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期間看完了納瓦爾寶典,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會以為是一本古老的書,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被稱為寶典的,都是那種古人智慧的結晶。
而這本納瓦爾寶典則是一本比較接近現代人(或說是最近十年)適用的一個準則的書,因為最近這十幾年的科技發達程度相當的快速成長,自從電腦發明、網路、手機、社群和AI等,人類科技在這十幾年內快速的發展,有一些過去時代的真理書,是有些內容沒那麼適用了。
古人的致富方法似乎用在現代也不一定完全是適用的,但是在人性的部份則是相通的,而這本書就兼具了用現代人的角度,而且是最有錢的美國移民的角度去看的符合現代人的真理與智慧,又因為作者是從印度來的移民者;所以作者在靈性也很有研究,他談到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所以這本書有點像是靈性老師的賺錢方法論,不過他說的不是有錢(rich)而是財富(wealth)。
我很喜歡其中一個理念是"99%的努力都是浪費的,要找出那個關鍵的1%的龐大複利"。
因為我就是一個什麼都想要做的貪心的人,反而忽略了把精力留給最重要的那個1%。
比方說我 同時學了日文英文,又想學韓文跟法文;想要存錢去旅行,但又想花錢在打扮跟買衣上;想要做設計,但又想要寫作跟畫插畫,想減肥但同時也想吃盡美食,想要出去玩又想在家創作;真的是浪費了太多時間在那無謂的努力上。
所以這個"找出重要的可以產生1%複利的項目"是對我以及現代人很重要的觀念,因為我們精力有限,所以要找出那關鍵的1%的重要的事,然後把它做到最好,才不會很容易被取代。
他的說法推翻了過去我的想法,比方說去年我的年假明明就想在家創作,但又想要一個多彩多姿的年假,所以我安排了一些創作的目的也約了一些朋友過年的見面;但是這樣的多彩多姿年假會不會讓自己很累呢?
所以我也反省了今年的自己,反正去其他地方跟朋友見面也是花時間跟金錢,那麼不如就留在家附近休息跟看書吧!我2月份時也報了一個線下課跟志工活動,我也都取消了,只留下那個比較接近自己關鍵1%的活動。
所以這個年假我其實有達到我自己的目標,做了許多運動,控制了自己的體重,看了喜歡的書以及影片等,內心是富足的。避開那無效的社交,把時間都放在自己跟重要的家人身上。
這個概念跟之前的斜摃有點不相同,斜摃是把自己的精力分出來做許多事,有點像之前的吳淡如說的"二把刷子當然不夠,你必須要有一打刷子";這個很多刷子的概念跟找出自己的關鍵1%不太相同,但我覺得找到關鍵1%是可以讓人比較聚焦的,也比較容易看到成效。
要培養很多把刷子有時會很累,不如把重點放在做好一把無法取代的刷子,但就是看個人的選擇,因為每個人的體力跟個性是不同的。納瓦爾寶典的找到關鍵1%也包括了工作、興趣以及人際關係,要找到你可以投入的人事物,投入你的精力做到最好,才可以享受到複利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