試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時,內心總會感到不安。我渴望情感的連結,卻常發現自己難以完全信任或依賴對方。我時常擔心,與另一半過於親近可能會讓我受傷。」
  4. 「對我而言,與他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連結是一件自然的事。無論是依賴對方還是成為別人的依靠,我都能自在接受。我在獨處時不感到焦慮,而是能平靜地和自己相處。」


✨選好了嗎?

這四種類型分別對應到 1. 迴避型關係 2. 纏人/焦慮型關係 3. 混亂型關係 (結合1.與2.) 4. 安全型關係。而筆者我本人目前較屬於 3. 偏向 1. 的迴避型依戀😔


這篇文章,我們會淺談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提到的,最受童年影響的四個面向——這些要素會持續影響你的一生——來做分享。


0~3歲形成的「關係模式」

關係模式的成因

在0.5~3歲這段關鍵時期,你的父母或照顧者如何對待你,會深刻影響你對親密關係的期待與信任。例如:你的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如何對待你?他們能被信任嗎?他們會喜歡你嗎?你覺得他們會拒絕你或對你冷漠嗎?他們是否靠得住?能滿足你的情感和其他需求嗎?

在幼年時期,主要照顧者的行為對孩子的情感發展至關重要。如果照顧者經常忽視或未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會形成不安全的依附模式,進而影響他們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例如,當孩子哭泣時,母親是否及時回應其需求,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程度。如果母親認為滿足孩子的需求會導致「寵壞了」,忽視的做法可能對孩子的情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實際上,滿足嬰兒的需求是必要的,而當嬰兒的需求被滿足後,他就能有安全感,反而不會再哭鬧,更不會變成寵壞的小孩。相反的,如果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太忙碌,或不擅長照顧嬰兒,甚至連媽媽都陷入抑鬱的情緒,那很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而許多證據都能表明,孩子遭遇逆境時越小,情感發育受到的影響就越持久和嚴重。

這也是為何這本書引用了這段詩:

他們毀了你,你的爸爸和媽媽,或許他們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這樣做了。他們也被毀了。

他們毀了你,你的爸爸和媽媽,或許他們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這樣做了。他們也被毀了。


你的家庭劇本

大家覺得個性是基因遺傳還是家庭環境造就的呢?實際上你的社交能力、記憶力、創造力、是否會擁有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或完全)都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有些人更希望答案是「基因」,為什麼呢?能使很多責任被推卸到遺傳上。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正因答案是環境造就,因此你如果對現況有所不滿意,你都能有改變的空間,甚至整體社會如果能更重視孩童時期的照護,就能更避免反社會人士的出現。

即使兄弟姐妹都來自同個家庭,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可能因父母當時的生活階段而有所不同。比如: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父親可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或產生初為人父的喜悅;他可能承受養家的壓力,或滿足於完成了一項人生大事;當第二個孩子出生時,這個家庭已經被第一個孩子改變了,面對新的壓力,爸媽也許處得不是很好,也可能變得更親密了;他們可能比以前更有錢了,或常常因為缺錢而吵架。

種種因素都會導致不同孩子的個性,也包含其中一個很多爸媽不願意承認的因素:偏心一定存在。

每個孩子為了要生存(爭取爸媽的注意力)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展現獨特以爭取生態位(每個子女都會試圖佔據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位置),比如:如果老大非常乖巧、順從,那老二可能會比較叛逆、有所創新,或他更會撒嬌來引起爸媽的關注。


家庭劇本將影響我們的一切

看到像親人的陌生人時,我們就會期待陌生人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最戲劇性的是,我們會「操縱、誘導、鼓勵」別人的行為模式,以便在新的關係中重複舊的互動。

比如,妳爸爸會打妳,結果妳也找了一個會家暴的男人結婚,又或是他本來不會家暴,可是妳總是激怒他,最後他又成為了一個會家暴的丈夫。一切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

