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記憶:不是記不住,而是想不起來?!耶魯大學研究揭嬰兒期失憶之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神隱少女》裡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曾經的記憶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

圖片來源:IMDb

圖片來源:IMDb


那麼嬰兒的記憶呢?坊間都說三歲以前的記憶是「空白期」,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3月20日,耶魯大學一篇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論文《Hippocampal encoding of memories in human infants》研究了嬰兒期記憶的奧秘——嬰兒期失憶並不是因為無法形成記憶,而是因為想不起來。

嬰兒可以數規律:統計學習能力(statistical learning)

研究團隊透過腦部功能性磁造影(fMRI)來觀察嬰兒腦部,發現嬰兒在出生3個月的時候就能形成統計學習的能力,也就是最基礎的提取規律、抓規則的能力。這種能力的迴路在海馬迴(hippocampus)前部形成,會比情節記憶的迴路發育的還早。

嬰兒也會記得人臉: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

另外,研究人員還測試了嬰兒們的主觀記憶,能明確想起某個人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情節記憶。研究人員對4個月至2歲的嬰兒觀看人類面部的影像,並進行fMRI測試,結果發現嬰兒首次看到影像時,海馬迴的活動很強,並且再次看到重複的影像時,注視的時間會變長,顯示了嬰兒們成功記住先前的影像。

這項研究成果顛覆了過去認為「嬰兒不會形成記憶」的觀點,也為探索記憶的形成與消失提供了新的可能,未來的研究或許能揭曉成年後回想不起嬰兒期記憶的原因,有朝一日能找出回想起嬰兒記憶的方法。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757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默默碎碎念(科普X碎碎念)
0會員
10內容數
生科在學大學生 科普閱讀/產業知識/大學生碎碎念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的意識關注在哪裡,你體驗的就在哪裡。』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的意識關注在哪裡,你體驗的就在哪裡。』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Thumbnail
長達一年以上的拍攝,追蹤15個嬰兒,分析數十位的媽媽、上千位寶寶,由全球36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共同研究,揭曉人類成長的起點,所有事情是怎麼開始?怎麼發生的?
Thumbnail
長達一年以上的拍攝,追蹤15個嬰兒,分析數十位的媽媽、上千位寶寶,由全球36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共同研究,揭曉人類成長的起點,所有事情是怎麼開始?怎麼發生的?
Thumbnail
  複習到發展的粗細原則,提醒了我剛升班的一歲四個月小朋友要先選擇粗動作發展的教具,並且還不太會收教具是正常,偶爾可以予以示範協助。   關於剛出生的寶寶發展,出生數周內即出現學習和記憶能力,剛出生兩三週大的嬰兒的知覺部分,就能模仿成人臉部反應,所以這時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多對寶寶微笑。   
Thumbnail
  複習到發展的粗細原則,提醒了我剛升班的一歲四個月小朋友要先選擇粗動作發展的教具,並且還不太會收教具是正常,偶爾可以予以示範協助。   關於剛出生的寶寶發展,出生數周內即出現學習和記憶能力,剛出生兩三週大的嬰兒的知覺部分,就能模仿成人臉部反應,所以這時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表情,要多對寶寶微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兒子咻一下就快兩歲了,覺得很難想像,彷彿他出生只是才剛過不久的事情,怎麼現在就已經很會講話而且還很會走路了呢?孩子的成長速度很令人吃驚,孩子聰明的學習能力也很令大人羨慕,看著他一天一天都在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感動。 現在也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兒子非常的黏媽媽,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Thumbnail
兒子咻一下就快兩歲了,覺得很難想像,彷彿他出生只是才剛過不久的事情,怎麼現在就已經很會講話而且還很會走路了呢?孩子的成長速度很令人吃驚,孩子聰明的學習能力也很令大人羨慕,看著他一天一天都在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感動。 現在也正經歷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兒子非常的黏媽媽,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