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重新找回日本價值的《梅乾與武士刀》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樋口清之在1974-1976年出版的《梅乾與武士刀》,台灣的版本在2017年翻譯出版,已是距他去世20年後的事情了。

(左)2017台灣版《梅乾與武士刀》封面,時報出版;(右)樋口清之先生 (photo:web)

(左)2017台灣版《梅乾與武士刀》封面,時報出版;(右)樋口清之先生 (photo:web)

正如同樋口在前言中所說,這是一本「重新找回日本人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價值」的書,作為後來以「樋口學」的民俗考證日本文化而自成一格的起點,在往後無數討論日本文化的書籍中都或多或少提及到本書,當然也有許多反論,覺得過度美化日本文化或民族性。但作為台灣人,我想中國、日本、南島諸國都是滋養我們文化的來源,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根源,但因為涉及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間的討論時,時常被混淆,因此我們常會陷入矛盾。

就這點而言,日本是相對幸運的,這點連小倉紀藏在談及韓國文化的《用心了解韓國》(雜記|《用心了解韓國》一書中的恨與憧憬也不得不承認,作為侵略國的影響與戰後相對幸運的角色,也導致許多沒有解除的恨意。

因此在看待這本書時,一邊思考認同的同時,也在想台灣自己的文化根基會是什麼呢,總不會是《香蕉與腳踏車》吧(笑)?整理一下覺得喜歡的部分:

「對於自己不懂的事物便貿然斷定『那是不可能存在的』,未免太過傲慢。畢竟,科學再怎麼絕對,終究並非萬能。」

距離樋口撰寫本書的時間已超過50年,1970年代是戰後日本復甦、重新展現自身文化的時刻,相比20世紀初,日本在民藝上的推動、大西克禮將日本美學重新定位、鈴木大拙將禪學和日本文化結合推給西方世界時,西方對於日本作為最早西化的東亞國家其實抱有某種程度的神秘好奇感,然而在二戰後的衝擊,由露絲・潘乃德於1946年出版的《菊與刀》成為了一個打開文化溝通差異的切口,引發的討論也撼動日本對於自身文化價值的理解。

我想樋口想以東方的角度,去辯駁那能認為是兩極的雙重性,其實是日本文化中陰陽兩面共融的現象,也才會說:「『彎曲』和『堅固』是兩回事。堅韌的刀即使彎曲也不至於折斷,而日本的武士刀正具備了這種極度矛盾的特質。」


➋ 現在回看過去歷史發生的討論,很常會被用一種又沒有經歷過怎麼談論的立場來指責,所以看到樋口「就連我們這些學歷史的人,也經常不自覺用現代人的角度看歷史,以致於容易錯失事物的真貌。」我覺得做為一個討論者,有著開闊的胸襟和角度看事情這點,非常值得佩服。


➌ 在談到日本文化建立在非常深厚的外來文化累積,他說「有些事物乍看下宛如日本原生的東西,仔細分解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種綜合再生的產物。而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先民能夠融合在地的風土民情,進而創造出獨一無二、嶄新事物的智慧。」因此,對於一樣有著多元外來文化影響、還在累積自身文化底蘊的台灣,我想也需要足夠的具有包容性,才能生長出自己的樣貌和特色。


➍ 講到日本文化中「床之間」和「玄關」的出現,提出「讓心靈空間有更多的餘裕」的空間,作為一個可以供精轉換的中介地帶,對於日本人精神生活支柱的影響。


➎ 將「道」的意義回應日本文化中的「不合理中的合理」。就樋口而言,無論茶道、華道、香道,都是需要「透過技術去領略內在所蘊藏的『精神』」,是一種持續的訓練之路,而非一個達成的結果。進而在這個追求的過程裡,訓練心性和精神,回到人生的哲學。因此才會有別於西方美學的「未完成的美」的說法。

2025.01.12 閱
2025.01.13 記 threads
2025.02.06 改 vocus


《梅乾與武士刀:在傳統文化中的古老智慧,揭開大和民族創新獨步的關鍵》

作者:樋口清之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
出版年:2017
ISBN:9789571369624
頁數:264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書),市圖借閱


