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應景詩詞:
《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唐 元稹
-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 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峰。
-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 起(首聯)以雨水滌蕩定調,建構宏觀春景;
- 承(頷聯)聚焦生物活動,注入動態生機;
- 轉(頸聯)轉向光影變幻,進入抽象感知;
- 合(尾聯)以二月花影收束,點明時令的同時,將具象昇華為哲思。
這種結構恰似《文心雕龍》所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詩句節奏與自然節律形成共振,完成從“觀物”到“觀心”的昇華。
「平田已見龍」,是易經乾卦九二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在此,只是單純諭指春季時候!中國古時天象家為了方便觀測,將主要星座分為28星宿,其中又以7個1組分為東西南北四象,分別稱為青龍(東)、白虎(西)、玄武(北)、朱雀(南)。青龍七星又稱為龍星。每年春季,龍星從田間地平線升起,此稱之為“見龍在田”,夏季運行至中天,稱之為“飛龍在天”,秋季下墜,稱之為“亢龍有悔”。
一節氣十五日,分三候,雨水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歸,三候草木萌動!
獺祭的倒置詞,祭獺,即是台語詞tseh-thuah!
另外一種解釋見舊文:一分時間嘛不討債(下)|方格子vocus
此律詩尾聯出句「入二月」為三仄尾! 三仄尾是不是出律,尚有爭議,可拗救也可不拗救!
一項研究對《唐詩三百首》中的80首五言律詩進行調查,發現其中有39例三仄尾句,這意味著幾乎一半的五言律詩中都包含了這一句式。其次,律詩之王,杜甫的462首律詩中,三仄尾的句子超過200例,佔其律詩的近50%。
如果拗救動靜比較大,直接改字比較省事!
入二月 ->銜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