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專業反而吃大虧:產品管理的藝術、說五遍文化、讓自己不要被詛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有個用戶反應你們家 App 不好用,操作很不直覺。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思考,要不要聽取他的回饋調整介面呢?〈怪獸的科技人生藍圖〉實戰篇我們談到,用戶調查和看數據說話很重要,但作為專業的產品經理或工程師,倘若發現 App 本身沒問題,這好像是少數用戶的問題呢

我們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

針對這樣的問題,有些人就會建議可以推出各種教學指南,請用戶多去學怎麼用,熟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很直覺、很好用!

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用戶不會用就直接不用了

產品經理、工程師都說簡單,怎麼會這樣?

就好像佛教的「我執」,每個人都認為自己過去學到的東西都是正確的。

因為有專業的背景知識,下意識就容易因為每天看 App 都已經看到超熟了。但是,大多數用戶判斷一個 App 是否好用,是看前端介面的設計是否簡單明瞭。如果不會用,結論很簡單——就是不好用。

這不是很簡單嗎?實際上你被知識詛咒了

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很簡單時,得意識到:過去的知識成就了現在的你,也限制了現在的你,讓你聽不進去與自己認知不同的意見,讓你不願意挑戰那些讓自己不太舒服的領域。

要想不被知識詛咒,就得保持心態開放(growth mindset),不要用自己的經驗去評判任何事情。很多事情沒有絕對,他人的建議參考就好,終究得自己做決定。

說五遍文化:真的要確認這麼多遍嗎?

另一個被知識詛咒很有趣的案例,就是日本企業的說五遍文化。

根據心理學,重點確實講三遍會讓人最有印象,一遍不夠要講三遍;但是,第四次的時候說服效果就會非常差(開始 OS:我是笨蛋?現在是侮辱我智商嗎)

那為什麼有些公司,尤其是日本大公司規定管理者給員工分派任務時,至少要說五遍?

為什麼要確認「五遍」呢?

我們先來看看是哪五遍。

  1. 第一遍:事項交辦,口頭確認(接收到了嗎?)。
  2. 第二遍:請聽者重述(你聽到要求是什麼?)。
  3. 第三遍:思考指令的目的(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4. 第四遍:風險管理,釐清權責(何時要自己做決定、何時要彙報?)。
  5. 最後一遍:如何優化流程(可以怎麼做更好?)。

管理者和執行者最大的不同

稍微歸納起來就會發現,說五遍其實是跳脫專業者思維,逐步用主管的維度思考——講了一遍之後,覆述確認有沒有傳達清楚,再來思考做事的目的,釐清是不是真正該做的事,而後授權和避免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最後則是變成主管角度,思考更好的優化方法。

這樣的五遍,有些人會覺得覺得很不耐煩、一遍就懂了,這樣做超級浪費彼此的時間,但我們可以想一件事情:「懂」等於「會做」嗎?「會做」真的等於「做到」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誤以為自己很懂的過度自信也是一大問題——被知識詛咒了!

不要叫我說第二遍文化:彼此都沒熱情

但很多人遇到的不是這種甜蜜的負擔(?),反倒是工作中沒有說清楚,很快就要人進入狀況,沒講到的就要臨場發揮,還要學會讀空氣,知道老闆要什麼對吧?

老闆、員工各自有苦要說

以老闆的角度而言,遇到做不好的情況,會認為政策定得好好的,但是員工就是不執行、執行不到位,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或是員工的執行力有問題,能力不足、沒責任感(真的是這樣嗎) 。

員工則會反擊:老闆在分派任務時喜歡說兩句話:

  • 「看著辦,我相信你。」
  • 「不要讓我說第二遍。」

相較日本企業要求說五遍,這邊的案例是主管講一遍之後,就要求員工理解所有的細節(甚至是要人讀表情就能知道怎麼做)。

永遠只能當對方肚子裡的蛔蟲嗎?

這麼做的後果很明顯,員工都變聰明了,知道怎麼看臉色,知道怎樣才能讓老闆喜歡。

至於工作有做就好,就算有心想把工作做好,因為難以理解老闆的想法,只能靠猜測,就會造成最初設定和最後結果之間的巨大差異。 

這時候為了提升執行力,有些老闆就會請人教育訓練或講座,聽到讓人興奮的內容,想說員工就會很有幹勁想要幹大事,很積極工作。

這招確實有效,但不會一勞永逸,不久後每個人又會恢復到以前的工作狀態。不只是老闆,員工也會非常困惑:我怎麼又回來了?

感性訴求很有用沒錯,問題就是跟養成習慣一樣,後續沒有持續回饋機制、沒有合理的執行方案的話,就是打回原形的時候。

到底要怎麼做?下一篇文章,我們繼續討論。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3/29
"產品管理的藝術、說五遍文化、讓自己不要被詛咒!"三個東西一起,弄不清主訴求是甚麼?能說得更具體一些嗎?謝謝。
普普文創 大主軸就是讓自己不要被專業和成見詛咒!1. PM和工程師:有時會不知道用戶為何覺得操作太複雜,因為本身已經熟悉介面和相關知識,認為用戶久了就會覺得好用了(但通常不會用就直接不用了)2. 員工:聽一遍就覺得可以做了,老闆說五遍會覺得太多,但實際上五遍是釐清這件事情為何要做、用老闆的角度思考3. 老闆:有時會覺得講一遍就要執行到位,但員工不一定會讀空氣,雙方溝通不順暢希望這樣有讓這篇的架構更清楚!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7.3K會員
441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18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4/18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Thumbnail
2025/04/11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4/11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讓人超級火大的情況,那就是你費盡唇舌地解釋,對方卻一臉茫然地說:「說了有什麼用,反正你也聽不懂。」這種情況不僅讓人感到挫折,更可能影響工作效率和職場關係。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讓人超級火大的情況,那就是你費盡唇舌地解釋,對方卻一臉茫然地說:「說了有什麼用,反正你也聽不懂。」這種情況不僅讓人感到挫折,更可能影響工作效率和職場關係。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認錯」與「低頭」對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清楚在職場上更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做對」,當客人固著卡關時,認不認錯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繞過障礙,繼續幫助客人前進。
Thumbnail
「認錯」與「低頭」對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清楚在職場上更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做對」,當客人固著卡關時,認不認錯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繞過障礙,繼續幫助客人前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