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自殺青少年》:剖析青少年自殺的成因與預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自殺青少年》這本書深入探討了青少年自殺的議題,分析了其成因、影響,以及預防策略。本書不僅揭示了這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更提供了實際的解決方案,旨在喚起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以下是一些重點內容,希望能幫助讀者更深入地了解青少年自殺的議題。

青少年自殺的現況與趨勢

  • 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青少年自殺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1]。
  • 香港的青少年自殺情況: 在過去數十年,香港的青少年自殺率一直偏高 [2, 3]。2016 年 3 月,香港在 9 天內有 7 名 11-22 歲的青少年自殺死亡 [1]。2015 年 9 月至 2017 年 4 月,共有 66 名青少年因自殺身亡 [3]。
  • 自殺個案分析: 在 2015-16 學年,有超過四分之一 (28%) 的學生自殺個案是中三或以下年齡的學生。 而在上學年 (2015-16), 大學生佔大多數, 差不多近八成 (78%) [1].
  • 媒體報導與事實不符: 媒體報導的內容往往與事實不符,例如過度強調學業壓力 [4]。

青少年自殺的成因

  • 多重因素的影響: 青少年自殺並非單一原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
  • 學業壓力 [3, 4]
  • 情緒問題 [3, 4]
  • 人際關係問題 [3, 4]
  • 家庭問題 [3]
  • 心理疾病 [3]
  • 模仿行為(Copy Cat) [5]
  • 潛在風險因素: 書中提到了一些青少年自殺的潛在風險因素,例如:
  • 童年時遭受虐待 [5]
  • 家庭中有精神病史 [5]
  • 經歷失落、失敗、失業等 [5]
  • 濫用藥物或酒精 [5]
  • 加入黑社會或有管教問題 [5]

預防青少年自殺的策略

  • 學校的角色: 學校是預防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場所,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6]。
  • 建立三級預防模式: 包括第一層:訓練老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第二層:篩選出高危學生並提供心理輔導;第三層:處理危機事件,避免衝擊擴大 [6-8].
  •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加強心理健康課程和情緒管理教育,教導學生認識和處理情緒 [9, 10].
  • 建立學生的自尊感: 老師和教授可以透過不同途徑建立學生的自尊感,包括安全感、獨特感、歸屬感、能力感和方向感 [11, 12].
  • 創建快樂的校園: 建立一個關愛學生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一部分 [13].
  • 家庭的角色: 家庭應給予青少年支持和關愛,並留意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3].
  • 與孩子溝通: 家長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擾。
  • 提供支持: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給予支持和鼓勵。
  • 社會的支持: 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14].
  • 提升對青少年自殺的認識: 社會各界應加強對青少年自殺的認識,共同預防自殺事件的發生。
  • 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為青少年提供可及的心理諮詢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
  • 生命教育: 通過生命教育,讓青少年認識生命的價值,學習如何應對困難 [15, 16].

自殺個案的啟示

  • 自殺的原因: 自殺的原因可以簡單歸納為: 嚴重的的情緒困擾,想要脫離痛苦,以及一種溝通的方式 [17].
  • 自殺的徵兆: 要留意青少年出現的自殺徵兆,並及時提供幫助。
  • 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和痛苦 [15].

