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選才自傳保母級教學【背景】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籃子一【背景】—— 設定你的獨特故事舞台

為什麼重要?

在教授閱讀你的自傳時,【背景】是他們認識你的第一扇窗。這裡並不是單純的身分欄位或履歷表,而是你整個故事的 DNA 與所有成長的 土壤。

一個強而有力的背景設定,能在開頭就幫助教授快速理解:

  • 你來自怎樣的環境(社會脈絡、家庭條件、學習場域);
  • 你身上有哪些獨特的身份或標籤(例如【身份標籤】);
  • 你如何在限制與自由的交織中做出選擇與轉化。

換言之,【背景】不是靜態的描述,而是一種 視角的來源。它能讓讀者清楚看到:你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自己,並非偶然,而是環境、機遇與選擇共同塑造的結果。當你的背景敘述有足夠張力時,教授會更容易記住你,並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① 標籤與身份 (Identity & Labels)

  • 核心概念: 每個人都有一些「標籤」,聰明的寫作者會把標籤轉化為一種獨特的視角。重點不是標籤本身,而是:這個身份如何影響了你的思考方式與行動。
  • 引導問題:
    • 👉 我身上有哪些相對特別的標籤?(例如:實驗教育;資優班;體制外學習;跨縣市通勤;在國外長大;家中長姊/獨子;社團領導;工作經驗…)
    • 👉 這個標籤如何讓我的起點或看世界的角度和別人不同?
  • Pro-Tip:從「名詞」到「動詞」
    • 不要只停在「名詞」,而要立刻補上一句「動詞」,說明這個身份如何影響你的行為模式。
  • 範例:
    • 人社類: 不只是「模擬聯合國代表」(名詞),而是「這個角色迫使我深入研究國際議題(動詞),並學會把複雜觀點轉化為清晰論述。」
    • 理工類: 不只是「科展選手」(名詞),而是「這段經歷讓我反覆設計實驗與驗證假設(動詞),因此培養了扎實的問題解決能力。」
    • 藝術類: 不只是「音樂比賽得獎者」(名詞),而是「在舞台上演出讓我意識到表達的力量(動詞),因此開始嘗試用創作與觀眾建立情感連結。」

② 限制與自由 (Constraints & Freedoms)

  • 核心概念: 最有故事性的背景,往往來自於「限制」與「自由」之間的張力。這份張力,正是你成長的來源。
  • 引導問題:
    • 👉 我所處的環境,曾帶給我什麼樣的「限制」或「挑戰」?(例如:學習資源相對匱乏;校規嚴格;同儕競爭壓力大…)
    • 👉 相對地,這個環境又給了我哪些獨特的「自由」或「資源」?(例如:選課彈性極高;能自由安排課後時間;擁有特別的師資或設備…)
  • Pro-Tip:衝突就是轉機
    • 勇敢地寫出環境中的「矛盾」之處。重點不是抱怨限制,而是說明你如何運用自由去克服限制,或是在限制中找到突破。
  • 範例:
    • (人社類)「我的家鄉是個傳統的農業社區(限制),但也因此讓我能第一線觀察到城鄉差距與高齡化議題,激發了我對社會研究的興趣(在限制中找到機會)。」
    • (理工類)「學校的實驗設備有限(限制),所以我利用網路資源與自學平台補充不足(運用自由克服限制),反而培養了更強的研究動手能力。」
    • (藝術類)「學校的術科資源不多(限制),所以我利用課餘時間大量觀看線上教學、參與社區展演(運用自由克服限制),讓我養成主動尋找舞台的習慣。」

③ 選擇與偶然 (Choice & Serendipity)

  • 核心概念: 這個角度在於檢視你在面對命運時的「能動性 (Agency)」。你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選擇?
  • 引導問題:
    • 👉 我是如何進入這個環境的?是出於自己的嚮往與選擇,還是偶然的機緣或他人的安排?
    • 👉 面對這個「偶然」,我後續的「選擇」是什麼?(例如:被分到不喜歡的班級,但我選擇積極參與,並從中找到樂趣)。
    • 👉 這個「選擇」或「應對偶然的方式」,透露出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Pro-Tip:凸顯你的價值觀
    • 這裡不是寫流水帳,而是要從「偶然」的經歷中,提煉出你「主動選擇」的態度,以此彰顯你的核心價值觀。
  • 範例:
    • (人社類)「我原本只是偶然參加了一場校內辯論比賽,卻主動選擇持續投入,最終代表學校參加模擬聯合國,展現了我對公共議題的熱情。」
    • (理工類)「起初我因為課程分組被迫加入科展,但後來主動接下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的任務,意外發現自己對研究過程的熱愛。」
    • (藝術類)「我最初因朋友邀請才參加劇團試鏡,卻選擇留下並挑戰主角角色,從中培養了表達與創造的勇氣。」

