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台北】分享以前居住在永和的景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馬克其實剛當北漂族,第一個居住的地方就是新北市的永和,不得不說永和一開始會覺得市容很破,街道很亂,重點路更難走,不過住久了之後就會體會它的魅力

raw-image

分享一個正在鋪路的復興街,這小小的巷子可以通道方便的頂溪站,接裡面又有許多好吃的美食,其實在永和每條路店家都是開滿滿,對外食族來說選擇超多的

raw-image

如果水泥叢林待膩了,在永和隨便一走就可以到河濱,永和的好處就是三面環河,內陸的部分就是中和啦

raw-image

永和大概也是深藍票倉,現在能這樣保留蔣中正銅像的公家機關也不多了,大概就永和區公所吧

raw-image

永和要前往台大附近的公館商圈也非常方便,只要走永福橋就能跨過新店溪,而且人行空間蠻大的!而這張就是在國慶時拍的橋,都會掛滿國旗

raw-image

真正消失的風景大概是這個,永和有些路口都沒劃設斑馬線,需要走人行地下道,不過現在已經依循趨勢,都開始劃設斑馬線並且填補地下道了

raw-image

而馬克拍的這座就是位於網溪國小附近的地下道,似乎位於竹林路跟福和路口

以上就是分享一些曾經拍攝的永和景色,不曉得各位格友對於永和的看法如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語-avatar-img
2025/03/25
不傷心,南部現在到處都是這景色,除了蔣中正銅像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一語 哈哈哈 不過南部比較少熱鬧的小巷子 除非台南
中永和是我一直都會迷路的地方....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林燃(創作小說家) 真的超級複雜 要住久才會習慣
生活機能很好的迷宮😆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跳鼠飛行日記 沒錯 至少騎車不用一直查導航了
逸-avatar-img
2025/03/26
生活機能好,但我可能會迷路!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3/26
我常永和中和分不清,但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經過都在塞車。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氣泡水 沒錯 道路先天不良 上下班很痛苦
avatar-img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
441會員
139內容數
北漂新鮮人的生活記錄!沒有多餘的人工香料,就是最純粹的體驗心得~包括旅遊、攝影等內容分享,目前維持週三、週六更新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四處旅居台灣這二年,每次到新的地方旅居,事前要做的功課就是先到各縣政府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因這會使自己能快速和當地背景有基本的連結,然後就是要加入當地大小事社團,因這可以獲得當地最新消息及八卦,也可最快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也因這兩件事情讓我旅居不再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想想四處旅居台灣這二年,每次到新的地方旅居,事前要做的功課就是先到各縣政府了解當地歷史地理,因這會使自己能快速和當地背景有基本的連結,然後就是要加入當地大小事社團,因這可以獲得當地最新消息及八卦,也可最快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也因這兩件事情讓我旅居不再
Thumbnail
很多時候,是回到家了,才發現旅行的意義。這段旅程累積了很多回憶,但我想先記錄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這趟旅程如何療癒了我和媽媽的關係。
Thumbnail
很多時候,是回到家了,才發現旅行的意義。這段旅程累積了很多回憶,但我想先記錄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這趟旅程如何療癒了我和媽媽的關係。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時 已經完成打工換宿 安全回到台灣 筆電老舊不給力 造成沒有及時的更新 不可否認地 懶惰 也是一部分原因 (打工換宿的城市-蒲郡市) 一個人出走的孤單 正因如此 這段回憶才深刻難忘 結束後 也才可以 輕鬆地 笑談一切 (飯店前的竹島園地)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時 已經完成打工換宿 安全回到台灣 筆電老舊不給力 造成沒有及時的更新 不可否認地 懶惰 也是一部分原因 (打工換宿的城市-蒲郡市) 一個人出走的孤單 正因如此 這段回憶才深刻難忘 結束後 也才可以 輕鬆地 笑談一切 (飯店前的竹島園地)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自從2020年疫情的爆發後,深居簡出的我很久沒有搭火車去外縣市晃晃看看,尤其是到一個相對於鄉下交通和資源發達的城市走走。距離上次搭火車去高雄走走晃晃,翻了一下GOOGLE相簿是2020年十月份了,那是涼爽的秋季日子,和老弟去看傍晚場的重返大螢幕的《星際效應》,滿滿感動的餘韻和配樂空靈感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自從2020年疫情的爆發後,深居簡出的我很久沒有搭火車去外縣市晃晃看看,尤其是到一個相對於鄉下交通和資源發達的城市走走。距離上次搭火車去高雄走走晃晃,翻了一下GOOGLE相簿是2020年十月份了,那是涼爽的秋季日子,和老弟去看傍晚場的重返大螢幕的《星際效應》,滿滿感動的餘韻和配樂空靈感
Thumbnail
離家不是當叛逆的小孩
Thumbnail
離家不是當叛逆的小孩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