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的背後:社會與法律的反思

更新於 2024/11/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久聞這部戲許久,作為青少年助人工作者實在不該錯過才是,畢竟裡面的許多狀況跟場景,都是讓人感到不陌生的;但是什麼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偏差了?許多人都認為家庭是主因,不過直接先分享最後一集的內容「養大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反過來說一個孩子無法好好長大,是整個村莊的漠視」所以沒有誰有絕對權力去說那些加害少年跟家庭的不是,身處在大環境的每個人都是加害者之一。

從第一集的開頭就讓人很震撼跟熟悉,為了慶祝處分期滿的少年們,跟著法官在餐廳一起用餐慶祝,結果才只是去上個廁所而已,就發生了竊盜的行為,並且被新來的法官給看到了,開啟了主角為什麼討厭少年跟執意要到少年法庭(劇中說明這樣的經歷對於生涯並無任何實質意義)理由是「如果還只是少年,就敢做出犯法的事,還沒有任何悔意,這些孩子為什麼敢這樣?」但這樣的孩子少嗎?也許對於大部分的刻板印象是來自於家庭狀況不好的孩子,不過事實上也有很多家庭環境很好、父母親社經地位很高的,在電影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先生跟其同夥就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十集的內容裡面有七個案件,而其中五個可以說是拿真人真事的案件來稍作改編而已,而這些加害少年的最後,幾乎都因為未成年甚至未滿十四歲、或者還只是兒童就被輕判跟無罪;但是造成的傷害輕則被性侵或是散播不雅照片、重則連受害者的性命都沒了,裡頭讓人最覺得可笑的是、學校集體作弊事件,在事情發生後有涉及案件的少年主動申請休學,在通過之後不但還可以利用在校其他事項來申請學校,而其他原先好好參加考試的,反而還要面臨重考跟學校排名的競爭,真的不禁讓人心想、這世界上的公平正義到底在哪裡?

那麼法律存在的意義到底是甚麼?曾經有看過分享說「法律只能做到懲處,而沒有獎賞」意味著沒做錯事的人有可能被捲入事端後,反而受到了處罰;但是那些有錢有權勢的人,花大錢聘請律師從中找尋對自己有利的內容後就可以沒事,這樣的狀態加上未成年的身份,也難怪少年犯罪率只會不斷提升、要是再加上有精神鑑定的話更是無敵星星防身了。

從法官出發的角度來看少年犯罪,老實說很有意思、意味著最終的決定都落在法官身上,那麼法官的態度跟專業能力就是很大的彈性空間了。劇中一共出現了兩個部長法官跟兩位一般法官,四位法官對於法律的解讀態度各有不同,而有跟外界接觸的高位法官又跟在第一線的法官心態也有所不同,甚至在孩子們之間流傳只要不遇到主角,其他法官都會輕判的說法。看完整部劇之後的心得就是「比起有專業的法官,能夠遇到有良心的法官是最棒的了」畢竟在名利跟人際面前,法官也只是普通人、其理應保持中立的態度絕對是會受到誘惑跟搖擺的。

近年來全世界的青少年議題是越來越多了,不管是犯罪率、升學主義、自殺率等等,很多助人者或是自己是老師的大人們,不是沒有生小孩就是沒時間教小孩、或者直接花錢把小孩從私立學校,這樣的風氣實在讓人感慨,如果可以有所選擇就停止科技的研發吧,把重心跟注意力拉回到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平安健康的環境中好好長大,不要去漠視任何社會案件,因為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天降落在自己或是重要他人身上,並且沒有辦法好好面對跟承受這一切。

avatar-img
17.9K會員
252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真實案件。透過訪談案件的相關人士,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始末。當受害者開始跟嫌犯成為室友後,就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內容是小丑被審問的影片,哈莉於心不忍,毀了時空警察屬。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Thumbnail
犯罪心理是我的啟蒙影集,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追劇的影集到現在及未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自省,每個案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上的的解釋。 認知、行為是相互影響(心智與刺激行為)沒辦法可以用獨立式的看法看待任何問題。 大學有修認知心理與行為理論(還是主修科目)光〔腦科學〕就可以講很久,大腦皮質很
Thumbnail
相隔4年正式回歸,首季的主題是藉連環自殺探究尋死背後的理由,繼而帶出人文關懷為想死的人帶來一點希望,第二季的主題是藉連環殺人案的公式套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議題探討,藉陳年舊案的重啟調查與相關人的接連死去,揭開埋藏多年的真相。
Thumbnail
原書名《教孩子反省就是教成罪犯》 這本書有著聳動的書名「教出殺人犯」,乍看還以為是本描述如何教出殺人犯的恐怖小說。但細看書籍介紹,原來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徹底消除「做錯事就該反省」的價值觀。
Thumbnail
1956年,一名因盜竊被逮捕的13歲少年在被女警審問中,突然生命垂危.....。
Thumbnail
前陣子台灣社會事件,國中生殺同學 然後之後的判刑相關爭議 我立刻想到這個真實社會事件的優秀日本漫畫 同樣都是在探討未成年殺人和相關議題 廢話不多說了,自己點進去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真實案件。透過訪談案件的相關人士,娓娓道來整個事件的始末。當受害者開始跟嫌犯成為室友後,就是一連串災難的開始,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內容是小丑被審問的影片,哈莉於心不忍,毀了時空警察屬。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Thumbnail
犯罪心理是我的啟蒙影集,也是大學畢業後一直追劇的影集到現在及未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與自省,每個案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上的的解釋。 認知、行為是相互影響(心智與刺激行為)沒辦法可以用獨立式的看法看待任何問題。 大學有修認知心理與行為理論(還是主修科目)光〔腦科學〕就可以講很久,大腦皮質很
Thumbnail
相隔4年正式回歸,首季的主題是藉連環自殺探究尋死背後的理由,繼而帶出人文關懷為想死的人帶來一點希望,第二季的主題是藉連環殺人案的公式套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議題探討,藉陳年舊案的重啟調查與相關人的接連死去,揭開埋藏多年的真相。
Thumbnail
原書名《教孩子反省就是教成罪犯》 這本書有著聳動的書名「教出殺人犯」,乍看還以為是本描述如何教出殺人犯的恐怖小說。但細看書籍介紹,原來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徹底消除「做錯事就該反省」的價值觀。
Thumbnail
1956年,一名因盜竊被逮捕的13歲少年在被女警審問中,突然生命垂危.....。
Thumbnail
前陣子台灣社會事件,國中生殺同學 然後之後的判刑相關爭議 我立刻想到這個真實社會事件的優秀日本漫畫 同樣都是在探討未成年殺人和相關議題 廢話不多說了,自己點進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