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不禁在想,為何你的戀情總是不順利?太黏人讓另一半壓力很大?或總是蒐集對方不愛你的證據?來看看下方的四種模式,你比較符合哪一種類型吧!
✨選好了嗎?
這四種類型分別對應到 1. 迴避型關係 2. 纏人/焦慮型關係 3. 混亂型關係 (結合1.與2.) 4. 安全型關係。而筆者我本人目前較屬於 3. 偏向 1. 的迴避型依戀😔
這篇文章,我們會淺談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書提到的,最受童年影響的四個面向——這些要素會持續影響你的一生——來做分享。
在0.5~3歲這段關鍵時期,你的父母或照顧者如何對待你,會深刻影響你對親密關係的期待與信任。例如:你的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如何對待你?他們能被信任嗎?他們會喜歡你嗎?你覺得他們會拒絕你或對你冷漠嗎?他們是否靠得住?能滿足你的情感和其他需求嗎?
在幼年時期,主要照顧者的行為對孩子的情感發展至關重要。如果照顧者經常忽視或未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會形成不安全的依附模式,進而影響他們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例如,當孩子哭泣時,母親是否及時回應其需求,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他人的信任程度。如果母親認為滿足孩子的需求會導致「寵壞了」,忽視的做法可能對孩子的情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實際上,滿足嬰兒的需求是必要的,而當嬰兒的需求被滿足後,他就能有安全感,反而不會再哭鬧,更不會變成寵壞的小孩。相反的,如果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太忙碌,或不擅長照顧嬰兒,甚至連媽媽都陷入抑鬱的情緒,那很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而許多證據都能表明,孩子遭遇逆境時越小,情感發育受到的影響就越持久和嚴重。
這也是為何這本書引用了這段詩:
大家覺得個性是基因遺傳還是家庭環境造就的呢?實際上你的社交能力、記憶力、創造力、是否會擁有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或完全)都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有些人更希望答案是「基因」,為什麼呢?能使很多責任被推卸到遺傳上。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正因答案是環境造就,因此你如果對現況有所不滿意,你都能有改變的空間,甚至整體社會如果能更重視孩童時期的照護,就能更避免反社會人士的出現。
即使兄弟姐妹都來自同個家庭,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可能因父母當時的生活階段而有所不同。比如: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父親可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或產生初為人父的喜悅;他可能承受養家的壓力,或滿足於完成了一項人生大事;當第二個孩子出生時,這個家庭已經被第一個孩子改變了,面對新的壓力,爸媽也許處得不是很好,也可能變得更親密了;他們可能比以前更有錢了,或常常因為缺錢而吵架。
種種因素都會導致不同孩子的個性,也包含其中一個很多爸媽不願意承認的因素:偏心一定存在。
每個孩子為了要生存(爭取爸媽的注意力)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展現獨特以爭取生態位(每個子女都會試圖佔據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位置),比如:如果老大非常乖巧、順從,那老二可能會比較叛逆、有所創新,或他更會撒嬌來引起爸媽的關注。
看到像親人的陌生人時,我們就會期待陌生人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最戲劇性的是,我們會「操縱、誘導、鼓勵」別人的行為模式,以便在新的關係中重複舊的互動。
比如,妳爸爸會打妳,結果妳也找了一個會家暴的男人結婚,又或是他本來不會家暴,可是妳總是激怒他,最後他又成為了一個會家暴的丈夫。一切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
家庭劇本會影響的層面很廣,包含你的性別認同、是不是同性戀、會不會有精神疾病、你的性行為取向⋯⋯方方面面。
你有時貪婪上癮,傾向於狂熱的工作、無節制的性交、濫用藥物或者暴飲暴食嗎?
你是個很好的模仿者,或使人著迷、愛耍花招的人嗎?
你是否不信任人,哪怕是最親密的人?你是個追求新奇的冒險者嗎?
你是個控制狂嗎?你是否總想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你的情緒是否經常不穩定,要嘛驕傲自大,要嘛陷入抑鬱?
你是否容易做出反社會、敵對、衝動、自私的行為?
你是否傾向於非黑即白地評判事物,覺得世上只有少數美妙的人,其他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呢?
