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悲救圖.2-回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彌陀悲救圖.2-回首(象山慶24.12.27)

日本.禪林寺有永觀律師(1033~1111)回首阿彌陀佛立像 (みかえり阿彌陀)」的傳聞:1082年2月15日,永觀師在佛堂經行念佛,忽見阿彌陀佛從法座下來,引領他同行。永觀師一時驚訝,腳步慢了,越離越遠,阿彌陀佛從左肩回望,慈悲的說:「永觀,遲矣!」明末清初,來自中國的非禪師,訪永觀堂,見此佛像,作〈永觀堂禮回顧彌陀如來〉云:「父母皆為兒女癡,如來度世亦如斯;眾生一去都忘返,轉得頭來是幾時。」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我輩卻永世長劫的流浪生死;今雖得聞佛所說,而起信念佛,願生極樂,於個人解脫總是太遲,也讓阿彌陀佛等太久了。

世紀中,淨土信仰流行於日本一般社會,為「死者之追善」。九世紀,比叡山圓仁大師倡「不斷念佛」。10~11世紀,建立「阿彌陀堂」、求「來迎」,行「臨終行儀」等…….。源信《往生要集》是以觀相念佛[12]為主,永觀、珍海以下,則提出「稱名念佛」。影響及於法然,而有專修念佛、善惡平等的「凡夫救度」理論。那個時代或皆如此,要等法然上人1175年創立淨土宗,1198年撰成《選擇本願念佛集》,日本才有「三重選擇」的正定念佛:「1.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2.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3.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正定之業者,是稱佛,稱必得生,依佛本願。」也就是依準於善導《法事讚》:「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又,此傳說中,阿彌陀佛回望說「太遲了」,似屬「苦口勸進」的溫柔,似不如「立撮行」的急切、強力;在此之後,新「真言宗」的玄證依密教護摩法而作了【阿彌陀佛鉤召圖】。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0會員
21內容數
淨土門 : 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象山慶-娑婆假名我,淨土法性身:輕鬆.寬坦.悠閒.隨緣=眾善隨喜,法義切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象山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彌陀悲救圖.3-鉤召(象山慶24.12.27) 日本.平安期《玄證本阿彌陀佛鉤召圖》:西方三聖為救度「剛強難調」眾生,往生極樂,廣設方便,軟硬皆施。圖中人坐在阿彌陀佛所賜的蓮花上,脖子被繩索緊套,阿彌陀佛雙手強拽(悲願無量);剛強凡夫雙腳蹬地,(不知好歹)頑固掙扎。觀世音菩薩在其後用蓮花撬推,助其
[攝生三願]的判釋(象山慶25.1.24)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711514      問: 48願第18~20三願是核心願,對象十方眾生.18至心信樂→偏信,19至心發願→偏願,20至心迴向→偏行.每一願皆應具足信願行,十方眾生具足三資糧皆得往生
還愚癡,非造作(象山慶25.1.23)     「還愚痴,生極樂」,乃相對於「極智慧,離生死」,是淨土門與聖道門的概判或勸化,不可執為教條(定論)而解為全然的「捨知解,如畜生[1]」;對世智之法行人,可誡勿多思多慮而妨(疑)念佛;對鈍根之信行人者,亦可勸令隨分的聞熏(淨土)法義以增其信解。人有智愚
念佛-定心與散心(象山慶25.1.13) 請問:印光祖師有強調"都攝三根",心想.口念.耳聽,問題來了!現在打佛七或領眾念佛,多用麥克風,多數念佛人,可能重在名號音聲,心想的部分,就忽略了.也可能對彌陀洪名的內涵,不很清楚,在念佛中,很難心存名號的功德利益,乃至以生死心或感恩心念佛。很多人都覺得打
從心所欲不逾矩(象山慶25.1.10)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1];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老天不絕人,迴峰轉出路;花開蝶競食,蔭成鳥爭宿。 人只活在個己心識中,世間與人事,乃夢想攀緣的幻像,來了又去,唯留殘影與餘情。經云「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
隨(自)智,隨(他)情 (象山慶’25.1.14)       佛教提及釋尊說法的方便,如隨自/隨他、因請而說/不問自說,這類二分或三分的名義與關係,略釋如下。     《涅槃經》35:「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     隨「他」意:佛一向隨順他機之意,說方便
彌陀悲救圖.3-鉤召(象山慶24.12.27) 日本.平安期《玄證本阿彌陀佛鉤召圖》:西方三聖為救度「剛強難調」眾生,往生極樂,廣設方便,軟硬皆施。圖中人坐在阿彌陀佛所賜的蓮花上,脖子被繩索緊套,阿彌陀佛雙手強拽(悲願無量);剛強凡夫雙腳蹬地,(不知好歹)頑固掙扎。觀世音菩薩在其後用蓮花撬推,助其
[攝生三願]的判釋(象山慶25.1.24)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711514      問: 48願第18~20三願是核心願,對象十方眾生.18至心信樂→偏信,19至心發願→偏願,20至心迴向→偏行.每一願皆應具足信願行,十方眾生具足三資糧皆得往生
還愚癡,非造作(象山慶25.1.23)     「還愚痴,生極樂」,乃相對於「極智慧,離生死」,是淨土門與聖道門的概判或勸化,不可執為教條(定論)而解為全然的「捨知解,如畜生[1]」;對世智之法行人,可誡勿多思多慮而妨(疑)念佛;對鈍根之信行人者,亦可勸令隨分的聞熏(淨土)法義以增其信解。人有智愚
念佛-定心與散心(象山慶25.1.13) 請問:印光祖師有強調"都攝三根",心想.口念.耳聽,問題來了!現在打佛七或領眾念佛,多用麥克風,多數念佛人,可能重在名號音聲,心想的部分,就忽略了.也可能對彌陀洪名的內涵,不很清楚,在念佛中,很難心存名號的功德利益,乃至以生死心或感恩心念佛。很多人都覺得打
