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小學的時候,文蕙便跟著投入學校愛心媽媽的行列,前後做了十二年。文蕙很喜歡做志工,可以看見不同的人生,好的學起來,不好的當警惕。離開學校,文蕙轉到養老院、安養院服務,她更喜歡了,在那裡,她看盡人生百態,病與痛,孤與寡,因而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二○一○年,文蕙檢查出罹患乳癌第三期,經醫生建議全部切除,連淋巴也拿掉了大部份,就是為了以防萬一。治療之後,文蕙開始喝水藥,一天一帖,病痛沒有讓文蕙失去勇氣和智慧,她很少閒賦在家裡,每天依然在外面做公益趴趴走,常常忘了自己有病在身。二○一五年,癌細胞轉移肺部,醫生建議做化療,做到頭髮掉了一大把,乾脆把頭髮剃光,就像一位出家比丘尼,相好莊嚴。療程結束後,文蕙的頭髮漸漸長回來,一直到二○二○年,文蕙還在做公益,沒有一絲病容,連喝了多年的水藥,也在這幾年減少至四天喝一帖。
文蕙說,她常常忙到忘了自己的病,因為心思都在別人身上。有一年,文蕙接到一件個案,兩歲的小婷因為哭鬧不休,被不耐煩的爸爸一手抓起來往牆壁摔,這一摔,讓原本正常活潑的小婷從此變成中度智能障礙。多年來,文蕙始終關懷這對母女,除了給予生活補助津貼和協助小婷就醫就學外,也把小婷母女帶出來做公益。當文蕙探訪弱勢家庭,小婷母女也會跟著見苦知福,這對母女從手心向上的人,一步一步扭轉成手心向下的人,逐漸走出生命的困境。
文蕙說,每當看見陷在幽谷的人奮力爬起來,那一刻是她人生最快樂最感動的時刻。十年來,文蕙始終與病和平相處,把病痛當老師,在病痛面前學會自省與謙卑,無常是恆常,人生的功課是每分每秒。如同老智者所說,順境的時候要有無常觀,逆境的時候要有因緣(果)觀,保持信心,也要隨時戒慎恐懼才能分秒不空過,才懂得存好心、做好事、走好路。
#存好心做好事
#珍惜福緣
#分秒不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