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9:比分辨好人壞人更重要的三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錄音室裡的開場:小西的困惑

午後的錄音室,落地窗外陽光刺眼。主持人小西皺著眉頭,把手裡的水杯放下,語氣裡帶著無奈:「布萊恩,我真的搞不懂,職場上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背後卻暗中搞事。到底要怎麼分辨好人和壞人?」

布萊恩沒有立刻回答,他沉思片刻,輕輕笑了笑:「小西啊,你知道嗎?其實比分辨『好人』和『壞人』更重要的,是學會看懂人為什麼會那樣做。」

那一瞬間,錄音室的氛圍安靜下來。小西愣住,像是被敲了一記警鐘。

raw-image



小鴨子的故事:人性不是黑白,而是灰色

布萊恩舉了一個故事。他說自己曾經養過小鴨子。起初,牠們總是乖乖跟著,模樣天真可愛。但隨著環境變化,食物短缺時,這些小鴨子也會開始爭搶,甚至啄咬同伴。

raw-image


「你說,牠們是壞鴨子嗎?」布萊恩眼神專注地望向小西。

小西搖頭,陷入思考。

「對啊,牠們不是壞,只是環境改變了牠們的行為。人也是一樣,當壓力、利益或環境不同時,行為就會改變。」

這個小故事,瞬間把「人性不是單純好壞」的觀點具象化了。小西微微點頭,心裡似乎開始鬆動。


李斯的寓言:再忠誠的人,也可能被逼到背叛

布萊恩接著講了一段歷史故事。他提到秦朝的李斯,原本是忠心耿耿的宰相,卻在權力鬥爭裡被逼迫、陷害,最後落得悲慘下場。

「你看,李斯是壞人嗎?還是好人?」布萊恩語氣平靜,卻句句擊中人心。

raw-image


「有時候,人不是因為本性不好,而是環境和處境把他推到一個不得不做選擇的位置。」

小西低聲附和:「所以,有時候不是他壞,而是環境讓他壞。」

錄音室裡,一股深層的理解開始蔓延。


三個維度:學會從更立體的角度看人

布萊恩把觀點收斂成三個維度:

  1. 品格: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與長期行為模式。
  2. 環境:他所處的情境、壓力與制度。
  3. 互動方式:你和他之間的相處模式與彼此引發的反應。

「不要急著給人貼標籤,先從這三個面向去理解。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誤解的人,其實只是被困在特定環境,或是跟你之間互動方式出了問題。」

小西眼睛一亮,彷彿抓到了一把鑰匙。

raw-image



外送員的啟示:角色不同,行為就不同

布萊恩舉了一個現代案例。他說自己常點外送,有一次外送員因為塞車遲到,被顧客大聲責罵。可當他轉身接到下一單時,卻立刻換上笑容,對下一個客人依舊客氣。

「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小西沉默,想起自己在職場遇過的「雙面人」。

布萊恩微笑:「其實不是雙面人,而是人會因應不同角色切換狀態。理解這一點,你就不會再用『單一標籤』去看人。」

raw-image



與其分辨,不如理解

「小西啊,真正的智慧,不是把人分成好壞,而是理解為什麼他在這個情境裡會這樣做。」布萊恩語氣緩慢卻堅定。

他強調,當我們停止用「非黑即白」的眼光去審視,就能用更大的包容心去應對人際關係,也能避免過度的內耗。

小西靜靜聽著,心裡升起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1. 「人性不是黑與白,而是無數層次的灰。」
  2. 「比分辨好人和壞人更重要的,是理解人為什麼那樣做。」
  3. 「環境,能逼迫一個人改變行為。」
  4. 「別急著貼標籤,先從品格、環境、互動方式去看人。」
  5. 「雙面人,不一定是壞人,而是角色的切換。」
  6. 「有時候,人不是壞,而是被困在特定處境裡。」
  7. 「理解,比評斷更能減少人際內耗。」
  8. 「看懂一個人,不只看他做了什麼,更要看他為什麼這樣做。」
  9. 「真正的人際智慧,是用立體的眼光去看人。」
  10. 「包容的前提,是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49會員
295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9/08
我們總以為長大後能分清「好人」與「壞人」,卻在一次次人際衝突中發現:真實的世界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只有各自的利益與選擇。本篇專欄帶你走進一場深刻對談,透過故事、場景與心理描繪,重現布萊恩對「人性自私」的洞察。當我們停止用二元的眼光看人,也就踏上了理解、成熟與自由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9/08
我們總以為長大後能分清「好人」與「壞人」,卻在一次次人際衝突中發現:真實的世界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只有各自的利益與選擇。本篇專欄帶你走進一場深刻對談,透過故事、場景與心理描繪,重現布萊恩對「人性自私」的洞察。當我們停止用二元的眼光看人,也就踏上了理解、成熟與自由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9/08
當效率消失,動力枯竭,你會怎麼辦?在燈火通明的醫院裡,一位青年醫師薑餅資,曾經陷入低潮與自我懷疑。他如何走過那些沒有動力的日子?本篇專欄以沉浸式的筆觸,帶你走入他的故事,感受一場關於「效率」與「心靈」的深度對話:如何與無力感共處,如何在迷霧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
Thumbnail
2025/09/08
當效率消失,動力枯竭,你會怎麼辦?在燈火通明的醫院裡,一位青年醫師薑餅資,曾經陷入低潮與自我懷疑。他如何走過那些沒有動力的日子?本篇專欄以沉浸式的筆觸,帶你走入他的故事,感受一場關於「效率」與「心靈」的深度對話:如何與無力感共處,如何在迷霧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
Thumbnail
2025/09/07
在人生剛起步的年紀,你是否感到徬徨?在錄音室的燈光下,Bryan 靜靜分享了三件在22歲之後必須掌握的人生技能:獨立思考、時間管理、人際經營。本篇專欄以沉浸式的筆法,重現這場對談現場,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看見一個長者如何用故事、失敗與洞察,為年輕人點亮前行的方向。
Thumbnail
2025/09/07
在人生剛起步的年紀,你是否感到徬徨?在錄音室的燈光下,Bryan 靜靜分享了三件在22歲之後必須掌握的人生技能:獨立思考、時間管理、人際經營。本篇專欄以沉浸式的筆法,重現這場對談現場,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看見一個長者如何用故事、失敗與洞察,為年輕人點亮前行的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Thumbnail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Thumbnail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