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做的」和「世界需要的」之間來回掙扎
在「物質享受」和「精神生活」之間來回掙扎
在「急躁」和「懶散」之間來回掙扎
在「做太多」和「做太少」之間來回掙扎
在「過度思考」和「思考不夠全面」之間來回掙扎
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但發現現實的方向不是我內心的渴望
於是我想轉向,但我容易太急躁
仔細想想這不就是karma yoga「行動瑜伽」
在行動中遇到因果,然後發現方向偏離時及時調整
只是說起來簡單,在行動和接收到因時,是感覺到滿不舒服的
而且不知道該轉的方向是哪裡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人生就是這樣
不舒服無法避免,或是因為「想避免」所以才不舒服
只要看到,生活處處是提醒
和人相處而產生的情緒、行程中的冥冥安排、身體的狀況反應
都在提醒我「欲速則不達」
重點不是要很快達到目標
而是慢下來認識自己,包括身邊的人、現在的課題、目標背後的渴望
簡單來說就是拉高角度看懂這個「局」
這就是兩年前我在哲學課學到的觀念
但是那時候了解的是理論,我沒有實際經驗
甚至想要逃避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妄想留在精神世界就能看懂世界的局
事實已證明沒辦法
我必須得走入自己的現實世界,培養自己的本事跟經驗
在自己走路時,也當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自以為的那樣成熟
還是一樣急躁、沒經驗、沒能力
但其實這正是我要面對的
想到這裡,覺得人生真的需要神話
因為神話主角的歷程為我們揭示了自己可能經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