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孽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星期六的早晨,天空陰沉,綿綿細雨像一層薄紗籠罩著朴子市。雨水輕輕敲打著福聚宮的屋簷,彷彿在為即將到來的訪客譜寫一曲低沉的序章。

廟裡的義工林好和陳玉嬌的丈夫早已忙碌起來,準備迎接今天的問事。九點半,一輛計程車緩緩停在廟前。車上下來三人:兩位穿著華貴的婦人,以及一位面容俊朗卻略顯憔悴的年輕人。他們手中提著水果禮盒,神情各異地走進廟內。

林好熱情地迎上前,「哎呀,李太太,這麼早就來了,一路辛苦了!來,先進來上香吧。」她遞上五炷香,細心地解釋著上香的順序:「先拜天公爐,再向媽祖娘娘稟告你們要問的事。」

李太太嘆了口氣,低聲說道:「我們一大早就趕高鐵南下,就怕遲到。這一趟下來,真的不容易啊。」她的目光飄向站在一旁的年輕人,眼中滿是無奈。

年輕人——李承軒,雖然一言不發,但緊皺的眉頭和不耐煩的神情早已出賣了他的心情。

林好遞上表格,李太太在姓名欄寫下「李承軒」及其生辰八字,並在問事欄勾選了「家運」。

「媽,還要搞多久?我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李承軒終於忍不住開口,語氣中滿是煩躁。

「承軒,家裡發生這麼多事,你就不能配合一下嗎?」他的母親厲聲訓斥,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

就在這時,陳玉嬌走進了大殿。她坐在專屬的椅子上,對面是李承軒一家三口,中間隔著一張古色古香的雕花木桌。

「一路從台北趕來,真不容易。」李太太嘆了口氣,眼神掃向那神情不耐的年輕人,正是她費盡心思拖來的侄子——李承軒。

「媽,還要搞多久?我還有事。」李承軒皺眉催促。

「承軒,家裡這麼多事,你就不能配合一次?」李太太語氣裡是壓抑許久的焦急與無奈。

此時,陳玉嬌已悄然入座,抬手示意止住李太太的解釋,目光直接落在李承軒身上。

「研究報告卡關了吧?」陳玉嬌輕聲開口,「別急,我給你一個提示。」

她執筆寫下:「NEJM」、「2014」、「52」。

李承軒神色劇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2014年第52期,他正查無門徑的關鍵資料。

「妳調查我?」他語氣冷硬,目光轉向嬸嬸,懷疑這是場預謀的騙局。

「我只有初中學歷,這是媽祖婆要我傳的話,要不要信,由你自己決定。」陳玉嬌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李承軒心頭一震:研究遇阻,他從未向外人提及,怎會有人知曉?

「你的煩惱,不僅僅是論文吧?」陳玉嬌語帶深意。

片刻沉默後,李承軒低聲:「大家都說,我的女朋友不存在。」

此語一出,婦人們神色大變,終於觸及此行的核心。

「我信她存在,但這事,今日解不開。」陳玉嬌定聲道,「關鍵在於他自己。若心門不開,神佛也難相助。」

「求媽祖婆吧,若得三聖筊,便是她願伸手護佑。」

李太太擦去淚水,跪在神像前,雙手合十,低聲祈禱。一個小時後,她拿起筊杯,顫抖著擲向地面。

第一個聖筊出現,眾人屏息。

第二個聖筊落地,李太太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第三個筊杯擲出,清脆的聲響在大殿中迴盪。

第三個聖筊!

歡呼聲中,李太太淚灑長跪,連連叩謝媽祖婆。

廟外雨聲滂沱,水溝幾欲氾濫。

林好滿臉疑惑:「陳老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不急,」陳玉嬌神情深邃,「他會再來找我們,只要他願意,便還有救。但我們,不能越界插手他們的因果。」