家庭劇本會影響的層面很廣,包含你的性別認同、是不是同性戀、會不會有精神疾病、你的性行為取向⋯⋯方方面面。


0~6個月形成的「自體感」

檢測你的自體感

你有時貪婪上癮,傾向於狂熱的工作、無節制的性交、濫用藥物或者暴飲暴食嗎?
你是個很好的模仿者,或使人著迷、愛耍花招的人嗎?
你是否不信任人,哪怕是最親密的人?你是個追求新奇的冒險者嗎?
你是個控制狂嗎?你是否總想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你的情緒是否經常不穩定,要嘛驕傲自大,要嘛陷入抑鬱?
你是否容易做出反社會、敵對、衝動、自私的行為?
你是否傾向於非黑即白地評判事物,覺得世上只有少數美妙的人,其他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呢?

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問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你的自體感可能較弱。

但你不孤單,很多優秀的人也是這樣子的。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有驚人的想像力和支配力,雖然也有八成的罪犯都是自體感弱的人😅

自體感指的是對「自身存在」的感知和體驗,奠定了自我和外界的區別。


弱自體感的成因

嬰兒的自我界線很薄弱,以至於「什麼是我」和「什麼不是我」兩者之間的界線經常被模糊。例如,當嬰兒吸奶嘴時,他可能會覺得那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母親的共情,對嬰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如果母親不懂得共情,可能會有侵擾性的舉動。比如,當嬰兒扭頭看向別處時,母親可能會誤以為這個動作是拒絕或故意,於是強迫嬰兒轉回來看她,而不是適應嬰兒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無法自主地去探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最終可能逐漸失去快樂。

嬰兒會用兩種方式來進行補償:

  • 第一種是變得狂躁:無論多麼疲倦都不睡覺、變得過動。
  • 第二種是用自我壓抑、消極絕望的狀態應對:嬰兒會把注意力轉向自己的身體,抓皮膚、搖晃身體,或變得嗜睡、昏昏沉沉、軟弱無力、不願意吃東西。他的臉上留著淚痕,但面無表情,迴避他人。


缺乏共情的早期撫育,可能會造就不成熟的成年人。他們的心理發展受到阻礙,表現可能像小孩子一樣,有魯莽和不道德的行為,或者像幼兒那樣,自我中心、自私和自我膨脹。已有研究表明,早期情感剝奪與長大後的人格障礙直接相關。


3~6歲形成的「良心」

檢測你的良心類型

在學校裡,你是個壞孩子還是好孩子?
你是那種常因違停而被開罰單的人,還是特別注重交通規則,很少違規?
你常跟上司鬧翻嗎?或者你是個模範員工,能在公司的等級制度下工作得很順心?
你喜歡下流的性行為嗎?你容易出軌嗎?與性伴侶熟悉之後,你會對他失去興趣嗎?你討厭骯髒和凌亂嗎?還是對此無所謂?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一個線索,可以用來推測出自己具有的良心類型:是懲罰性的脆弱的,還是善良的

懲罰性良心

具有懲罰性良心的人通常傾向於遵守規則並支持權威。他們在許多方面往往與父母的價值觀保持一致,甚至在行為上也非常相似。他們可能會壓抑自己的性慾,或者表現出潔癖傾向,甚至有強迫行為。他們對他人的不道德或不檢點行為常表現出強烈的批判,並對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深惡痛絕。

脆弱的良心

如果一個人擁有較為脆弱的良心,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的叛逆傾向。在學校時,他們可能厭惡老師的管束和校規;進入職場後,對上司的命令缺乏服從意願。這類人通常在性生活上較為混亂,可能缺乏穩定的伴侶關係,甚至有濫交的傾向。童年時,他們可能會有偷竊行為,且對此不感到羞恥,即便受到懲罰也難以改變習慣。與父母的關係通常不親密,甚至充滿攻擊性。此外,他們可能偏愛飲酒、吸菸,甚至在年輕時嘗試過毒品。

