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r.ANDERSON|戴慶華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藏山問行」,這四個字是我的筆名,承載著我這些年來對自然、知識與人生實踐的體悟。「藏於山,問於行」,是我與山林共處的心願,也是我在人世行走的姿態。藏,是在自然中沉潛、觀照自我;問,是在行動中提問、學習,並回應這個世界。

這樣的心境,也貫穿了我多年的職業與學術生涯。我始終保持學習與成長的態度,並努力在各個領域中實踐所學。這段歷程並非一帆風順,其中充滿挑戰、挫敗與反思,也正因如此,才形塑了我對跨領域知識與實踐的深刻理解。未來,我將持續探索與學習,期盼在累積經驗與思考之中,汲取更多靈感,為社會與環境帶來一點貢獻。

跨領域創新與永續推動者

我大半生致力於從物理科學、商業管理、財務金融、宗教社會學,到文史哲學與環境生態等多個領域汲取養分。多年來的跨領域學習與實踐,使我深信,當我們能夠架起不同知識之間的橋樑,將會激發出無限的創造潛力。因此,我致力於將這些跨領域的智慧融入我的工作與生活,並透過多角度的視野來深度剖析問題,尋求更加全面且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從而在複雜的情境中找到最具啟發性與最適效益的前進道路。

raw-image
學歷及專業認證:
國立東華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博士
佛光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UNV 企業管理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系
------
TAISE企業永續管理師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經濟部)
MFP™專業財務金融師(AAFM™美國金融管理學院認證)
CIFA國際財務分析師
CIFP國際理財規劃師
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
HKSI香港金融專業資格

多元的跨國淬煉

在過去職業生涯中,我曾接受過美商與港商的企業訓練,並進行了嚴謹的專業教育與養成。從財務顧問師、營業處經理、證照認證課程講師及教練,到商業顧問、創辦管理諮詢公司,及擔任非營利環保組織執行長。這些不同角色的轉換與挑戰,讓我累積了超過25年的實戰經驗,並跨國環境中吸取國際養分,進而學會如何在多元領域中運用商業智慧與全球視野。然而,隨著來自心靈深處的「山林呼喚」,及對「自然與社會責任」的深刻關注,我積極投入了森林復育與自然資本的探索與研究,並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

raw-image


過去經歷:
普洛殷商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富動科技-策略長
FXCM基金交易管理人
IFPC國際理財規劃顧問(股)-總經理
AB Financial Services(HK)-執行董事
弘元旭升(北京)諮詢公司-COO營運長
Integrity誠信國際顧問集團-副總經理
美商紐約人壽

跨領域的學術探索與實踐

我的學術著作正反映出我對跨領域研究的深刻關注與實踐。在博士論文中,我將佛教生態思想與現代環境倫理學相結合,探討如何從人間佛教思想的視角來思考環境保護與生態實踐。這不僅是對宗教思想的重新詮釋,也為當前環境議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框架。

在碩士論文則是探討佛教組織領導者的理念與落實,結合現代領導學的理論與實踐,提出一套以星雲大師為核心的人間佛教領導模式,旨在促進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的融合。這些研究不僅體現了宗教與管理學科的交匯,也展示出我對社會與環境責任的深刻反思。

此外,另一著作則是將交易與禪修結合,通過探索交易過程中的心靈與情緒管理,提出了「禪中交易」的獨特見解,進一步探索心靈修行對現代職場的啟示與指導。另一則是我對財務規劃領域的深入研究,系統性地整理了財務規劃的理論與實踐,並提供具體的操作流程與方法,幫助個人和企業實現財務目標。

以星雲人間佛教生態思想反思環境倫理學及其實踐-博士論文
建構星雲人間佛教領導模式-碩士論文
交易禪跡- 台北市: 大億出版, ISBN:9789869463416, 2017/11
財務規劃流程- 台北市,保銷國際出版,2005年,ISBN:957-29611-8-7