總結

《自殺青少年》這本書揭示了青少年自殺的複雜性和嚴重性。透過了解自殺的成因和預防策略,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ion的沙龍
7會員
88內容數
筆者在讀神學的時候讀了不少書,希望簡單的整理一下,方享給大家 出版專題頭像: Photo by Naassom Azevedo on Unsplash 出版專題底圖: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oni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介紹 《開啟你的靈性力量》這本書探索了肉眼不可見的隱形世界,並闡述了這個世界如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互影響 [1]。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認識到靈性世界的真實存在,並學習如何運用新的眼界去理解和體驗這個世界 [1]。書中探討了天使、惡魔和其他靈性實體,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人類的意識和生命 [1-3]. 本書鼓
2025/02/28
介紹 《開啟你的靈性力量》這本書探索了肉眼不可見的隱形世界,並闡述了這個世界如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互影響 [1]。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認識到靈性世界的真實存在,並學習如何運用新的眼界去理解和體驗這個世界 [1]。書中探討了天使、惡魔和其他靈性實體,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人類的意識和生命 [1-3]. 本書鼓
2025/02/27
介紹 《馬來西亞民主轉型:族群與宗教之困》這本書深入探討了馬來西亞在民主轉型過程中,族群與宗教因素所帶來的挑戰與影響 [1-11]. 本書分析了歷史背景、政治結構、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如何交織在一起,塑造了馬來西亞的政治景觀。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理解馬來西亞民主轉型的複雜性,以及族群和宗教在政治中的
2025/02/27
介紹 《馬來西亞民主轉型:族群與宗教之困》這本書深入探討了馬來西亞在民主轉型過程中,族群與宗教因素所帶來的挑戰與影響 [1-11]. 本書分析了歷史背景、政治結構、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如何交織在一起,塑造了馬來西亞的政治景觀。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理解馬來西亞民主轉型的複雜性,以及族群和宗教在政治中的
2025/02/26
介紹 這本書《55成為說話有趣的人》[1] 提供了一套實用的說話技巧,旨在提升溝通能力和人際吸引力。書中作者吉田照幸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分享了55個讓對話變得生動有趣的公式。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還是日常閒聊,這些技巧都能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表達自己,並與他人建立更良好的關係 [1]. 本書不僅適
2025/02/26
介紹 這本書《55成為說話有趣的人》[1] 提供了一套實用的說話技巧,旨在提升溝通能力和人際吸引力。書中作者吉田照幸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分享了55個讓對話變得生動有趣的公式。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還是日常閒聊,這些技巧都能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表達自己,並與他人建立更良好的關係 [1]. 本書不僅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2010年代開始,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急遽惡化,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和自殺的比例急遽上升,成為全球化現象。這本書還沒出版的時候,我就已經在關注了。很高興台灣有出版社引進,這個現象跟議題越來越重要、影響也越來越大。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2010年代開始,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急遽惡化,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和自殺的比例急遽上升,成為全球化現象。這本書還沒出版的時候,我就已經在關注了。很高興台灣有出版社引進,這個現象跟議題越來越重要、影響也越來越大。
Thumbnail
看到這樣的新聞: 「根據衛福部2024年統計,過去5年間12至17歲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占比12.5%上升至18.4%,自殺已成為青少年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位。」分析主要怪罪學業壓力和社群媒體的不當使用,內心不禁感嘆「房間裡的大象」成為與新冠共存後,最明顯的社會現象。不抱怨,繼續努力提供科學證據。。。
Thumbnail
看到這樣的新聞: 「根據衛福部2024年統計,過去5年間12至17歲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占比12.5%上升至18.4%,自殺已成為青少年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位。」分析主要怪罪學業壓力和社群媒體的不當使用,內心不禁感嘆「房間裡的大象」成為與新冠共存後,最明顯的社會現象。不抱怨,繼續努力提供科學證據。。。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到2030年時,憂鬱症會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 「在台灣約有200萬人患有憂鬱症」 讀了這段介紹,加上自己生活周遭也遇過憂鬱症患者,所以讓我開始了解憂鬱症真的是需要被重視的。 讀完這本書,你會對憂鬱症有完整的了解,也可以知道要怎麼樣面對和陪伴憂鬱症患者。了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到2030年時,憂鬱症會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 「在台灣約有200萬人患有憂鬱症」 讀了這段介紹,加上自己生活周遭也遇過憂鬱症患者,所以讓我開始了解憂鬱症真的是需要被重視的。 讀完這本書,你會對憂鬱症有完整的了解,也可以知道要怎麼樣面對和陪伴憂鬱症患者。了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探討社群媒體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尤其著重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社群軟體如何造成青少年焦慮、缺乏安全感以及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書中引用數據佐證,社群媒體的比較文化、虛擬互動的空虛感如何戕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作者並提出解方,例如限制校園手機使用,以及加強家庭陪伴等,呼籲社會重視此問題。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探討社群媒體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尤其著重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社群軟體如何造成青少年焦慮、缺乏安全感以及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書中引用數據佐證,社群媒體的比較文化、虛擬互動的空虛感如何戕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作者並提出解方,例如限制校園手機使用,以及加強家庭陪伴等,呼籲社會重視此問題。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大重塑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大重塑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針對這書中的兩大夾擊青少年跟孩童的勢力中的第二勢力,也就是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的議題來分享。 *本書提出的青少年與兒童心理健康下降的兩大主因包括: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以及現實世界中的過度保護。 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 若在現實世界中有極大程度的自主性,以及不受大人監督的玩耍,孩子大腦會長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針對這書中的兩大夾擊青少年跟孩童的勢力中的第二勢力,也就是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的議題來分享。 *本書提出的青少年與兒童心理健康下降的兩大主因包括: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以及現實世界中的過度保護。 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 若在現實世界中有極大程度的自主性,以及不受大人監督的玩耍,孩子大腦會長時間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7)於教育部專報以後,針對青少年吸菸與電子菸網路販售,向相關單位提出質詢。並關心近日性犯罪前科美籍人士入境事件。郭昱晴表示,相關單位應加強對青少年吸菸原因的深度分析、加強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對吸菸危害的認識,並減少社交環境中的吸菸行為模仿,這些才是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的關鍵。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7)於教育部專報以後,針對青少年吸菸與電子菸網路販售,向相關單位提出質詢。並關心近日性犯罪前科美籍人士入境事件。郭昱晴表示,相關單位應加強對青少年吸菸原因的深度分析、加強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對吸菸危害的認識,並減少社交環境中的吸菸行為模仿,這些才是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一部關於青少年犯罪的劇集,指出家庭因素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影響,並強調法律與社會責任的關聯。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社會對未成年犯罪的漠視,促使觀眾對於公平正義與法律意義的追思。尤其面對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本文呼籲社會各界應更加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與心靈需求,共同打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一部關於青少年犯罪的劇集,指出家庭因素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影響,並強調法律與社會責任的關聯。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社會對未成年犯罪的漠視,促使觀眾對於公平正義與法律意義的追思。尤其面對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本文呼籲社會各界應更加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環境與心靈需求,共同打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