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二季財報即將揭曉,市場對於鴻海集團與旗下工業富聯(FII)的表現期待值正節節攀升。工業富聯憑藉AI伺服器與車用電子訂單的持續放量,獲利能力俏紅;同時,鴻海母公司穩健的蘋果代工、電動車與AI布局,讓整體財報亮點可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為何投資人對下半年充滿信心~ --- AI伺服器與車電模組 雙引擎驅動工業富聯獲利 近年來,工業富聯積極轉型為工業物聯網與智慧製造服務提供商,特別是在 AI 伺服器板卡與車用電子領域的深耕,已成為獲利成長的兩大核心。第一,與 NVIDIA 合作的高階伺服器機櫃訂單,因為全球資料中心加速建設,對 GB200、H200 等產品的需求大增。工業富聯憑藉成熟自動化生產線,成功搶下不少增量訂單,毛利率也得以維持在相對高檔。第二,電動車電子模組與底盤架構持續放量,Model B、Model C 及商用車Model T/U的零件訂單,為工業富聯帶來穩定的規模效應。這種「量產+高價值元件」的組合,正逐步反映在其營運利潤上。 --- 鴻海母公司:財報拐點將至 站在母公司鴻海的角度,2025 年以來的財報節奏飽含轉型韌性。傳統的蘋果代工訂單因 iPhone 與 iPad 新品換機潮回溫,貢獻基礎營收穩定;AI伺服器代工走量,成長動能強勁;電動車平台試產交車則為未來增長埋下伏筆。法人預期,隨著工業富聯獲利持續改善,將為鴻海整體營業利潤帶來更大提振,第二季合併營收與毛利率有望雙雙超越市場預估。 除了業務本身,高雄與休士頓雙產線同步開出,也讓集團的全球化布局更為完整。高雄智慧電動車中心將支援 Model B/n⁵ 等國產車型量產,休士頓廠將在 Q4 前試產 Model C 美規版,掛牌美國銷售。這種「在地生產、靠近市場」的策略,將為第三季及明年營收與EPS帶來持續動能。 --- 下半年投資人該關注 對於關注鴻海與工業富聯的投資人,建議重點鎖定:(1)工業富聯第二季營收與毛利走勢;(2)鴻海第二季AI伺服器出貨量;(3)高雄廠與休士頓廠的量產進度。若三大項指標皆能優於預期,那麼鴻海集團的估值重估與股價表現,將蓄勢待發。 --- 粉色小結 工業富聯:AI伺服器+車電模組雙主軸助攻,獲利前景俏。 鴻海母公司:蘋果代工回溫、AI、EV 三大引擎並進,財報可期。 投資重點:第二季業績數字與產線進度,決定下半年走勢。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5歲努力上班投資鴻海的白領女孩
24會員
142內容數
我從17歲開始出社會打工兼投資股票,到現在25歲當一個白領女孩雖然薪水不高,但是搭配價值投資股票,這段期間的資產也慢慢累積起來!在價值投資的過程中,想分享投資心得跟即時產業的分析給在投資路上迷茫的朋友們~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們,願意給我一點鼓勵話,可以來我的首頁訂閱~
25歲努力上班投資鴻海的白領女孩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則重磅台日合作消息!根據日本媒體最新報導,鴻海(2317-TW)正考慮以部分收購方式,取得日產汽車神奈川追濱工廠的股權,並將該廠轉型為其 MIH 電動車平台的海外生產基地。這不只是一次單純的併購行動,而是鴻海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布局中的關鍵一役!

2025/07/08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則重磅台日合作消息!根據日本媒體最新報導,鴻海(2317-TW)正考慮以部分收購方式,取得日產汽車神奈川追濱工廠的股權,並將該廠轉型為其 MIH 電動車平台的海外生產基地。這不只是一次單純的併購行動,而是鴻海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布局中的關鍵一役!