善良的良心

具有善良良心的人明顯不同於前兩種類型。他們對權威的態度既不對抗也不盲從,而是以平和的心態看待。無論在學校還是工作中,他們都能與他人融洽相處,被認為是舉止得體、受人尊重的人。遇到問題時,他們傾向於尋求理解,而非一味責備他人。

在生活中,他們享受健康的親密關係,通常擁有穩定的伴侶。對於環境中的骯髒或凌亂,他們能夠容忍到一定程度,但不會無限遷就。他們偶爾會喝酒或吸菸,但不至於成癮。年輕時,或許曾嘗試過毒品,但能清楚地把握界限,知道何時適可而止。


懲罰性良心、善良的良心、脆弱的良心

懲罰性良心、善良的良心、脆弱的良心


什麼是良心?如何形成?

良心是關於對與錯的一套信念,它通過內疚和羞恥來管制我們的慾望。良心的類型就是一道光譜,而涉及良心的關鍵問題是「性、服從規則和自我放縱」。在你三到六歲期間,你的父母是如何引導你在服從規則自我放縱方面的行為呢?

如果父母能在約束和鼓勵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你更可能發展出善良的良心。如果他們對你過於嚴厲,則可能培養出懲罰性良心。而若父母對你過度縱容,或者懲罰時依賴情緒而非理性(父母的打罵是因情緒而沒有規則,將使孩子感到疑惑,也會使孩子厭惡父母),那麼你可能會形成脆弱的良心。

由於父母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始終採取一致的態度,也不可能只用一種方式來管教,因此你可能會在某些領域表現得比較隨性,比如飲食習慣;但在其他方面,如完成作業或處理工作時,可能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

這本書能帶給我們什麼?

從作者心理諮商的患者上,來看見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如何跳脫這個束縛:

K小姐在兩個男人之間的猶豫不決,她已經下定決心想要步入婚姻並建立家庭,但不知道該選擇哪一位成為她的伴侶和孩子的父親。她與男友同居多年,兩人感情深厚,但彼此的親密行為並不頻繁。而與另一位男人,他們的性生活極其豐富,但情感上的連結相對較弱。

面對穩交多年男友與偷情對象,如何選擇?

面對穩交多年男友與偷情對象,如何選擇?


K小姐在33歲之前,從未覺得自己需要在性生活上做出妥協。她從事刑法工作,工作中充滿野心和上進心。她的生活非常忙碌,經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後,甚至週末也投入大量時間閱讀案件。多數時候,她都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謹慎監控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隱藏內心的真實自我,並以極大的自我控制來應對日常生活。

三個關鍵的內省,使她最終做出決定:

  1. 第一個內省:她意識到,在兩個男人之間做抉擇其實建立在一個錯誤的思維模式上。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這兩個男人,而是源自她自己的內心狀態。通過不斷比較,她將注意力轉移到外在,避免直接面對自己的心理矛盾。
  2. 第二個內省:她發現,在她高度壓力的生活中,偷情成為了一種放鬆的途徑,幫助她釋放壓力。高壓的工作習慣讓她的情感生活變得扭曲。
  3. 第三個內省(最重要的發現):偷情實際上是一種潛意識的逃避策略,用來避免讓自己真正定下來並生兒育女。對於婚姻和家庭,她內心既渴望又充滿恐懼,這種矛盾來自她對父母婚姻的記憶——那是一段無愛且空虛的關係,最終以離婚告終。她深藏的恐懼是,若她步入婚姻生活,也會如父母一樣以失敗告終。偷情,實際上是拖延結婚的方式。

你猜最後怎麼著?K小姐結婚了嗎?選了誰呢?

👉正因K小姐在心理諮商中意識到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並逐步內省才意識到自己潛意識的問題,並能更好地面對婚姻大事(ps. 她後來把自己調整好,並和感情深厚的男友步入婚姻)。

這本書想傳遞給讀者的觀念:「去探索童年造成的影響吧!並把潛意識一直干擾你的思緒清除掉,才能真正解決人生的問題。


你會埋怨你的爸媽嗎?