內容總結
梅乾與武士刀
5
/5
avatar-img
28會員
48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Morning Room ✺ 的其他內容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5/5裏日本的幸福
原廣司在今年的1月3日離世,或許是為了感懷一下對大師的敬意,所以借了《聚落的100則教誨》(集落の教え100),記錄一下這本1998年出版,彙集超過20年多來走訪聚落的思想篇章。
5/5聚落的100則教誨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5/5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展覽心得,盛讚展覽空間設計與作品的完美結合,並與過往羅丹展、梵谷展及富邦典藏展作比較,點出空間佈置與票價策略上的差異與調整,以及美術館在社會角色定位上的反思。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探討藝術場所(博物館、美術館、藝廊等)的分類和命名問題,以英國國家藝廊和威廉・莫里斯藝廊為例,探討其命名與時代背景、功能定位的關係,並延伸到當代美術館的公共角色與藝術推廣的討論。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5/5裏日本的幸福
原廣司在今年的1月3日離世,或許是為了感懷一下對大師的敬意,所以借了《聚落的100則教誨》(集落の教え100),記錄一下這本1998年出版,彙集超過20年多來走訪聚落的思想篇章。
5/5聚落的100則教誨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5/5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展覽心得,盛讚展覽空間設計與作品的完美結合,並與過往羅丹展、梵谷展及富邦典藏展作比較,點出空間佈置與票價策略上的差異與調整,以及美術館在社會角色定位上的反思。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探討藝術場所(博物館、美術館、藝廊等)的分類和命名問題,以英國國家藝廊和威廉・莫里斯藝廊為例,探討其命名與時代背景、功能定位的關係,並延伸到當代美術館的公共角色與藝術推廣的討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的成名作《00年代的想像力》計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消息,幾年前起不論是在香港或台灣,都偶有所聞,但從結果看來,始終未有成事。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今天,我在日本網站上,讀到長尾和宏(醫學博士.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尊厳死協会副理事長),撰文追悼在日朝鮮作家梁石日(1936-2024)辭世的文章,我讀來深受感動。當下,我腦中浮出了一個念頭:我何不把這篇文章編譯分享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理解和認識到,一個置身日本的朝鮮作家在困頓與磨難的人生中,一面與命運搏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森崎書店の日々》 ✍️作者:八木澤里志 譯者: 張秋明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2/12/15 📝閱讀記錄: 看過幾篇書評後,我到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 因爲情傷與離職來到森崎書店的貴子,其實應該是性格較溫和,容易自責的人,而繼承販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這本「101則與情緒和平共處的幸福人生指南」 作者有川真由美說台灣是她的第二故鄉,這本《練習不生氣》是她在台灣寫完的,內容因此融合了日本與台灣兩種不同的文化觀察和體悟。
Thumbnail
話說書腰寫到這書就是2016年日本哄動一時的「文庫X」真身,無知的我就好奇搜尋了「文庫X」到底是什麼。 原來當年日本澤屋書店的資深店員 — 長江貴士讀過這書後深受震撼,奈何非小說類作品的銷量向來不理想,於是斗膽提出另類的行銷策略。 長江將自己寫得密密麻麻的推薦文變成封套,再覆上膠膜,所以讀者購買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的成名作《00年代的想像力》計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消息,幾年前起不論是在香港或台灣,都偶有所聞,但從結果看來,始終未有成事。
Thumbnail
文豪Japan 太宰治、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人,是日本文學史上的名家,各自憑藉自己那獨特風格與思路,開創出明治-大正時代文學裡的璀璨盛事。 每當閱讀這些名家的著作,從溫馨日常般擬人視角敘述,到人心詭變的警世語,讓我深切感受到那專屬於日式,獨有的隱晦不明的暗喻與溫婉省悟。 而世間的萬物常理與運
Thumbnail
‧ 多年前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阿信》捲土重來,又在緯來日本台重播了。經典就是經典,百看不厭。記得當年文經版小說原著中文本,還是鍾肇政先生翻譯的呢! ‧ 日本寫實主義小說家尾崎紅葉(1868-1903)《金色夜叉》,自1897年起於《讀賣新聞》連載,大受歡迎,包括前篇、中篇、後篇、續篇、再續、三續
今天,我在日本網站上,讀到長尾和宏(醫學博士.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尊厳死協会副理事長),撰文追悼在日朝鮮作家梁石日(1936-2024)辭世的文章,我讀來深受感動。當下,我腦中浮出了一個念頭:我何不把這篇文章編譯分享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理解和認識到,一個置身日本的朝鮮作家在困頓與磨難的人生中,一面與命運搏
昭和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十點起床,閱讀谷崎潤一郎的《倚松庵随筆》,我為其透通人生的老境所吸引。最近,我聆聽了一張莫里斯.雪佛萊的黑膠唱片,體會出老成的圓熟和年輕的稚澀,更深切感到僅憑血氣方剛做事無法成就大事。下午一點,我進入排練場。「荒神山(上浴血火拼)」的段子不錯,「雜耍逗笑」
Thumbnail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森崎書店の日々》 ✍️作者:八木澤里志 譯者: 張秋明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2/12/15 📝閱讀記錄: 看過幾篇書評後,我到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 因爲情傷與離職來到森崎書店的貴子,其實應該是性格較溫和,容易自責的人,而繼承販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這本「101則與情緒和平共處的幸福人生指南」 作者有川真由美說台灣是她的第二故鄉,這本《練習不生氣》是她在台灣寫完的,內容因此融合了日本與台灣兩種不同的文化觀察和體悟。
Thumbnail
話說書腰寫到這書就是2016年日本哄動一時的「文庫X」真身,無知的我就好奇搜尋了「文庫X」到底是什麼。 原來當年日本澤屋書店的資深店員 — 長江貴士讀過這書後深受震撼,奈何非小說類作品的銷量向來不理想,於是斗膽提出另類的行銷策略。 長江將自己寫得密密麻麻的推薦文變成封套,再覆上膠膜,所以讀者購買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