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反思】勇氣與智慧的平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見義勇為需要勇氣,但智慧的介入更能避免憾事。當危險就在眼前,你會怎麼做呢?

真正的勇氣,不在於無懼,而在於明白什麼才該懼、什麼不必懼,仍選擇堅定前行。 — 柏拉圖

為他人挺身而出,是一件相當有勇氣的事,但我們也必須同時考量到自身的安全與他人的安危。

多年前,我在捷運上親眼目睹過一件令人難忘的經歷:一名女學生被後方的男子不斷以身體磨蹭。我站在車廂連接處,能清楚看見整個過程。那女孩臉上的無助與慌亂,讓我感到憤怒與不忍。車廂壅擠,她無處可逃,只能默默忍受。

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何她不大聲呼救?但要一個未成年的女孩,在驚嚇與羞恥中勇敢開口,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於是,我忍不住大聲斥責:「你夠了吧!不要再用身體頂人家了!」

男子立刻否認,講話含糊不清。果不其然,這種人往往欺善怕惡,一旦有人站出來便馬上變成縮頭烏龜。
當我詢問女孩是否感到不舒服時,她雖猶豫仍點頭表示。於是,整節車廂的目光都投向那男子,他自知理虧,只能在下一站落荒而逃。
那女孩對我輕聲道謝,我則摸了摸她的頭,盡力安撫她的情緒。我並非想逞匹夫之勇,只是不忍見到她被欺負便挺身而出。


勇敢之後的反思

多年後回想,我也明白自己的行為過於魯莽。倘若對方不是怕事之人,而是具有反社會人格或情緒失控的人,第一個遭殃的恐怕就是我。

若換作現在的我,我會選擇透過捷運的緊急通報裝置,通知站務人員介入。這樣不僅能讓對方「知難而退」,也能避免將自己置於風險之中。

許多時候,人們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因為身後還有家庭需要顧慮。學會保護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近期事件的啟示:頭部外傷的隱憂

我會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近期發生的北捷事件引起社會熱議。許多人看了拍手叫好,但作為醫護人員,我不得不提醒:

若那名婦人當時後腦撞擊硬物,後果可能極其嚴重。

潛在風險包括:

  • 顱骨骨折:後腦最易骨折,骨碎片甚至可能刺入腦部,引發大出血。統計顯示,站立跌倒致死案例中,六成以上伴隨頭骨骨折。
  • 腦震盪:大腦在顱內劇烈晃動,即使沒骨折,也可能短暫昏迷、記憶缺失,甚至出現長期頭痛、失眠等後遺症。
  • 硬膜下血腫:尤其在老人身上常見,出血可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擴大,初期症狀不明顯,卻可能隨時惡化,死亡率高達 50% 以上。
  • 硬膜外血腫:進展快速,典型症狀是「先清醒、後昏迷」。若不及時開刀,數小時內恐致命。
  • 彌漫性腦損傷:劇烈加速或減速下,神經纖維可能被撕裂,導致長期昏迷或植物人狀態。

這些都是醫學上真實且殘酷的可能性。倘若憾事發生,不論初衷是否為「教訓對方」,法律責任依然無法避免。


我的呼籲:讓對方知難而退,而不是以命相搏

在面對不講理的人時,我們應該記得:

真正的智慧,不是逞一時之快,而是讓對方知難而退。有群眾與制度作為後盾,才能降低衝突、避免悲劇。

我會建議:

  • 捷運站可以廣設「優先席需求貼紙」或相關輔助措施,讓隱性需求者能向站務人員索取。
  • 遇到突發狀況時,善用通報系統,讓專業人員介入,而非貿然以身犯險。

生命的脆弱,往往就在一瞬間。

願我們都能平平安安、心平氣和地過每一天。願社會多一些包容,少一些爭端。

“Courage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pinion about what is and is not to be feared.” - Plato

“Courage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pinion about what is and is not to be feared.” - Plato


👉 最後想問問大家:

如果是你,會選擇勇敢挺身而出,還是透過更安全的方式介入呢?

