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96-關於醫療外出救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的遇到的一個小故事,就是有民眾打電話來急診說醫院外的超商旁有患者,要求我們派人前往搭救,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個故事,我相信這件事情大家還有點印象(這新聞標題真的很大),就是關於院外治療的故事,是否通情達理,我覺得或許民眾覺得有些事情要通情達理,但實際上就是有困難度,尤其是現在的臨床,不得不說有時候還真的要幫醫護人員說一句公道話。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喜歡我的更寫實的臨床筆記嗎(含更多醫療人員生態)?,可參考我的醫療筆記EX
喜歡我的醫療故事嗎?歡迎觀賞我的-醫療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關於我的醫療衛教-可參考我的醫療魚骨圖


故事起頭回憶

我看到這則新聞,大概有一段時間了,我把它簡易的解讀字面意思,就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過馬路不甚被車撞到,跌坐在地等待救援,而他跌坐的地方正好是醫院門口外附近,有民眾至急診求救,因櫃檯說先打救護車等等因素。雖然在民眾觀感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就近,只要有醫療人員出來就可以治療,但如果對醫療人來說,就真的是很困難一件事情,你們了解嗎?




醫療人力的配置是否足夠

首先~之前就已經講過,其實在台灣醫院的就診來說,急診算是患者大量湧入的一個地方,而通常會隨著醫院等級不同,安排的護理師/醫師等等醫療人力不同,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才會有所謂的新聞撥放如XX醫院的患者躺到走廊上、或是急診留觀超過3天以上等病床,不敢說全部醫院如此,但這就是常態。


而如果是醫院外的傷者,再由醫療人員去外部營救,那內部醫院的患者,由誰來顧?雖然這麼說很不道地,但這就是現實,因為急診患者就是太多了,做個最現實的情況,如果是我拋下現場的患者去營救這個外區的傷者,那麼內場的患者發生狀況,這個需要由誰負責,這就是很殘酷的SOP。



之前我曾經遇到的類似經驗,老人家就剛好在醫院的外頭受傷坐於地上,當時我們看急診人力目前是足夠的,我與醫師推床去門口營救,把老人協助上床後推回急診,進急診門口時就聽見了NRM的聲音(非再吸入型面罩,代表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接著~我們趕緊急救另一床呼吸衰竭的老爺爺,又是急救又是插管的,而這跌倒的老人家,我們也是放在那邊,因為這時候先場醫療人力就不足,說殘酷一點,我們再晚一點進急診,另一床老人家可能治療也受影響,就有可能致命,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所以出外營救,還真的不是民眾覺得如此簡單。



在分享一個,之前有民眾開車送患者到院,患者看似意識模糊,很典型的中風,我們花了一番功夫把病人從車子拉出來,推進急診時,剛好一個患者在沒有家屬情況下從床蘭側邊下床就摔落了,這就是很現實的~醫療人員沒有三頭六臂,救不了所有人。那你說~這時候先就誰呢?只能先救這個中風患者,而這跌倒的,就先讓傳送協助在旁,甚麼也做不了,誰叫~家屬烙跑,以及醫療量能不足😢!




跌倒的拉扯,反而更容易受傷

以前車禍的人摔倒在地,就會有旁觀者說先把患者拉起來,這個拉扯過程中施力不當,可能造成患者的二次傷害。我一直不是很喜歡這麼做,因為你不確定,有時候一個好心,造就人家的傷害,那還不如等救護車來用擔架協助,安全性會高一些。



因為讓我想起來那次的營救,我們當下也是硬拉起來,而且老人家跌倒本來有可能因為骨質疏鬆本身就骨折了,又或是在挪動過程中,也可能造成骨折風險。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機率是後告你的過失,只能說這行業做越久,就會越小心這件事情,畢竟人心不古,加上有時候醫療,莫名其妙被民眾一人一手機拍,很多事情就越來越如履薄冰。




結論

我覺得外出營救這件事,至少在我目前看來的人力配比,困難度就是有的,若真的要救護的醫療人員,我也覺得真的在人力許可下再外出,畢竟~場內的患者如果變化,不會因為你外出沒看到當作搪塞的藉口,最後家屬怪的還是醫療人員,這個~就是現實(況且現在護理師離這麼多,能外出救援的~我想應該更沒有了),外出的SOP還真的是要院內自己協定,我覺得民眾也不要再為了這件事情為難急診醫療人員,真的~不建議再無準備情況下奮勇直前,這大概是我的經驗分享。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這些醫療文章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的!!! 就像一般上班族 好好的上到一半 突然一通電話叫妳出去 那該固守的工作怎麼辦? 本來就人員緊張了 而且明明有正規流程 卻一直要人給特例 真的很奇怪耶~
醫療金筆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3
林燃(創作小說家)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了😅,跌倒因該在醫院非常常見,最後檢討的都是護理師,還要求被寫改善方案,就真的很傻眼的事情😅
宇牛-avatar-img
2025/04/04
養護人員最好也能申請”移工“,他們處理醫療以外的事情
醫療金筆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4
宇牛 但願如此吧~錢也是一個問題😅
真的~
醫療金筆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4
心裡住著小男孩 😊😊
avatar-img
醫療金筆客的隨之手筆錄
130會員
490內容數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2025/03/05
其實台灣的急診患者,多倒數也屬不清的案例,老人掛急診的比例更是整體上最高
Thumbnail
2025/03/05
其實台灣的急診患者,多倒數也屬不清的案例,老人掛急診的比例更是整體上最高
Thumbnail
2024/12/10
關於國人的高血壓,真的是一個很困擾的問題,就是民眾都有意識自己血壓很高跑來就醫,不然就是就醫時候血壓高都歸類在就醫很緊張,很不舒服,這往往都會造成後面的情況非常嚴重,近日有一個高血壓案件,我就拿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4/12/10
關於國人的高血壓,真的是一個很困擾的問題,就是民眾都有意識自己血壓很高跑來就醫,不然就是就醫時候血壓高都歸類在就醫很緊張,很不舒服,這往往都會造成後面的情況非常嚴重,近日有一個高血壓案件,我就拿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4/08/18
之前有提過的急診檢傷制度,就是急診並不是誰先掛號先看誰,急診是先看病患嚴重度,有危及生命的,不管前面有幾個病人,就是可以優先...........
Thumbnail
2024/08/18
之前有提過的急診檢傷制度,就是急診並不是誰先掛號先看誰,急診是先看病患嚴重度,有危及生命的,不管前面有幾個病人,就是可以優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遇到一則蠻有趣的電話,也是發生在上班的時段,我只能說急診這個單位,真的是百事都要想辦法處理,即使你不會的東西,也是要學著如何的回答及答覆,感覺上~急診又不是客服專線,怎會離專業越來越遠。
Thumbnail
今天遇到一則蠻有趣的電話,也是發生在上班的時段,我只能說急診這個單位,真的是百事都要想辦法處理,即使你不會的東西,也是要學著如何的回答及答覆,感覺上~急診又不是客服專線,怎會離專業越來越遠。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Thumbnail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
Thumbnail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