這些著作的共同特色在於,它們不僅跨越了不同學科的邊界,還融合我在環境倫理、佛教思想、商業管理和財務規劃等領域的深入思考,體現出跨領域研究與實踐中的豐富經驗與獨特視角。

跨領域的啟發與培訓

在過去30年的教學與演講經歷中,我有幸為超過100,000人次的學員進行過1,000場以上的課程與演講。這些經歷涵蓋了從財務規劃、碳管理到企業內訓等多個領域,並讓自己有機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進行深刻的交流與分享。無論是專業領域的知識傳授,還是心靈層面的引導,都讓我深感喜悅。除了企業內訓與專業課程,也以茶禪引導的方式,將靜心與生活智慧融合,啟發學員在繁忙的工作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些經歷不僅是我專業生涯的一部分,也讓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成長,並將這些學習成果轉化為更有深度的生活智慧,跟每一位學員交流及共學。

東海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業師)
清華大學碳管理與永續金融在職碩士學分班-〔自然資本〕課程講師
企業內訓講師
茶禪引導講師
ChCFP 中國理財規劃師-認證課程講師
RFP 國際註冊財務規劃師-認證課程講師
IFPC 國際理財菁英會-認證課程講師
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認證課程講師
半林半聿

半林半聿

「半林半聿」生活的詮釋

在山林間尋覺醒,於文字中書人生。我一直認為,生活不僅是物質與事業的追求,它更是一場心靈的探索與成長。在歷經近40年的學術和職業生涯中,我開始探索如何把大自然的力量與人文的智慧相融合,尋求一個更平衡、永續的生活方式。其實,從小在山裡中長大的我,「山林魂」早已深深烙印於心。這份深刻的底蘊,也讓我在回歸自然的過程中,很快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屬。這樣的理念促使我創立「半林半聿forinker」的生活方式,努力成為一位從自然中汲取力量並進行創作的「行者」,通過書寫來表達內心的覺醒與轉化,並藉此表達我從自然到創作的生命過程。

現職與資歷:
華榮永續影響力股份有限公司(https://tsic.at) 執行長
財團法人綠色公益基金會(https://ipuregreen.org) 執行長
台灣自然創新股份有限公司(https://tni.eco) 創辦人
pathdemy 培課網(https://pathdemy.com) 創辦人
更生日報 數位媒體部 副總編
OSCAR淨零排放韌性供應鏈聯盟 理事/教育委員會主委

使命感與社會貢獻

利他:成就他人中成就自己」一直是我一生努力的信念。我深信,人生的最終意義不僅在於個人的成就,更是於過程中幫助他人發揮潛力,與他們共同成長。在過去職業生涯中,始終秉持這樣的理念,將其貫徹於每一個工作與事業中。不論是在推動業務發展,還是在森林復育的實踐上,我都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為他人帶來正向的影響,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我的義工經歷正是這份信念的學習與實踐。作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的檀講師和人間佛教讀書會的講師與資訊組主任,我學習將佛教的智慧與現代生活相結合,並致力於為更多人帶來啟發與引導;在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擔任社輔布教師期間,則是深入監獄進行布教,幫助服刑人員反思自我,重建人生;而在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奇萊分會,則是學習以督導身份協助分會發展,同時也曾擔任吉安第三分會的創會會長。除此之外,我還以義工記者的身份參與「人間福報」,學習用文字記錄與傳播社會的正能量。

義工資歷: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
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資訊組主任
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社輔布教師[監獄布教]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奇萊分會督導/吉三分會會長
人間福報-義工記者