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問題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你的自體感可能較弱。
但你不孤單,很多優秀的人也是這樣子的。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有驚人的想像力和支配力,雖然也有八成的罪犯都是自體感弱的人😅
自體感指的是對「自身存在」的感知和體驗,奠定了自我和外界的區別。
嬰兒的自我界線很薄弱,以至於「什麼是我」和「什麼不是我」兩者之間的界線經常被模糊。例如,當嬰兒吸奶嘴時,他可能會覺得那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母親的共情,對嬰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如果母親不懂得共情,可能會有侵擾性的舉動。比如,當嬰兒扭頭看向別處時,母親可能會誤以為這個動作是拒絕或故意,於是強迫嬰兒轉回來看她,而不是適應嬰兒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無法自主地去探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最終可能逐漸失去快樂。
嬰兒會用兩種方式來進行補償:
缺乏共情的早期撫育,可能會造就不成熟的成年人。他們的心理發展受到阻礙,表現可能像小孩子一樣,有魯莽和不道德的行為,或者像幼兒那樣,自我中心、自私和自我膨脹。已有研究表明,早期情感剝奪與長大後的人格障礙直接相關。
在學校裡,你是個壞孩子還是好孩子?
你是那種常因違停而被開罰單的人,還是特別注重交通規則,很少違規?
你常跟上司鬧翻嗎?或者你是個模範員工,能在公司的等級制度下工作得很順心?
你喜歡下流的性行為嗎?你容易出軌嗎?與性伴侶熟悉之後,你會對他失去興趣嗎?你討厭骯髒和凌亂嗎?還是對此無所謂?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一個線索,可以用來推測出自己具有的良心類型:是懲罰性的、脆弱的,還是善良的。
具有懲罰性良心的人通常傾向於遵守規則並支持權威。他們在許多方面往往與父母的價值觀保持一致,甚至在行為上也非常相似。他們可能會壓抑自己的性慾,或者表現出潔癖傾向,甚至有強迫行為。他們對他人的不道德或不檢點行為常表現出強烈的批判,並對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深惡痛絕。
如果一個人擁有較為脆弱的良心,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的叛逆傾向。在學校時,他們可能厭惡老師的管束和校規;進入職場後,對上司的命令缺乏服從意願。這類人通常在性生活上較為混亂,可能缺乏穩定的伴侶關係,甚至有濫交的傾向。童年時,他們可能會有偷竊行為,且對此不感到羞恥,即便受到懲罰也難以改變習慣。與父母的關係通常不親密,甚至充滿攻擊性。此外,他們可能偏愛飲酒、吸菸,甚至在年輕時嘗試過毒品。
具有善良良心的人明顯不同於前兩種類型。他們對權威的態度既不對抗也不盲從,而是以平和的心態看待。無論在學校還是工作中,他們都能與他人融洽相處,被認為是舉止得體、受人尊重的人。遇到問題時,他們傾向於尋求理解,而非一味責備他人。
在生活中,他們享受健康的親密關係,通常擁有穩定的伴侶。對於環境中的骯髒或凌亂,他們能夠容忍到一定程度,但不會無限遷就。他們偶爾會喝酒或吸菸,但不至於成癮。年輕時,或許曾嘗試過毒品,但能清楚地把握界限,知道何時適可而止。
良心是關於對與錯的一套信念,它通過內疚和羞恥來管制我們的慾望。良心的類型就是一道光譜,而涉及良心的關鍵問題是「性、服從規則和自我放縱」。在你三到六歲期間,你的父母是如何引導你在性、服從規則和自我放縱方面的行為呢?
