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媽媽去旅行:在泰國旅程中看見她老去的痕跡,學會珍惜當下的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時候,我常在書店裡瞥見那些教人「如何與年邁的父母相處」的書籍,卻總是沒有太大的共鳴。因為在我的記憶裡,媽媽正值壯年,活力四射,愛打扮、愛漂亮,「老」這個字似乎與她毫不相干。我從未想過,這一天會悄然到來,會發生在那個我心中永遠年輕的她身上。

今年過年,我和媽媽一起完成了一趟說走就走的國外旅行。我們的足跡遍佈清邁、華欣與曼谷,整趟旅程由我一手規劃,背包客式的風格:能走路絕不搭車,能騎摩托車絕不坐計程車,只為了深入探索這片土地最真實的角落。旅程初期,或許是腎上腺素作祟,媽媽以近乎亢奮的姿態跟隨著我,任勞任怨、不曾抱怨。然而,到了第七天,疲憊終於爬上她的臉龐,藏不住了。

當時的我,竟然生出了些許不耐煩的情緒。我心裡抱怨著:「這麼怕曬太陽,以後跟團就好;這麼不耐走,以後跟團就好,為什麼要拖慢我的步伐?」媽媽反覆問著我覺得「愚蠢」的問題,例如:「等一下要去哪裡?」「為什麼 Wi-Fi 連不上?」「跟攤販說糖少一點,我身體受不了。」還有她對泰國食物的挑剔:「太酸、太甜、太辣,這些我都不喜歡。」那些看似雞毛蒜皮的抱怨,在當下的我聽來,彷彿是一場場情緒的拉扯,內心的小宇宙一次次地爆炸。

但現在回想起來,我怎麼會有這些自私的念頭?我怎麼會忽略,眼前這個女人已經年屆六十?

我有沒有想過,也許她根本不喜歡舟車勞頓的旅程,但卻因為想多陪陪長年在外的我,才毅然決然踏上這段路?


我有沒有想過,曾經呀呀學語的我,也是這樣挑剔、吵鬧,而她總是耐心包容,從未嫌棄?


答案是——我當時沒有想過。

這趟旅程,像一面鏡子,讓我看見了自己忽略已久的事實。媽媽那曾經光滑細緻的肌膚,悄悄浮現了歲月的斑痕;曾經茂密烏黑的髮絲,也因為時光與擔憂兒女的重擔,逐漸稀疏;那雙曾牽著我學步的小手,指尖的細嫩早已被歲月風霜刻畫出一道道乾裂的紋路。

當我終於停下腳步仔細端詳,才驚覺——媽媽真的老了。

我開始計算,還有多少日子可以陪她走走、聊聊天。扣除掉在外工作的時間,真正能朝夕相處的日子竟只剩下短短的三百多天。這個數字像是一記悶棍,敲在我心上,提醒著我:時間從不等人。

或許,現在開始好好珍惜,一切都還來得及吧?



avatar-img
2會員
18內容數
我是一位系統分析師,名副其實的打工仔;內心富含正義但卻是個膽小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下午家訪一個一百歲的阿嬤,本來預期應該是個瘦弱的虛弱長輩,沒想到到案家一看,是個帶著長珍珠項鍊,滿頭雪亮白髮,霸氣的獨居老太太! 問住在外縣市,特別會來等家訪的兒子,媽媽今天有特別打扮嗎?兒子搖搖頭說,沒有,媽媽每天穿著就是這樣! 聽說老太太九十六前都還會騎腳踏車,兒子請過幾個外勞都被老太太辭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珍愛與時光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八十五歲奶奶陪伴孫女一路走來的故事。文章充滿溫暖和愛意,是一篇感人的敘述。
Thumbnail
25年後的這天113年4月3日,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影響了上班上課,也給少數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文章描述了作者帶著退化到嬰幼兒狀態的85歲母親前往苗栗的旅途,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愛與陪伴的重要性。在風雨中,作者用陪伴的方式為母親最後的旅程劃上溫馨的句點。
Thumbnail
母親71歲第一次出國。處於失智進程的她,若參加一般的旅行團,我跟弟弟仍會很緊蹦吧! 改稱【療癒旅行團】或許也不為過。 這篇是回來後,整理的分享草稿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以前寒暑假,由於父母平常都在外工作,因此午餐都是由阿嬤為我們這群孫子孫女準備。每次用餐後,我們總喜歡和阿嬤聊上幾句才讓她去午休。 有一天,阿嬤告訴我們「我原本打算退休後要去欣賞許多國家的風景,結果才出國一兩次,就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那時候我才58歲。」總是心裡很平靜的阿嬤,突然間顯得有些失落,原以
我以前總覺得老天爺對我的母親相當不公平,姑且不論年輕時艱苦的生活擔子,退休之後,本來天天去爬柴山養生,過了幾年舒心的日子,假日我也會陪著去,還想著,以後我退休也要天天爬山,如此山中無歲月的清新生活,實在太美好了。有時,我們找個附近有森林遊樂區或郊山路線的飯店渡假,天還沒亮,母親早已走了一趟回來等著大
下午家訪一個一百歲的阿嬤,本來預期應該是個瘦弱的虛弱長輩,沒想到到案家一看,是個帶著長珍珠項鍊,滿頭雪亮白髮,霸氣的獨居老太太! 問住在外縣市,特別會來等家訪的兒子,媽媽今天有特別打扮嗎?兒子搖搖頭說,沒有,媽媽每天穿著就是這樣! 聽說老太太九十六前都還會騎腳踏車,兒子請過幾個外勞都被老太太辭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珍愛與時光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八十五歲奶奶陪伴孫女一路走來的故事。文章充滿溫暖和愛意,是一篇感人的敘述。
Thumbnail
25年後的這天113年4月3日,突如其來的強烈震動,影響了上班上課,也給少數人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文章描述了作者帶著退化到嬰幼兒狀態的85歲母親前往苗栗的旅途,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了愛與陪伴的重要性。在風雨中,作者用陪伴的方式為母親最後的旅程劃上溫馨的句點。
Thumbnail
母親71歲第一次出國。處於失智進程的她,若參加一般的旅行團,我跟弟弟仍會很緊蹦吧! 改稱【療癒旅行團】或許也不為過。 這篇是回來後,整理的分享草稿
Thumbnail
我出生時,奶奶70歲,正是退休遊山玩水的日子; 我三歲時,奶奶73歲,正式接替我母親的照顧角色; 我七歲時,奶奶77歲,因我一句我會想你,拒絕了旅遊團,從此不再外出遊歷; 我畢業時,奶奶90歲,她終於鬆懈放下責任,記憶也一起放下。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以前寒暑假,由於父母平常都在外工作,因此午餐都是由阿嬤為我們這群孫子孫女準備。每次用餐後,我們總喜歡和阿嬤聊上幾句才讓她去午休。 有一天,阿嬤告訴我們「我原本打算退休後要去欣賞許多國家的風景,結果才出國一兩次,就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那時候我才58歲。」總是心裡很平靜的阿嬤,突然間顯得有些失落,原以
我以前總覺得老天爺對我的母親相當不公平,姑且不論年輕時艱苦的生活擔子,退休之後,本來天天去爬柴山養生,過了幾年舒心的日子,假日我也會陪著去,還想著,以後我退休也要天天爬山,如此山中無歲月的清新生活,實在太美好了。有時,我們找個附近有森林遊樂區或郊山路線的飯店渡假,天還沒亮,母親早已走了一趟回來等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