這些義工經歷不僅是回饋社會的途徑,更是實踐「成就他人中成就自己」信念的具體努力。我相信,學習星雲大師「給」的精神,通過無私的奉獻與持續的行動,將可以與更多人一起為世界帶來更多改變與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藏山問行 Zàngshān Wènxíng
2會員
67內容數
七歲前,森林是我的家,溪水呢喃、柴火溫暖,父母的辛勤刻印在山林間。之後我以人文博士及商學顧問的身份隨世奔波逐夢,直到內心召喚帶我回到山林。 於是選擇「半林半聿 forinker」的生活,以「藏山問行」為名,在森林裡復育生命,用筆點亮心燈。願點燃篝火,讓每個回望自然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初心。
2025/04/09
總是向海,這次卻看見了山 經過太魯閣大橋無數次,我總是期待日出的方向,為那片蔚藍按下快門,記錄希望甦醒的瞬間。但今天,座位變了,車窗的風景也換了方向,我的視線不再被海吸引,而是靜靜落在那群沉默的山上⋯⋯ 晨光尚未完全透出,雲霧仍輕輕籠罩著山巒。我望著河床彎曲,彷彿也在梳理自己心中繁瑣的事務。此時
Thumbnail
2025/04/09
總是向海,這次卻看見了山 經過太魯閣大橋無數次,我總是期待日出的方向,為那片蔚藍按下快門,記錄希望甦醒的瞬間。但今天,座位變了,車窗的風景也換了方向,我的視線不再被海吸引,而是靜靜落在那群沉默的山上⋯⋯ 晨光尚未完全透出,雲霧仍輕輕籠罩著山巒。我望著河床彎曲,彷彿也在梳理自己心中繁瑣的事務。此時
Thumbnail
2025/04/06
當我一步步走進佛光會的義工行列, 在服務中體會佛法、在實踐中理解永續, 才慢慢發現:原來我們早已走在SDGs的道路上。 這篇文章,是我在備課與授課後的點滴省思, 誠摯邀請您一起閱讀—— 一起看見佛法與永續的交會, 也讓慈悲與行動,照亮我們各自的修行之路⋯⋯
Thumbnail
2025/04/06
當我一步步走進佛光會的義工行列, 在服務中體會佛法、在實踐中理解永續, 才慢慢發現:原來我們早已走在SDGs的道路上。 這篇文章,是我在備課與授課後的點滴省思, 誠摯邀請您一起閱讀—— 一起看見佛法與永續的交會, 也讓慈悲與行動,照亮我們各自的修行之路⋯⋯
Thumbnail
2025/03/29
你是否曾想過,走入森林不只是親近自然,更是一場心靈的覺醒?3月29日,我們走進星雲大師命名的「靈山」的山林,為即將舉辦的「2025世界地球日·森林覺醒」活動進行場勘。這不只是規劃,更是一場與土地對話的行腳⋯⋯
Thumbnail
2025/03/29
你是否曾想過,走入森林不只是親近自然,更是一場心靈的覺醒?3月29日,我們走進星雲大師命名的「靈山」的山林,為即將舉辦的「2025世界地球日·森林覺醒」活動進行場勘。這不只是規劃,更是一場與土地對話的行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來到實人兩個多月,學習了不少新知,但要到能自信且熟練地運用在生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在一份新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運用自己本身的特質,加上在實人的刻意練習,讓我著實地能夠運用一種能力,改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育現場,這個能力是「觀察」。
Thumbnail
來到實人兩個多月,學習了不少新知,但要到能自信且熟練地運用在生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在一份新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運用自己本身的特質,加上在實人的刻意練習,讓我著實地能夠運用一種能力,改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育現場,這個能力是「觀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Thumbnail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畢業 目前工作:研究院外包計畫助理、兼職投資者、兼職教師、兼職作家、課程研發者 學術專攻領域 1.政治學方面: 當代與古典政治學理論、 當代行政學理論、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共產主義理論研究、威權政府與主義研究、極權主義政
Thumbnail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畢業 目前工作:研究院外包計畫助理、兼職投資者、兼職教師、兼職作家、課程研發者 學術專攻領域 1.政治學方面: 當代與古典政治學理論、 當代行政學理論、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共產主義理論研究、威權政府與主義研究、極權主義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