鄭重聲明,本小說發布的所有圖片,均使用合法的AI科技生成,並完全符合相關著作權規範。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聯繫。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avatar-img
0會員
22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e Ch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深夜,萬籟俱寂,朴子市沉浸在夢鄉之中。 陳玉嬌的透天厝靜立街角。臥室裡,她沉睡不醒,直到—— 「咚、咚、咚——」 急促而沉重的敲門聲,像從地底傳來,帶著無法言喻的焦躁。 她猛然睜眼,瞥向床頭:凌晨兩點十五分。 「這麼晚了,是誰?」她眉心微蹙,心中浮起一絲不安。 奇怪的是,整個屋子只有她聽見了聲
農曆三月,台灣的天空被濃厚的信仰氣息籠罩。 「瘋媽祖」的熱潮再次席捲全島,成千上萬的信眾擠滿了街道,香火繚繞,鑼鼓喧天。這是一場信仰的盛宴,也是一場與神明對話的儀式。然而,在這片虔誠的喧囂中,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那些跨越生死界限的糾葛。 嘉義縣朴子市的福聚宮,一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媽祖信仰早已深深扎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數百年前,先民們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跨越黑水溝,奉請媽祖神像渡海來台,祈求平安與庇佑。時光流轉,媽祖的慈悲與智慧,早已融入台灣人的血脈,成為跨越世代的文化印記。 然而,媽祖的視野不僅僅局限於人間的祈願與苦難。在神明的眼中,歷史的洪流不
深夜,萬籟俱寂,朴子市沉浸在夢鄉之中。 陳玉嬌的透天厝靜立街角。臥室裡,她沉睡不醒,直到—— 「咚、咚、咚——」 急促而沉重的敲門聲,像從地底傳來,帶著無法言喻的焦躁。 她猛然睜眼,瞥向床頭:凌晨兩點十五分。 「這麼晚了,是誰?」她眉心微蹙,心中浮起一絲不安。 奇怪的是,整個屋子只有她聽見了聲
農曆三月,台灣的天空被濃厚的信仰氣息籠罩。 「瘋媽祖」的熱潮再次席捲全島,成千上萬的信眾擠滿了街道,香火繚繞,鑼鼓喧天。這是一場信仰的盛宴,也是一場與神明對話的儀式。然而,在這片虔誠的喧囂中,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那些跨越生死界限的糾葛。 嘉義縣朴子市的福聚宮,一
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媽祖信仰早已深深扎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數百年前,先民們懷著對未來的期盼,跨越黑水溝,奉請媽祖神像渡海來台,祈求平安與庇佑。時光流轉,媽祖的慈悲與智慧,早已融入台灣人的血脈,成為跨越世代的文化印記。 然而,媽祖的視野不僅僅局限於人間的祈願與苦難。在神明的眼中,歷史的洪流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出山的棨搯上演一場《路野失蹤》驚悚奇遇記。
Thumbnail
第61章 黑暗風民謠   1. 仲夏初至,天黑透以後,夜色如墨。站在陽臺上,涼風習習,風帶來了不知名的草木香氣。心中寧靜如水,莫名其妙就會懷想起某個人來,希望Ta也在這裡,希望自己生命的每一個喜悅安寧的時刻,都和Ta在一起。   殷離站在寢室陽臺上,給張無忌打電話。 “我剛出門,要去學校
Thumbnail
他隨明珠起身出了謙牧堂,踏薄雪走向後園。此時天色已暗,家人在梅樹林間掛起小盞琉璃燈籠,熒熒星火照映林間蜿蜒小路,既襯托雪夜薄涼又不失溫暖。走到梅林盡頭,李孚青放眼望去,只見一方池塘深沈如夜,一道白石曲橋通向一幢水榭書齋,四面紅欄,珠簾半捲,裡頭燭光朦朧,影影綽綽,人聲隱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春雨方歇,在晚春的晨起暖日下,空氣中透著一股淡淡的濕意。街道兩旁的花樹下,尚餘下作夜風雨的殘紅,仿若處子新破,在脂香的白絹上散落的朱斑,看來多少有些香艷。花樹的主人竟也捨不得把它掃掉。天曉後不久,但已依稀有絲竹吹彈聲、歌女輕唱聲從樓閣裡頭傳出。由於那些精美的閣子大都籠罩在如煙的楊柳間,所以霏霏的音樂
Thumbnail
