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不斷思考當代觀光旅遊的種種,從打卡引發的安全與環境議題,一直到旅遊是否會影響地方居民的內部認同等;前陣子看到天下一篇關於「文化路徑」的文章,覺得裡面的觀點與自己的一些觀察和際遇頗為相近,決定來寫一下自己的看法。
說到平溪,我們會想到什麼?鐵道、火車、天燈、瀑布——這些通常也是我們會拍照的東西,以此證明我們來過平溪,以此證明這裡就是平溪;那九份呢?茶樓、長長的階梯、老街上的美食——這些,還是我們會拍照的東西,以此證明九分的魅力、九分的意象。
這些地方的意象,其實也就是「觀光凝視」的概念:每個地方在遊客心目中,都有個「該有」的樣子。而為了符合遊客的期待,也為了長遠的觀光利益,不同地方開始推銷自己的特色,有些是選擇後的強化,例如原住民部落的傳統舞蹈,有些是刻意從零建立,例如某些彩繪村,有些是挪用某種符號,例如台中版的土耳其棉堡⋯⋯這些觀光凝視就像刻板印象一樣不斷循環;而打卡與照片則加速這個循環的進行,因為照片可以快速帶走地方的意象,也是最好的「我來過」的證明。
觀光凝視只看到了文化結果,而忽略了文化脈絡
今年重回蘭嶼,終於讓我碰上了拼板舟體驗,雖然我沒參與,但從岸上觀察,基本上就是滑著拼板舟出海繞一圈再回到灘頭。我當下的第一直覺是:人們碰到了代表蘭嶼文化的拼板舟,但仍然碰不到拼板舟形成的過程,也就是它在蘭嶼文化脈絡底下的意義。
在《觀光人類學》一書中,以「維持界線(boundary maintenance)」這個概念描述上面這個情形:蘭嶼劃分出一個專屬於遊客的拼板舟體驗,但是他們真正的下水典禮、撈海水節等等,遊客仍然不可能參與其中的;這當中可能帶來的現象是——遊客們只能繼續知道刻板印象裡的一切,就好像照片一樣,這類的體驗讓人們「速食」地得到了地方文化的最終結果(懷舊氛圍、異文化的物件),卻跳過了這中間的人地關係、社會網絡,甚至不同地方之間的角色變化。
不過在真實的文化脈絡與吸睛的文化結果之間,該怎麼彌補似乎還是個困難。前陣子剛好看到
一篇文章,在講述政府推行的關於茶的文化路徑,裡面提到了這個文化路徑處處真實,卻也少了吸引人的地方,那可能就會難以推行;我九月曾參加南屯走讀活動,看了一些歷史遺跡、聽了導覽、到百年糕餅店做了手作體驗,是一趟沒什麼拍照的小旅行,但給了我一點想像。
找出「關係」、凝聚共識,翻轉旅行的可能
- 以體驗作為行銷標的,並搭配解說脈絡
在南屯的手作體驗,不單單是製作糕餅而已,店員將糕餅的故事、該糕餅店對於當地的意義、製作流程與細節都做了詳細解說,而且還是在原址的空間做的糕餅體驗,所以會更有臨場感。我想體驗活動,可以是拉近文化路徑旅行與打卡之間的一個辦法,將解說搭配實體感受,又可以在體驗後有個實體的結果產出,那效果會是不一樣的。
若沒有解說,根本不知道門牌號碼下方的圖形原來是當地就地名「犁頭」。(筆者攝)
- 找出關係與公共性
兩年前,我曾參與過一場淡水河的走讀體驗,一行人騎著 ubike 跟著老師沿基隆河一路騎到關渡,講解了當時的大河盛況、傍河而居產生的人文活動、河口產業如何內銷與外銷等等故事;不同於僅僅是述說特色與該地故事的導覽,老師不斷強調,即使是在陽明山腳下的人們的活動,依舊與遠在新店溪口的人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人們意識到「他們其實跟我的生活有關」這件事情的時候,那體驗、導覽帶來的意義也將會大不相同吧。
- 凝聚地方認同
另外,地方是否能夠凝聚共識也很重要,像是嘉義大林的萬國戲院因為江明赫的大力推動而復活,地方也給予足夠支持,只要「先有共識、凝聚地方,再推行特色」,就會有一股源源不絕的另外一種觀光循環的能量,所以許多的文史工作室、在地駐點團隊所推行的活動,我想他們正代表了觀光旅遊的另一種可能。
當然,我並不是說現在觀光景點的一切都是不好的,特色之所以為特色,就是因為他們對於當地的意義重大,且文化時刻處於變動的狀態,這一秒的新潮可能在下一秒成為傳統,不過我們如何理解新舊之間的連結,我想是很重要的,否則就像是沒有歷史、沒有定位的人一樣。