如果父母能在約束和鼓勵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你更可能發展出善良的良心。如果他們對你過於嚴厲,則可能培養出懲罰性良心。而若父母對你過度縱容,或者懲罰時依賴情緒而非理性(父母的打罵是因情緒而沒有規則,將使孩子感到疑惑,也會使孩子厭惡父母),那麼你可能會形成脆弱的良心。
由於父母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始終採取一致的態度,也不可能只用一種方式來管教,因此你可能會在某些領域表現得比較隨性,比如飲食習慣;但在其他方面,如完成作業或處理工作時,可能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
從作者心理諮商的患者上,來看見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如何跳脫這個束縛:
K小姐在兩個男人之間的猶豫不決,她已經下定決心想要步入婚姻並建立家庭,但不知道該選擇哪一位成為她的伴侶和孩子的父親。她與男友同居多年,兩人感情深厚,但彼此的親密行為並不頻繁。而與另一位男人,他們的性生活極其豐富,但情感上的連結相對較弱。
K小姐在33歲之前,從未覺得自己需要在性生活上做出妥協。她從事刑法工作,工作中充滿野心和上進心。她的生活非常忙碌,經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後,甚至週末也投入大量時間閱讀案件。多數時候,她都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謹慎監控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隱藏內心的真實自我,並以極大的自我控制來應對日常生活。
三個關鍵的內省,使她最終做出決定:
你猜最後怎麼著?K小姐結婚了嗎?選了誰呢?
👉正因K小姐在心理諮商中意識到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並逐步內省才意識到自己潛意識的問題,並能更好地面對婚姻大事(ps. 她後來把自己調整好,並和感情深厚的男友步入婚姻)。
這本書想傳遞給讀者的觀念:「去探索童年造成的影響吧!並把潛意識一直干擾你的思緒清除掉,才能真正解決人生的問題。」
回顧童年並不是為了責怪父母,因為他們當時或許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選擇責怪,這表明我們可能對童年有所理解,但缺乏深刻的內省。責怪往往伴隨著憤怒,意味著我們尚未透過自我覺察來釋放這種情緒。
過去的經歷依然在折磨你,才使你仍然憤怒。
有些人會宣稱自己的童年完美無缺,但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研究顯示,那些聲稱童年毫無瑕疵的人,往往無法清楚地回憶童年生活中的具體細節。他們似乎刻意抹去了所有負面的記憶,而他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或者有些人會說:「這有什麼意義?過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這種反應十分常見。然而,選擇遺忘過去的人往往會重蹈覆轍。他們極可能不自覺地重複錯誤模式,陷入無盡的循環。
內省的發生必須伴隨情感和重新體驗。你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去覺察:經歷或體驗時產生了什麼想法,哪些是真正屬於你、哪些是屬於父母對你的影響?只有這樣,你最終才能夠有透徹的理解。
你可以找一位值得信任的導師或朋友,讓他們陪伴你去探索;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分析師的協助。書中提供了許多問題指南,讓你能有跡可循地探索自己的童年,甚至可以去詢問當年曾參與過的家人,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童年。
此外,你也能通過創作來實現內心的探索。無論是閱讀小說和詩歌,聽詩劇、歌劇和流行音樂,還是看電影和電視節目,這些欣賞別人創作的作品,不僅能讓我們感到有趣,還能使我們有所啟發。
人生就像一場大戲,而你是這齣戲的編劇、導演、演員。
你是編劇,這齣戲可以是一場充滿笑聲的喜劇,也可以是一場令人心碎的悲劇。你可以設定主角帶著滿滿的夢想和裝備降臨人世,卻在最後什麼都沒帶走;也可以讓他從一手爛牌開始,憑藉智慧與勇氣逆風翻盤,成為人生的頂級玩家。
你是導演,這部戲有了劇本後,你要怎麼詮釋它?你希望這部劇給你自己收穫到什麼?你希望它帶給你的,是樣樣未完成的遺憾,還是滿滿的成就感?每個鏡頭、每個畫面,都是你對人生之旅的理解與期待。
你同時也是演員,無論劇本如何設計,無論導演如何指導,最終的演繹權掌握在你手中。你或許會是悲劇中的主角,但你在雨中含著淚、用盡全力的舞著;如果你是喜劇中的靈魂人物,那麼你可以用機智和幽默,將每一個場景演繹得熠熠生輝。無論人生賦予的是笑聲還是淚水,都是你揮灑演技、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解決許多難題,以最困擾你的事開始吧!例如:
你的文筆精彩與否並不重要,重點是幫助你分清過去的干擾和現在。第一步是選定一個主題,一個你會希望發生改變的具體事物。進一步,以自己為中心人物,搭配上我們今天提到的四個面向,開始釐清童年對你的影響,在寫作中得到啟發吧!
願我們都能將童年化成治癒一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