  這是個骨肉相殘的夜晚,雷雨交加(2026年)。   香江比華利山別墅屋苑西門,內有庭院噴泉,四尊青銅製男童雕塑攀附在其聖盃狀噴頭上,蒙着滂沱的面紗,愣在狂風中嗚咽。男童雕塑是小天使來着,卻無翅膀;庭院噴泉是許願池來着,卻無投幣。他們墮落成了凡人,還奢盼着能得償所願的虛妄。   「嘭——」別墅
Thumbnail
卷一.久相逢 第一章 春日乍暖,梨花壓白。 江陵府昨夜落了一場雨,打透了各家各戶門前的抱鼓墩兒。 天方微亮,長干巷路當間的罅隙裡儲著一汪汪靈澤甘露,清風一吹,朝暉潑灑,馬頭牆內的玉樹梨花紛紛揚揚,混著淡淡清香,掉進了石板路上的淺水窪中。 「踏踏」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穿著黑靴藍褂的小廝踩著水路
Thumbnail
雪落山莊客棧門口,此時已是春暖花開,溪水潺潺流動,一幅風和日麗的景象。白衣服的那個俗家和尚,正拉拉扯扯著另一位白面書生,看起來像是路窄相逢,卻不知是否歡喜冤家?「再貧嘴,信不信我一掌劈死你?」無心惡狠狠地瞪著,眉宇的硃砂冒火像要大殺四方似地。「等等等等⋯⋯我爹爹就生得我這麼個⋯⋯」
這場篝火慶典持續到半夜,在餘媖的強令驅使下,才熄滅篝火,請國民回家歇息。 “剛纔接到消息,國君即將歸城,希望大家以一個好的姿態迎接殿下。” 聽到楊柯回城,姬樂神情微變,跟着青年“無名氏”回到餘媖已經收拾好的太真樓。 太真樓在幽宮中央,原是巫娼侍奉神明的地方。在這三重小樓的樓頂,可以看到不遠處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寢殿。 殿內紅燭搖曳,殿外細雨橫斜,雨水順著屋簷悄然滴落,在地面暈開一圈漣漪,似曖昧又似情意…
Thumbnail
出山的棨搯上演一場《路野失蹤》驚悚奇遇記。
Thumbnail
第61章 黑暗風民謠   1. 仲夏初至,天黑透以後,夜色如墨。站在陽臺上,涼風習習,風帶來了不知名的草木香氣。心中寧靜如水,莫名其妙就會懷想起某個人來,希望Ta也在這裡,希望自己生命的每一個喜悅安寧的時刻,都和Ta在一起。   殷離站在寢室陽臺上,給張無忌打電話。 “我剛出門,要去學校
Thumbnail
他隨明珠起身出了謙牧堂,踏薄雪走向後園。此時天色已暗,家人在梅樹林間掛起小盞琉璃燈籠,熒熒星火照映林間蜿蜒小路,既襯托雪夜薄涼又不失溫暖。走到梅林盡頭,李孚青放眼望去,只見一方池塘深沈如夜,一道白石曲橋通向一幢水榭書齋,四面紅欄,珠簾半捲,裡頭燭光朦朧,影影綽綽,人聲隱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春雨方歇,在晚春的晨起暖日下,空氣中透著一股淡淡的濕意。街道兩旁的花樹下,尚餘下作夜風雨的殘紅,仿若處子新破,在脂香的白絹上散落的朱斑,看來多少有些香艷。花樹的主人竟也捨不得把它掃掉。天曉後不久,但已依稀有絲竹吹彈聲、歌女輕唱聲從樓閣裡頭傳出。由於那些精美的閣子大都籠罩在如煙的楊柳間,所以霏霏的音樂
Thumbnail
  這是個骨肉相殘的夜晚,雷雨交加(2026年)。   香江比華利山別墅屋苑西門,內有庭院噴泉,四尊青銅製男童雕塑攀附在其聖盃狀噴頭上,蒙着滂沱的面紗,愣在狂風中嗚咽。男童雕塑是小天使來着,卻無翅膀;庭院噴泉是許願池來着,卻無投幣。他們墮落成了凡人,還奢盼着能得償所願的虛妄。   「嘭——」別墅
Thumbnail
卷一.久相逢 第一章 春日乍暖,梨花壓白。 江陵府昨夜落了一場雨,打透了各家各戶門前的抱鼓墩兒。 天方微亮,長干巷路當間的罅隙裡儲著一汪汪靈澤甘露,清風一吹,朝暉潑灑,馬頭牆內的玉樹梨花紛紛揚揚,混著淡淡清香,掉進了石板路上的淺水窪中。 「踏踏」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穿著黑靴藍褂的小廝踩著水路
Thumbnail
雪落山莊客棧門口,此時已是春暖花開,溪水潺潺流動,一幅風和日麗的景象。白衣服的那個俗家和尚,正拉拉扯扯著另一位白面書生,看起來像是路窄相逢,卻不知是否歡喜冤家?「再貧嘴,信不信我一掌劈死你?」無心惡狠狠地瞪著,眉宇的硃砂冒火像要大殺四方似地。「等等等等⋯⋯我爹爹就生得我這麼個⋯⋯」
這場篝火慶典持續到半夜,在餘媖的強令驅使下,才熄滅篝火,請國民回家歇息。 “剛纔接到消息,國君即將歸城,希望大家以一個好的姿態迎接殿下。” 聽到楊柯回城,姬樂神情微變,跟着青年“無名氏”回到餘媖已經收拾好的太真樓。 太真樓在幽宮中央,原是巫娼侍奉神明的地方。在這三重小樓的樓頂,可以看到不遠處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寢殿。 殿內紅燭搖曳,殿外細雨橫斜,雨水順著屋簷悄然滴落,在地面暈開一圈漣漪,似曖昧又似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