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進 Test Case 的那些事」:一個 QA 的職場觀察記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從對話開始】

「這個沒測到你怎麼沒寫 test case?」

在 QA 的日常裡,這句話比 bug report 還常出現。

有時我想回答:「因為這不是 bug,是日常;不是錯誤,是溝通的盲點。」

身為 QA,寫測試案例是家常便飯,

但最難的,可能往往不是功能,而是人與流程之間的空白與模糊地帶。


【QA 的角色,不只是找 bug】

很多人以為 QA 的工作就是「找問題」,但其實我們更像是「觀察或是琢磨問題是怎麼形成的」。

流程哪裡沒對齊?資訊哪裡沒傳清楚?還是團隊默契本來就不在同一條頻率上?

那些「寫不進 test case 裡的事」,反而最容易讓一個專案往更多不確定偏移。

【測不到的東西,反而最真實】

常常會遇到的 bug,不是 code 的錯,而是「需求認知不一致」。

當每個人都覺得「這應該不用說吧」,事情就離失控不遠了。

而 QA 的職業病,讓我對那些「沒被說清楚的細節」特別敏感。

【這個專欄,想寫什麼?】

這個帳號的誕生,是我想記錄「測試 QA 的思維和歷程」 及「測試之外的 QA 思考」。

我們太習慣寫腳本、列 checklist、比對所有預期結果。

我也想寫那些 test case 寫不下的東西:

  • 測試的思維如何幫我避開專案品質地雷?
  • 專案溝通裡的盲區,要怎麼提早介入?
  • 又該如何用 QA 的邏輯,在人生裡 debug?

【邀請一起攪攪測試人生】

如果你也是那種常常「想太多」,老是被說「你怎麼會注意到這種小事」的人,

也許我們會是同一類人 — 被煉化成敏感且龜毛的人。

這裡會是我記錄測試觀察、職場撞牆、還有深夜創作的一個副本。

你可以把它想成一份 midnight.log


寫給自己,也寫給願意一起 debug 生活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econd Midnight Studio
0會員
4內容數
Second-midnight|在第二個深夜醒著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記得來這間系統公司面試時,我是以資訊人員的職缺進來的,工作內容不外乎是測試、整合,但偏偏我不是坐在原系統公司同事這而是坐在總公司的同事那,一開始是上下樓我認為還可以。但就在某一天,系統公司要搬家,雖然搬去附近,但我還是留在總公司,其實我有點問號。   一直找不到工作的感覺。   主管的意思是
Thumbnail
記得來這間系統公司面試時,我是以資訊人員的職缺進來的,工作內容不外乎是測試、整合,但偏偏我不是坐在原系統公司同事這而是坐在總公司的同事那,一開始是上下樓我認為還可以。但就在某一天,系統公司要搬家,雖然搬去附近,但我還是留在總公司,其實我有點問號。   一直找不到工作的感覺。   主管的意思是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Thumbnail
無論是試用期後的評核還是每年年度的年中或年底考核,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惑和不滿的情況。被考核的人認為自己表現超出標準,但打考績的人卻認為只是恰如其分,甚至差強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角色認知不一致。
Thumbnail
無論是試用期後的評核還是每年年度的年中或年底考核,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惑和不滿的情況。被考核的人認為自己表現超出標準,但打考績的人卻認為只是恰如其分,甚至差強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角色認知不一致。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補助計畫審查會的體驗與觀察,強調審查過程中的挑戰與改進策略,並鼓勵參與者在評估計畫時增進理解與溝通,以提高過件率。透過分享個人的看法,本文希望激勵更多人參與討論,並促進申請過程的有效率與透明度。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補助計畫審查會的體驗與觀察,強調審查過程中的挑戰與改進策略,並鼓勵參與者在評估計畫時增進理解與溝通,以提高過件率。透過分享個人的看法,本文希望激勵更多人參與討論,並促進申請過程的有效率與透明度。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