【實戰操作:完成你的「背景設定一句話」】

在完成上述三層思考後,嘗試將你的答案濃縮成一句話,這將是你自傳開頭最有力的「破題句」之一。

  • Step 1:填空思考
    • 我擁有的獨特標籤是【__】,這讓我學會了【__】。
    • 在這個環境中,我的限制是【__】,但我的自由是【__】。
    • 我進入這個環境是出於【__】,而我後續的選擇是【__】,這透露了我【__】的特質。
  • Step 2:組合與精煉 (總結公式)「我來自一個【__】(身份/環境)的背景,它一方面【__】(限制/挑戰),另一方面卻給予我【__】(自由/資源)。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__】(價值/能力),並塑造了我今天【__】的核心特質。」

常見誤區

  • 誤區1:只丟標籤,不見行為
    • 症狀: 在自傳中只寫「我是實驗教育學生/資優班學生」就結束了。
    • 後果: 內容像在填履歷欄位,無法讓教授看出這個身份帶給你的獨特視角。
    • 心法口訣: 名詞要接動詞 (這個身份讓我如何行動/如何思考)。
  • 誤區2:抱怨限制、歌頌自由,缺乏「轉化」
    • 症-狀: 通篇只在描述學習資源很少、競爭壓力很大,或是自己有多麼自由。
    • 後果: 看不見你的成長軌跡,只看到環境本身,而不是你在環境中的蛻變。
    • 心法口訣: 限制 × 自由 = 成長 (我如何運用自由去克服限制)。
  • 誤區3:「選擇與偶然」寫成流水帳
    • 症狀: 詳細交代了進入某個環境的來龍去脈,卻沒有說明這背後的價值觀。
    • 後果: 看不見你的「能動性 (Agency)」,感覺你只是被動地接受安排。
    • 心法口訣: 交代之後要立場 (「因此我選擇…」「因為我重視…」)。
  • 誤區4:背景與特質混淆
    • 症狀: 在描述背景的段落,就直接說「我很勇敢」、「我很有毅力」。
    • 後果: 與【籃子三:個人特質】的內容重疊,且缺乏證據,顯得突兀。
    • 心法口訣: 背景 = 環境 → 視角;特質 = 行為 → 證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朵烏雲的沙龍
0會員
18內容數
一朵烏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教你從0寫特殊選才備審自傳
2025/09/22
教你從0寫特殊選才備審自傳
2025/09/19
114特殊選才人數及錄取率統計
2025/09/19
114特殊選才人數及錄取率統計
2025/09/19
這裡是一個把零星資訊統整搬運的地方,歡迎私訊或留言我增加資訊或補充說明dcloubur@gmail.com
2025/09/19
這裡是一個把零星資訊統整搬運的地方,歡迎私訊或留言我增加資訊或補充說明dcloubur@gmail.com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備審資料是申請入學第一印象,自傳是面試焦點。建議聚焦於專業相關興趣、成果及對未來期許。特地分享常見NG自傳,並提供五大撇步,例如展示自己的獨特性和特點。進一步提供英雄崛起、靶心人公式、STAR模板來塑造自傳故事。
Thumbnail
備審資料是申請入學第一印象,自傳是面試焦點。建議聚焦於專業相關興趣、成果及對未來期許。特地分享常見NG自傳,並提供五大撇步,例如展示自己的獨特性和特點。進一步提供英雄崛起、靶心人公式、STAR模板來塑造自傳故事。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內訓講師的工作已不僅是灌輸知識與技能,更是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文章中探討寫作對於內訓的重要性,透過文字,反思著自己的言行,探討自身的價值觀與信念,成為自我探索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一種與他人分享經驗與智慧的媒介。
Thumbnail
內訓講師的工作已不僅是灌輸知識與技能,更是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文章中探討寫作對於內訓的重要性,透過文字,反思著自己的言行,探討自身的價值觀與信念,成為自我探索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一種與他人分享經驗與智慧的媒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