每週我都會分享格言與反思,邀請您和我一起靜下心,思考人生的課題。

希望我的故事,能帶給大家一點勇氣與鼓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仲夏夜之夢
22會員
125內容數
🌙 歡迎來到 仲夏夜之夢。 這裡記錄著夜鶯的生命經歷與格言反思, 也有夏德的社會觀察與原創小說。 我們不追逐營利,沒有彈幕與廣告的干擾。 只希望能與你一同靜下心來, 細細品味文字所帶來的啟發與成長。
仲夏夜之夢的其他內容
2025/10/02
"看不見的線,才是最牢固的羈絆" — 弗里德里希.尼采
Thumbnail
2025/10/02
"看不見的線,才是最牢固的羈絆" — 弗里德里希.尼采
Thumbnail
2025/09/24
貧窮的不是擁有太少的人,而是渴望更多的人—塞內卡
Thumbnail
2025/09/24
貧窮的不是擁有太少的人,而是渴望更多的人—塞內卡
Thumbnail
2025/09/21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就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愛去完成每件小事 — 德蕾莎修女
Thumbnail
2025/09/21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就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愛去完成每件小事 — 德蕾莎修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四種核心美德:謹慎、勇氣、節制與正義。謹慎教導我們選擇應該追求的事物,勇氣使我們不懼艱難,節制約束不義的渴望,而正義則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應得的一切。透過良好的意志,我們能夠追求更高的生活品德,最終獲得持久的幸福與榮譽。這篇文章強調,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好意志的擁抱,而非短暫的物質擁有。
Thumbnail
本文探討四種核心美德:謹慎、勇氣、節制與正義。謹慎教導我們選擇應該追求的事物,勇氣使我們不懼艱難,節制約束不義的渴望,而正義則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應得的一切。透過良好的意志,我們能夠追求更高的生活品德,最終獲得持久的幸福與榮譽。這篇文章強調,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好意志的擁抱,而非短暫的物質擁有。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勇敢伴隨恐懼 當我們聽到「勇敢」這個詞時,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個英勇無畏的形象,可能是身披鎧甲、手持利劍的騎士,或是一位冒險家無所畏懼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勇敢往往伴隨著一股強烈的恐懼。這種恐懼並不是一種阻礙,而是一種挑戰,一個機會去超越自己的極限。 恐懼是一種保護機制 當我們
Thumbnail
勇敢伴隨恐懼 當我們聽到「勇敢」這個詞時,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個英勇無畏的形象,可能是身披鎧甲、手持利劍的騎士,或是一位冒險家無所畏懼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勇敢往往伴隨著一股強烈的恐懼。這種恐懼並不是一種阻礙,而是一種挑戰,一個機會去超越自己的極限。 恐懼是一種保護機制 當我們
Thumbnail
        世間人百種人;有人堅強,有人怯懦。然而,就算是堅強的人,在面臨超出能力範圍的困難時,也難免膽怯,因此,培養面對困境的勇氣是很重要的。只要花時間鍛鍊,即使是氣場比較弱小,經常感覺膽怯的人,也可以透過鍛鍊,讓自己變得勇敢。
Thumbnail
        世間人百種人;有人堅強,有人怯懦。然而,就算是堅強的人,在面臨超出能力範圍的困難時,也難免膽怯,因此,培養面對困境的勇氣是很重要的。只要花時間鍛鍊,即使是氣場比較弱小,經常感覺膽怯的人,也可以透過鍛鍊,讓自己變得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Thumbnail
當潛能開發激起勇氣感提升,能面對實現事務上的更佳可能性,更能免於抵抗恐懼的能量倍增。 勇氣感是推動自信心的行動力 例如:自認有創作能力,卻因沒有成功經驗,因此裹足不前。 勇氣感是建立自信心的推動力 例如:遇到危害自身安危或權利,該拒絕的人、事、物,害怕結果不如預期,不敢有任何行徑
Thumbnail
當潛能開發激起勇氣感提升,能面對實現事務上的更佳可能性,更能免於抵抗恐懼的能量倍增。 勇氣感是推動自信心的行動力 例如:自認有創作能力,卻因沒有成功經驗,因此裹足不前。 勇氣感是建立自信心的推動力 例如:遇到危害自身安危或權利,該拒絕的人、事、物,害怕結果不如預期,不敢有任何行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