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選泛民派(圖中之民主派)在全港18區中17區獲過半席位,
一轉建制派長期掌控區議會主導權的局勢。
▲ 2019年區選泛民派(圖中之民主派)在全港18區中17區獲過半席位,
一轉建制派長期掌控區議會主導權的局勢。
圖片來源:BBC NEWS中文
何謂泛民?何謂建制?究竟孰勝孰敗?
泛民派是民主派(Pro-democracy camp)與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的簡稱,一般以黃色作為代表。泛民派反對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致力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多數泛民派人士支持反送中的示威運動與訴求。
建制派(Pro-establishment camp),又稱親北京陣營(Pro-Beijing camp),以藍色作為代表。其政治立場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並且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一國兩制。
需要注意的是,泛民派及建制派內部構成皆相當複雜,依據政治、社會以及經濟立場的不同,又可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其中任何抗爭手法與發表言論均不能代表泛民派或建制派,此文盡可能就筆者的整理,呈現整體發言行動後的立場思維。
選舉結果出爐,到底誰取得最終勝利呢?兩個派系各有詮釋。
泛民派取得壓倒性勝利?從席位比看
泛民派在全港452個民選議席中取得389席,佔整總體86%,18區中除離島地區有最多當然議席(8席)外,其餘17區皆由泛民派取得過半議席。泛民派幾近全面取得區議會主導權,打破建制派長期壟斷區議會的局面。
泛民派人士認為,選舉結果反映香港市民強烈要求政府須順應民意,落實示威浪潮的「五大訴求」。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1月25日發布聲明表示:「特區政府尊重這次選舉結果。我留意到坊間對結果有很多分析和解讀,不少指出結果反映市民對社會現狀及深層次問題的不滿。特區政府一定會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並認真反思。」但選舉後警民之間的暴力衝突持續延燒,林鄭月娥的說法遭受大力抨擊,指責其漠視香港迫在眉睫的嚴重問題。部分建制派人士也承認此次選舉為其重大挫敗,如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為此向民建聯特別中委會引咎辭職,最終被挽留。
對建制派不公平的選舉?從票數差距看
眾所關注的還有中國媒體對香港區選結果的解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11月25日的報導中沒有提及選舉結果,但表示「持續數月的社會動盪,嚴重干擾選舉進程。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仍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同日《環球時報》發表的社評中寫道:「最近幾個月暴力肆虐全港,它作為非理性的政治能量顯然會以各種方式轉化成對選舉進程的直接影響,對很多人、尤其是對建制派候選人以及他們支持者造成壓力。」又指出雖然泛民派獲得多數席位,不過雙方實際得票數的差距比席位差距要小很多。
如按總票數分析,泛民派獲167萬,建制派獲120萬,兩者票數比約為57%比41%,確實並無顯著差距。對此得先談及香港區議會選舉採用的「單議席單票制」,即每個選區一個議席,由票數最高的候選人一人當選。香港選區範圍小,少數的票數差就足以決定最終當選人選,最極端的例子屬元朗屏山北選區的楊家安,以總選民4440票中的2票之差險勝對手。
中國媒體多避免談及選舉結果,或以票數差距、選舉制度與過程中的弊端指出不公平之處,進而強調香港動盪的局勢乃暴力示威運動所致,而此對建制派候選人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結語:香港人不再沉默的聲音
儘管不能完全認同抗議者的抗爭方式,政府對民意的漠視與強力打壓仍讓他們意識到必須為自己、為香港發聲。不管是支持泛民還是建制,無論是基於政治立場抑或候選人本身政績而投下手中的選票,港人不再閉關自守而出聲表達自身意見,就是在選舉結果之上的一大勝利。在香港爭取民主與自身價值的抗戰中,區議會選舉只是一起硝煙,卻將港人要政府聽見的聲音宣揚天際。
參考資料:
- 香港區議會-維基百科
- 香港立法會-維基百科
- 香港選舉委員會-維基百科
-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維基百科
- 2019年區議會選舉官方網站
- 2015年區議會選舉官方網站
- 2019區議會選舉互動專頁-香港01
- 2019區議會選舉-Vote4.hk 投票指南
- 地方選區的選民登記-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 行政長官感謝市民在區議會選舉中踴躍投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 香港特區第六屆區議會選舉結束-新華網
- 社評:風雨中的香港需要堅毅前行-環球網
- 港區議會選舉:泛民或可得半數選區主動權-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 區議會選舉後,只有黃藍的香港將往哪處走?-報導者
- 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 但僵局能被打破嗎-BBC NEWS 中文
- 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 林鄭月娥稱會「認真反思」-BBC NEWS 中文
- 【數據透視】穩勝或險勝?建制民主陣營區選數據這樣說-端傳媒
- 梁俊彥:選舉工程?運動效應?香港區選的微觀分析-端傳
責任編輯:柯語筑 核稿編輯:管之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