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里程點數,這個詞給了我很清晰的感覺。
它似乎涵蓋了各種問題的答案。
無論是悲痛、焦慮、恐懼、無助,甚至是喜悅、積極,為何需要經歷這一切,那只是靈魂想要體驗的。
即使活著的這一刻,這些感受無人能共鳴,也無人能給予此刻所需要的安慰,這些感受也不會就此無處可去。
它們就這樣儲存在了體內,收藏在了我們心裡,轉化成了靈魂想要的養分。
媽媽的離去是無法消化的痛,即使如此靈魂也無法即刻離開這副身軀離去。
一直思索著為何還在這裡,要如何才能繼續過這樣的日子。
我們的靈魂不曾分開,可相處的形式變換得讓我無所適從。
我知道這副軀殼支撐了我在地球的旅程,我時刻想要離開,大概只是不斷地在傷害它吧!
不求死,但也不再求生。
活在「現在」的此刻,靈魂還在累積著點數。
媽媽不再以人類的形式存在,她的靈魂已經在地球累積了想要的點數里程。
想到她已經前往下一個冒險,我既替她高興,同時又寂寞得受不了。
我還在地球這裡,活著的每一天都在累積著里程數。
開著車,歌曲已經從Macaroni Empitsu的「然らば」去到了下一首日本歌曲(RADWIMPS的最大公約數)。
在下一個路口轉左,馬路一樣是馬路,感官上卻突然有了更開闊的視野。
有一種很直觀的感受是,我和這周遭的這一切都是一個整體,包含那在過馬路的行人,包含那在路邊開著後車廂販賣小吃的人,包含所有、所有,在我身置的這個環境中的一切。
想像那是一個無限大的透明體,似乎有那麼一點彈性的狀物。
我們所有的人,是它一一蓋上了小殼,我們的軀殼圈起了它的不同的一小部分。
那形成了我們。披著不一樣的外殼,人們所以為的美醜模樣,只是外殼的不同花樣。
頓時所有人看起來都好渺小。包括我自己。無論胖瘦高矮,我們真的好小、好小。
我們就是天地背景之中的那一小點。
冗自上演著各種劇情,為的真的是互相理解,得到大家的尊重和連結嗎?
有比它更重要的事。那累積在靈魂之中的里程點數,那才是真正記錄了你的一切,從我們出生起,直到我們離世,記錄了所有有關我們的「真相」。
無論是多親近的朋友,多深愛的家人,都沒有靈魂這麼地貼近,那核心的「自己」。
經常聽到一個說法,這是一場名為「人生」的遊戲。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只是NPC,幫助我們完成靈魂來地球要面對的課題。
媽媽的離開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個「現實世界」有bug。
最重要的主人公離開了遊戲,其他NPC雖然受到了衝擊卻慢慢地調整自己回到自己角色該在的位置,進行該做的工作,讓遊戲不至於當機或崩塌。
最受影響的家屬不想去回到正軌,就此看著世界慢慢恢復「原狀」。
為什麼世界還沒有毀掉呢?沒有了重要的主人公,為什麼這個遊戲還在繼續呢?
這個世界破了一個大洞,難道大家都沒有看見嗎?
我沒有辦法回到以前那樣的生活。偶爾看看那個洞,提醒自己這一切終將會結束。
也提醒自己,在從那個洞離開之前,從這裡也可以連接到那個洞口之外。
我的靈魂想在地球累積到的里程會是到哪裡呢?
或許是到十年後,或許是二十年後,或是明年,會不會,也有可能是明天呢?
我不是不惜命了。這樣會無顏面對給了我生命的父母…
靈魂的里程不會在離開這副軀殼之後就結束,但既然它還在這個軀殼裡,那一定就是還有只有用這副軀殼才能體驗到的事吧。
多麼感謝那一刻告訴我關於「靈魂里程點數」這個概念的「聲音」呢。
就算空虛和失落的感覺不會消失,從那一刻開始,我對活著的這件事也不再是看不見任何一點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