從心所欲不逾矩(象山慶25.1.10)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1];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老天不絕人,迴峰轉出路;花開蝶競食,蔭成鳥爭宿。 人只活在個己心識中,世間與人事,乃夢想攀緣的幻像,來了又去,唯留殘影與餘情。經云「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
隨(自)智,隨(他)情 (象山慶’25.1.14)       佛教提及釋尊說法的方便,如隨自/隨他、因請而說/不問自說,這類二分或三分的名義與關係,略釋如下。     《涅槃經》35:「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     隨「他」意:佛一向隨順他機之意,說方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偉大 佛陀住世時,有位在家弟子祈求佛陀開示,並說道:「慈悲的佛陀啊!我每日學佛、念經、祈求,但為何我做生意都失敗;家宅不安,衰事纏身;甚至連衣食都成問題?到底我前世造了什麼惡業,今生受此果報?佛啊!請救我吧!」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 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的祖寺「彌勒大慈寺」,供奉一尊大概有兩、三樓高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聖像。為什麼這麼多的祖師大德都會供奉 彌勒菩薩的聖像?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祖師大德現在廣修供養,準備將來在 彌勒佛下生的時候,「龍華會上再相逢」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前幾日,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有唐氏弟子得大成就獲舍利堅固子263顆,現在大法王又一大弟子盧全芳居士,9月9日由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讚嘆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之無上如來正法, 打開佛國天窗之門29個小時,任眾人觀看佛國之景;仰諤大法王之法王像神奇地放出毫光加持有緣眾生長達3小時!
Thumbnail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法藏比丘第四十八願「聞名得忍願」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前賢你好: 末後大劫已盡頭,人生何處尋真假? 不遇明師難脫劫,點開玄關天地遊!   恭禧啊!恭禧!今日能夠拜明師求大道。現在我們的因緣就更為深厚了,因為我們都是濟公活佛的徒弟,是佛的弟子,這樣的因緣更是難求啊!然而由於自己没有盡到引保師成全之責,疏於關心照顧,未能將道場近日狀況、學修講辦之心
Thumbnail
那一刻,就在永觀堂,在回首佛的見證下,我遇見了極其脆弱與不安的自己,也在回首佛的眼神中,找到了療癒的力量與前行的勇氣。突然懂了,過往面對自己的缺失,面對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跌跤,總是執念於「遲了」,懊悔與不安反倒讓自己停下了腳步。直到遇見了回首佛,才幡然醒悟,「遲了」不是枷鎖,而是力量。
Thumbnail
阿彌陀從佛壇走下帶領他念佛,那一回頭寓意縱使天賦過人,也要謹記自信但不驕矜、律己不忘寬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偉大 佛陀住世時,有位在家弟子祈求佛陀開示,並說道:「慈悲的佛陀啊!我每日學佛、念經、祈求,但為何我做生意都失敗;家宅不安,衰事纏身;甚至連衣食都成問題?到底我前世造了什麼惡業,今生受此果報?佛啊!請救我吧!」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 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的祖寺「彌勒大慈寺」,供奉一尊大概有兩、三樓高的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聖像。為什麼這麼多的祖師大德都會供奉 彌勒菩薩的聖像?因為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祖師大德現在廣修供養,準備將來在 彌勒佛下生的時候,「龍華會上再相逢」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前幾日,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有唐氏弟子得大成就獲舍利堅固子263顆,現在大法王又一大弟子盧全芳居士,9月9日由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讚嘆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之無上如來正法, 打開佛國天窗之門29個小時,任眾人觀看佛國之景;仰諤大法王之法王像神奇地放出毫光加持有緣眾生長達3小時!
Thumbnail
龍德上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法藏比丘第四十八願「聞名得忍願」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Thumbnail
前賢你好: 末後大劫已盡頭,人生何處尋真假? 不遇明師難脫劫,點開玄關天地遊!   恭禧啊!恭禧!今日能夠拜明師求大道。現在我們的因緣就更為深厚了,因為我們都是濟公活佛的徒弟,是佛的弟子,這樣的因緣更是難求啊!然而由於自己没有盡到引保師成全之責,疏於關心照顧,未能將道場近日狀況、學修講辦之心
Thumbnail
那一刻,就在永觀堂,在回首佛的見證下,我遇見了極其脆弱與不安的自己,也在回首佛的眼神中,找到了療癒的力量與前行的勇氣。突然懂了,過往面對自己的缺失,面對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跌跤,總是執念於「遲了」,懊悔與不安反倒讓自己停下了腳步。直到遇見了回首佛,才幡然醒悟,「遲了」不是枷鎖,而是力量。
Thumbnail
阿彌陀從佛壇走下帶領他念佛,那一回頭寓意縱使天賦過人,也要謹記自信但不驕矜、律己不忘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