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説説最近的陶烘咖啡
烘了哪些
薩爾瓦多 甜心寶貝 蜜處理
秘魯 艾莫莎 日曬
肯亞 麒麟亞加 水洗
先說薩爾瓦多,這隻豆子不是很好烘,銀皮果然很黏,風味以口感為主,香氣一如陶烘的特色,清淡,在蜜處理上更為明顯,手沖不錯,甜感足,喉韻很棒,做冰釀一流
接著是秘魯日曬,第一次烘秘魯的豆子,有點像衣索比亞豆子大小的中南美豆子,生豆的香氣很明顯,手沖的酸度柔和,淡淡的花香,甜感在後面,喉韻依然很不錯
再來是肯亞,豆子尺寸偏小,原來肯亞也有比較不酸的豆子 (笑),這隻豆子很有水洗衣索比亞的感覺,柔和的酸,搭著甜感
為什麼沒什麼提到香氣,最近的陶烘手法調整讓焙度往後面發展更多,因此前段的香氣會更少,取代的是陶鍋烘焙特有的甜感,和少量銀皮產生的煙燻味 (這沒辦法,天生就是如此),在一百鍋之前,都想要往前段烘,凸顯香氣,現在順著陶鍋的特性,讓喉韻變得更多,台南的熱天,需要冰釀咖啡來續命
是的,就是冰釀。手沖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冰釀則是續命的必需品。以前會用冰滴,後來漸漸發現,器材果然是器材,拿著殘留的大學記憶來看看要做的事情之後,冰釀可以做到更好,用1.5份平日的手沖份量咖啡豆 (用冰滴會需要更多的咖啡豆),義式的磨粉,放到玻璃罐,80-92度熱水沖下去,就算是60度也別擔心,咖啡粉浸潤之後會開始排氣,接著加入常溫水,快速讓水溫降下來,進冷藏半天,過濾,放冷藏三天,就是口感極佳的續命咖啡。儀式感的咖啡實在太傷神 (真心這樣覺得)
鵝子進入不得好評的秩序期,我也只好強迫秩序,每個月都來烘個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