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想,人生真的很像一場桌球比賽。
球桌前,我們都拚命想打好;生活裡,我們也努力想把日子過好。但正如邦妮‧韋爾在《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中所說,許多人最後仍留有遺憾:沒有勇氣活出自己、工作得太辛苦、無法真誠表達感受、與朋友失聯,以及忘了讓自己快樂。
這些提醒聽來簡單,卻格外深刻。它告訴我們:別老是打別人想看的球。拼命加班,卻忽略家人和朋友;壓抑情緒,卻遺忘快樂與放鬆。到最後才發現,真正想打的一拍始終沒出手。
我們常聽說:「要成長,就要衝出舒適圈。」挑戰自己當然重要,但若一直以為只有不斷加壓才算成長,反而可能錯過更穩健的路。
所謂「舒適圈」,就是我們最熟悉、最有把握的範圍。這裡承載著經驗與專長,也帶來安全感。很多人以為待在舒適圈是停滯,其實它更像訓練場,幫助我們把基本功練紮實,並在需要時有底氣跨出去。
巴菲特說過:「能力圈大小不重要,清楚邊界才重要。」放到桌球場上,就是提醒選手:不必樣樣都會,把最擅長的那幾招練到穩、準、狠,再圍繞它設計戰術,也能取得佳績。人生亦然:練好核心技術,就能打出自己的精彩;而這份精彩,正是邁向突破的能量。
舒適圈不是牢籠,而是「能量補給站」。就像比賽不必場場完美,若能打得自在、快樂,甚至笑著輸球,那就已經是人生的大滿貫了。
打贏了是榮耀,打輸了是經驗,無論如何都別忘了享受比賽,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