回顧童年並不是為了責怪父母,因為他們當時或許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選擇責怪,這表明我們可能對童年有所理解,但缺乏深刻的內省。責怪往往伴隨著憤怒,意味著我們尚未透過自我覺察來釋放這種情緒。

過去的經歷依然在折磨你,才使你仍然憤怒。


完美的童年存在嗎?

有些人會宣稱自己的童年完美無缺,但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研究顯示,那些聲稱童年毫無瑕疵的人,往往無法清楚地回憶童年生活中的具體細節。他們似乎刻意抹去了所有負面的記憶,而他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或者有些人會說:「這有什麼意義?過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這種反應十分常見。然而,選擇遺忘過去的人往往會重蹈覆轍。他們極可能不自覺地重複錯誤模式,陷入無盡的循環。


我們要如何內省呢?

內省的發生必須伴隨情感和重新體驗。你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去覺察:經歷或體驗時產生了什麼想法,哪些是真正屬於你、哪些是屬於父母對你的影響?只有這樣,你最終才能夠有透徹的理解。

你可以找一位值得信任的導師或朋友,讓他們陪伴你去探索;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分析師的協助。書中提供了許多問題指南,讓你能有跡可循地探索自己的童年,甚至可以去詢問當年曾參與過的家人,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童年。

此外,你也能通過創作來實現內心的探索。無論是閱讀小說和詩歌,聽詩劇、歌劇和流行音樂,還是看電影和電視節目,這些欣賞別人創作的作品,不僅能讓我們感到有趣,還能使我們有所啟發。

raw-image


成為你自己的劇本作者

人生就像一場大戲,而你是這齣戲的編劇、導演、演員。

你是編劇,這齣戲可以是一場充滿笑聲的喜劇,也可以是一場令人心碎的悲劇。你可以設定主角帶著滿滿的夢想和裝備降臨人世,卻在最後什麼都沒帶走;也可以讓他從一手爛牌開始,憑藉智慧與勇氣逆風翻盤,成為人生的頂級玩家。

你是導演,這部戲有了劇本後,你要怎麼詮釋它?你希望這部劇給你自己收穫到什麼?你希望它帶給你的,是樣樣未完成的遺憾,還是滿滿的成就感?每個鏡頭、每個畫面,都是你對人生之旅的理解與期待。

你同時也是演員,無論劇本如何設計,無論導演如何指導,最終的演繹權掌握在你手中。你或許會是悲劇中的主角,但你在雨中含著淚、用盡全力的舞著;如果你是喜劇中的靈魂人物,那麼你可以用機智和幽默,將每一個場景演繹得熠熠生輝。無論人生賦予的是笑聲還是淚水,都是你揮灑演技、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


寫下童年劇本擺渡自己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解決許多難題,以最困擾你的事開始吧!例如:

  • 我怎麼了?
  • 為什麼我在工作中沒取得更大的成功?
  • 為什麼我找不到合適的伴侶?
  • 我要怎麼樣才能和我的小兒子相處得更好?
  • 為什麼我總是和老闆吵架?
  • 為什麼我總是感到沮喪和煩躁?
  • 為什麼我總是在耍廢、浪費時間滑手機?


你的文筆精彩與否並不重要,重點是幫助你分清過去的干擾和現在。第一步是選定一個主題,一個你會希望發生改變的具體事物。進一步,以自己為中心人物,搭配上我們今天提到的四個面向,開始釐清童年對你的影響,在寫作中得到啟發吧!