2025/07/07
最近真的超有感~鴻海的電動車版圖越來越有「全球夢」的味道啦!這次更是出現重量級的潛在合作對象:**日本車廠日產(Nissan)據報考慮將鴻海的電動車導入自家生產線,地點還是在神奈川的追濱工廠!**這消息一曝光,身為鴻海小股東的我真的有點小激動~

2025/07/07
最近真的超有感~鴻海的電動車版圖越來越有「全球夢」的味道啦!這次更是出現重量級的潛在合作對象:**日本車廠日產(Nissan)據報考慮將鴻海的電動車導入自家生產線,地點還是在神奈川的追濱工廠!**這消息一曝光,身為鴻海小股東的我真的有點小激動~

2025/07/06
日本媒體《日經》報導,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與台灣鴻海集團(Foxconn)的電動車合作案,擬在神奈川縣追濱(Oppama)工廠投產鴻海品牌的純電動車,藉此避免這座擁有近 3,900 名員工的傳統組裝廠關廠。

2025/07/06
日本媒體《日經》報導,日產汽車(Nissan)正在洽談與台灣鴻海集團(Foxconn)的電動車合作案,擬在神奈川縣追濱(Oppama)工廠投產鴻海品牌的純電動車,藉此避免這座擁有近 3,900 名員工的傳統組裝廠關廠。

#方格新手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本文探討了鴻海(2317)在AI伺服器及電動車事業部的營運情況,分析了其在雲端產品和關鍵零件的成長潛力,以及財務表現和技術走勢的展望。隨著生成式AI的需求持續上升,鴻海的產業佈局逐漸顯示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和利潤增長機會。本文也提供對於投資者在持股策略上的建議,以應對股價變化。
本文探討了鴻海(2317)在AI伺服器及電動車事業部的營運情況,分析了其在雲端產品和關鍵零件的成長潛力,以及財務表現和技術走勢的展望。隨著生成式AI的需求持續上升,鴻海的產業佈局逐漸顯示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和利潤增長機會。本文也提供對於投資者在持股策略上的建議,以應對股價變化。

鴻海(2317)雲端網路部門預估將成為最大營收貢獻產品,佔整體營收比重45%到50%,超越消費智能產品部門。此趨勢預期將帶來鴻海整年毛利率提升,營利能力大幅增加。

鴻海(2317)雲端網路部門預估將成為最大營收貢獻產品,佔整體營收比重45%到50%,超越消費智能產品部門。此趨勢預期將帶來鴻海整年毛利率提升,營利能力大幅增加。

李永年 AI伺服器
*鴻海2317,外資拉鴻海,可以稀釋台積電的權值比重,股價持續守住161就都算安全。
*鴻準2354,GB200的供應商,外資投信買超。
*國巨2327,外資投信買超,預估今年eps 40元、目前pe 只有16倍。
*廣達2382,GB200的第二大組裝廠,下半年開始出貨

李永年 AI伺服器
*鴻海2317,外資拉鴻海,可以稀釋台積電的權值比重,股價持續守住161就都算安全。
*鴻準2354,GB200的供應商,外資投信買超。
*國巨2327,外資投信買超,預估今年eps 40元、目前pe 只有16倍。
*廣達2382,GB200的第二大組裝廠,下半年開始出貨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摘要重點
1.AI 伺服器以 40% 市佔為目標,預期今年能站伺服器營收 40% 以上,鴻海為唯一一家可以提供資料中心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公司,今年 CSP 成長性高於品牌商。
2.鴻海未來會具備全球少數具備 SiC 晶圓製造、模組技術的整車廠。PMIC 出貨已超過 300 萬顆,半導體營收將超過千億。

摘要重點
1.AI 伺服器以 40% 市佔為目標,預期今年能站伺服器營收 40% 以上,鴻海為唯一一家可以提供資料中心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公司,今年 CSP 成長性高於品牌商。
2.鴻海未來會具備全球少數具備 SiC 晶圓製造、模組技術的整車廠。PMIC 出貨已超過 300 萬顆,半導體營收將超過千億。

蘋果傳出今年將推AI專用晶片Mac系列電腦,吸引市場資金輪動,穩定的利率環境對公司政策有利,反而在基本面支持下有利股市,並持續關注財報、季度四巫日期權結算與經濟數據發布等中長期布局時機。

蘋果傳出今年將推AI專用晶片Mac系列電腦,吸引市場資金輪動,穩定的利率環境對公司政策有利,反而在基本面支持下有利股市,並持續關注財報、季度四巫日期權結算與經濟數據發布等中長期布局時機。
【0322盤前重點新聞】
*市場樂見Fed降息預測 三大指數續創輝煌
*Nike財報優預期 2025H1營收看跌 盤後挫逾6%
*電價全面上漲...平均調升11%
*超微 AI PC 處理器出貨了
*鴻海躍升為新 AI 股領頭羊
【0322盤前重點新聞】
*市場樂見Fed降息預測 三大指數續創輝煌
*Nike財報優預期 2025H1營收看跌 盤後挫逾6%
*電價全面上漲...平均調升11%
*超微 AI PC 處理器出貨了
*鴻海躍升為新 AI 股領頭羊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