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職涯啟蒙:讓好奇心,成為孩子的第一雙翅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陪伴探索到未來規劃,生活中就能開始的小練習


最近,和三歲多的孩子聊到一個小問題:「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呀?」

他想了想,然後用認真的語氣回答我:

第一個是「火車駕駛員」、

第二個是「高鐵駕駛員」、

第三個是「捷運駕駛員」。

聽著他的回答,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也覺得好感動。

他喜歡火車、喜歡高鐵、喜歡捷運,所以在他小小的世界裡,這些就是最夢幻、最酷的工作。

這樣真誠又純粹的回答,讓我重新思考了:「原來,兒童的職涯啟蒙,就是從這樣簡單又真實的興趣開始的呀。」


為什麼要做「兒童職涯啟蒙」?


很多人聽到「職涯」這個詞,會以為我們要讓孩子提早決定未來的職業,其實不然。
兒童職涯啟蒙的重點,不是強迫孩子選擇,而是陪孩子一起打開世界的門窗

在孩子還在探索自我的階段,我們能做的,是陪伴他們認識不同的職業、不同的人生故事,慢慢累積起來對未來世界的好奇與期待。

這份累積,會成為孩子長大後做決定時的重要資源。


日常中,可以怎麼做兒童職涯啟蒙?


其實,不需要很正式、不需要坐下來上一堂嚴肅的課。

只要善用生活中的小機會,孩子就能自然地展開探索。

這裡分享幾個簡單的小方法:


🌟 一起觀察身邊的職業

  • 搭捷運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聊聊「這些列車駕駛員是怎麼工作的?」


🌟 玩角色扮演遊戲

  • 假裝自己是火車駕駛員、醫生、老師、建築師……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各種角色。


🌟 讀各行各業的繪本

  • 選一些介紹不同職業的故事書,讓孩子用故事認識世界。


🌟 鼓勵孩子提問與想像

  • 問問孩子:「如果你是捷運駕駛員,一天會做什麼事呢?」


🌟 自然地接觸多元領域

  • 帶孩子參加不同的展覽、工作坊,看看世界上還有哪些有趣的事物。



我的初衷與期待


我是正在學習中的實習生涯諮詢師,未來我希望能在「兒童職涯啟蒙」這條路上,慢慢走出自己的專業路線。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片等待被探索的小宇宙,而我們大人要做的,不是給答案,而是陪他們點亮一盞盞小燈。

未來,我希望能結合生涯發展、教育以及財商啟蒙,陪伴孩子們從小認識自己的興趣與世界的多樣性,幫助他們有勇氣、也有能力,去走向屬於自己的道路。


結語


孩子的夢想,可能從一列火車開始,也可能從一場好奇心的冒險展開。

職涯啟蒙,其實可以很自然、很溫柔,從每一次認真聽孩子說話、每一次陪他們探索世界的小行動開始。

讓我們一起,陪孩子走這條充滿未知、也充滿可能性的成長之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2025/04/28
好棒的分享,孩子的職涯啟蒙真的是需要被好好引導的~
avatar-img
和睦媽媽的奇幻旅程
4會員
11內容數
這裡是*和睦媽媽的奇幻旅程* 分享個人:生涯啟發X親子教育X所思所學 忙碌的生活中追求平衡的內外在關係 渴望透過文字給予社會更多正向回饋
2025/03/12
我來上CDA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學習探索我自己,尋找未來的方向。 透過課程內容的啟發以及實作技巧的教學來自我探索,讓我感到新奇與感激。 在上週的課程裡,我有更進一步的學習。:) 老師讓我們畫一張「我的心流時光圖」,在圖中我們寫下從小到大讓你印象深刻的不同人生經驗,可能有正向經驗,也有挫折經驗
2025/03/12
我來上CDA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學習探索我自己,尋找未來的方向。 透過課程內容的啟發以及實作技巧的教學來自我探索,讓我感到新奇與感激。 在上週的課程裡,我有更進一步的學習。:) 老師讓我們畫一張「我的心流時光圖」,在圖中我們寫下從小到大讓你印象深刻的不同人生經驗,可能有正向經驗,也有挫折經驗
2025/03/04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同類型的決策風格,並提供因應不同風格的策略,例如直覺衝動型、害怕猶豫型和順從依賴型。文章也強調資訊蒐集的重要性,以及尋求他人協助和使用工具(例如生涯決策平衡表和決策風格量表)的益處,幫助讀者在生涯和職涯選擇上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2025/03/04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同類型的決策風格,並提供因應不同風格的策略,例如直覺衝動型、害怕猶豫型和順從依賴型。文章也強調資訊蒐集的重要性,以及尋求他人協助和使用工具(例如生涯決策平衡表和決策風格量表)的益處,幫助讀者在生涯和職涯選擇上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2025/02/27
三年多前的我是一個每天忙於工作的全職女性,因為家中新生命的到來而選擇暫別職場,開啟了我的全職媽媽之路。這樣一晃眼就三年多過去了,家中的小寶貝也從一個變成了兩個,常常在努力的不只是改變還有接納,指的是不同心態的轉變,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需要許多的冷靜時刻和自我對話,才能幫助我好好察覺自己。 有時在
2025/02/27
三年多前的我是一個每天忙於工作的全職女性,因為家中新生命的到來而選擇暫別職場,開啟了我的全職媽媽之路。這樣一晃眼就三年多過去了,家中的小寶貝也從一個變成了兩個,常常在努力的不只是改變還有接納,指的是不同心態的轉變,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需要許多的冷靜時刻和自我對話,才能幫助我好好察覺自己。 有時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小孩:“爸,等我們結婚生小孩後,你想幹嘛?” 我回答:“我想環遊世界,體驗每個國家的當地生活,用眼睛探索未知的世界領域。” 這段對話是孩子經常問我的。其實,我常常在想,孩子是我們內心的鏡子,也可以說孩子是我們內心中的那個自我。 夢想是大人的慾望,當慾望越大,痛苦也會隨之而增。然而,對
Thumbnail
小孩:“爸,等我們結婚生小孩後,你想幹嘛?” 我回答:“我想環遊世界,體驗每個國家的當地生活,用眼睛探索未知的世界領域。” 這段對話是孩子經常問我的。其實,我常常在想,孩子是我們內心的鏡子,也可以說孩子是我們內心中的那個自我。 夢想是大人的慾望,當慾望越大,痛苦也會隨之而增。然而,對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記得前陣子孩子從學校回來分享老師在課堂上要他們表達以後要做什麼,但沒想到竟然不是讓孩子自由發想,而是給了五個選項讓孩子從中挑選,當時的我就感到有些疑惑,怎麼孩子未來想要成為什麼還是必須限縮在大人所指定的範圍內呢? 確實不可諱言地,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以後的職業多半有著個人意見,無非是希望能有好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在第九章提到,爺爺說:如果每個小男孩的一生中都不得不砍下那樣的一棵大樹也不錯。如果我們轉化成: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件有難度,有些辛苦的「任務」,經過這個「任務」才可以說是「長大了,成年了」,你覺得,在台灣,可以是什麼「任務」呢? . 問了孩子這個問題。有人回答:開始工作、到外面住、開始開車、
Thumbnail
在第九章提到,爺爺說:如果每個小男孩的一生中都不得不砍下那樣的一棵大樹也不錯。如果我們轉化成: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件有難度,有些辛苦的「任務」,經過這個「任務」才可以說是「長大了,成年了」,你覺得,在台灣,可以是什麼「任務」呢? . 問了孩子這個問題。有人回答:開始工作、到外面住、開始開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