願我們都能將童年化成治癒一生的力量。

avatar-img
3會員
6內容數
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這裡隨筆記錄我觀世界之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內在狀態不安定時,人際關係中經常出現的「先切斷・先拒絕」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對關係的影響。
略舉自認各種無法戀愛和不利婚生的條件: 1.原生家庭因素 2.性傾向 3.迴避性依戀人格 4.INFJ 5.無法完全信任他人,害怕被背叛 無法談戀愛甚至婚生的我,主因還是在於自己,要說是自己的缺陷缺點也可以,這些我自己很清楚,因為最了解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所以不用給我建議、告訴我該怎麼做。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焦慮和婚姻生活的挑戰,透過充分溝通和準備,以及建立婚姻獨立制,最終創造了幸福穩定的人生。文章強調了學習善用焦慮、提早準備和充分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婚姻經營之道,通過彼此尊重和理解,實現了家庭和諧與財務獨立。
Thumbnail
關係對我來說,有很多方面,包含家庭、伴侶、朋友、金錢、職場等...,以前覺得關係就是我與其他人、事、物之間的連結,對包含寵物,但現在開始覺得,除了與外界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也是種關係,而且當與自己的關係是不和諧、平靜時,外在的關係也會有很多的衝突。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就開始擁有的,比方跟父母的關係、祖孫關係、某部分的親戚關係,一直到上學有了師長、同儕關係,工作中的同事關係,談戀愛了就有了男女關係,論及婚嫁就開始面對夫妻關係、公婆媳關係,有了孩子就開始親子關係,慢慢的我們在這些關係中像是輪迴。 你有因為人際關係新增煩惱嗎?答案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關係充滿困惑的心理狀態,以及對於失敗關係的苦與困惑。文章進一步探討了對關係走向失敗的預感、對於關係的需要與慾望、以及關係中的不確定和疑問等議題。
Thumbnail
首先明确「被消耗的关系」是什么?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常我们会刷到太多贴文/博文在描述被消耗的痛苦,有留言是远离时,原贴文/博文的主人或者路人的网友会刻意把「原生家庭、男女关系、婚姻(包含与另一半父母同住的婚姻)、已经结婚且有小孩、友情、等等等等」所谓链接较为或者极为深度的关系拿
未來,取決於自己的想法、言語及行動!󠀠󠀠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內在狀態不安定時,人際關係中經常出現的「先切斷・先拒絕」的行為,以及這種行為對關係的影響。
略舉自認各種無法戀愛和不利婚生的條件: 1.原生家庭因素 2.性傾向 3.迴避性依戀人格 4.INFJ 5.無法完全信任他人,害怕被背叛 無法談戀愛甚至婚生的我,主因還是在於自己,要說是自己的缺陷缺點也可以,這些我自己很清楚,因為最了解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所以不用給我建議、告訴我該怎麼做。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焦慮和婚姻生活的挑戰,透過充分溝通和準備,以及建立婚姻獨立制,最終創造了幸福穩定的人生。文章強調了學習善用焦慮、提早準備和充分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婚姻經營之道,通過彼此尊重和理解,實現了家庭和諧與財務獨立。
Thumbnail
關係對我來說,有很多方面,包含家庭、伴侶、朋友、金錢、職場等...,以前覺得關係就是我與其他人、事、物之間的連結,對包含寵物,但現在開始覺得,除了與外界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也是種關係,而且當與自己的關係是不和諧、平靜時,外在的關係也會有很多的衝突。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就開始擁有的,比方跟父母的關係、祖孫關係、某部分的親戚關係,一直到上學有了師長、同儕關係,工作中的同事關係,談戀愛了就有了男女關係,論及婚嫁就開始面對夫妻關係、公婆媳關係,有了孩子就開始親子關係,慢慢的我們在這些關係中像是輪迴。 你有因為人際關係新增煩惱嗎?答案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關係充滿困惑的心理狀態,以及對於失敗關係的苦與困惑。文章進一步探討了對關係走向失敗的預感、對於關係的需要與慾望、以及關係中的不確定和疑問等議題。
Thumbnail
首先明确「被消耗的关系」是什么?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常我们会刷到太多贴文/博文在描述被消耗的痛苦,有留言是远离时,原贴文/博文的主人或者路人的网友会刻意把「原生家庭、男女关系、婚姻(包含与另一半父母同住的婚姻)、已经结婚且有小孩、友情、等等等等」所谓链接较为或者极为深度的关系拿
未來,取決於自己的想法、言語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